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由 遊戲小叮鐺 發表于 綜藝2023-01-26
簡介尤其是青少年們,很多家長拿他們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所以就將一切的罪責推給了遊戲,覺得玩了遊戲就會成為社會中的的loser,視遊戲為洪水猛獸

老公愛玩遊戲怎樣勸說

隨著互聯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普及,遊戲這個被人們既愛又恨的電子產物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方式。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遊戲造成了一些社會問題,讓它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之上,隨便去網上搜索都能搜遊戲上癮的負面新聞。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其實玩是人類的天性,而遊戲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一種學習和娛樂方式。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遊戲方式,這是人類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際網路的產生讓遊戲能以電子的形式為我們開拓出一個個全新的世界,而它之所以能深受人們喜愛主要是它可以讓你體驗別樣的人生。

而所謂的上癮其實是一個生理問題,腦部伏隔核透過不斷傳遞多巴胺訊號從而形成興奮記憶,也就是上癮的記憶。在沒有主意識干預的情況下,邊緣系統中的興奮記憶就會強迫我們繼續尋找和重複相應的興奮刺激,從而形成上癮模式,換句話說,多巴胺富裕了你沉迷遊戲的慾望,你其實感覺到的不是有多爽而是透過透過博弈換來的大腦獎勵。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但是在很多人眼中,愛玩遊戲就是一種玩物喪志的行為,他們把玩遊戲視為了網癮,並且將這種上癮的症狀列入了《國際疾病分類》之中,而且還不能單單靠藥物和簡單的心理學就可以治好的那種。

尤其是青少年們,很多家長拿他們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所以就將一切的罪責推給了遊戲,覺得玩了遊戲就會成為社會中的的loser,視遊戲為洪水猛獸。

這些父母要麼是出於怠惰、要麼是出於思維定勢或者認知偏差、要麼是覺得上面這些確實太難、要麼是被一些輿論誤導……最後他們選擇簡單粗暴地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遊戲和網路,以為剝奪了孩子接觸遊戲和網路的途徑就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卻絲毫不讓孩子有機會獲得正常的興趣愛好。剝奪快樂——消極反抗,壓迫加倍,家庭教育就開始不斷的在惡性迴圈中沉淪。也就出現了父母眼中“廢了”的孩子。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針對對於這種想讓自己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孩子就有了所謂的“網癮治療中心”,而在十幾年前最著名的就是楊永信所創辦的臨沂網戒中心,其治療網癮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就是——電擊。他們透過痛苦讓人屈服,依靠“軍事化管理”維持秩序,一個個被“治好”的“優秀”案例拉攏更多有需求的家長。這也算的上是一種所謂的的口碑相傳?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不得不說,這個“物理治療”方法真的是簡單有效,效果拔群。然後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被送往了這些矯正機構,說是治療網癮,其實就是在抹殺身為人的天性。越來越多的讚揚讓他們(楊永信以及其他戒網癮機構)更加瘋狂且肆無忌憚,於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悲劇不斷地重複上演。雖然他們的暴行最終被公之於眾,但7000多名孩子也永遠被他們徹底的摧毀了。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十幾年的歲月過去了,網路已經不再是新興陌生事物,楊永信,依然在十年如一日地靠妖魔化網路,收取中國家長鉅額的治療費。當年被楊永信電擊過的孩子已經長大,有的對父母完全失去信任,離家出走和家人基本斷絕聯絡,有的多次嘗試自殺,甚至徹底失蹤。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我們上面也說了上癮是生理問題,這種上癮可以是玩遊戲,也可以是吃東西,也可以是看電視,打球等等等等。荒廢人生,從來不是因為某個單一事物。有人貪嘴,吃成美食家,有人嗜吃,吃成一堆肉泥——能夠決定成敗的,往往是你在某件事中,發揮了多少主觀能動性,創造了多少有利於自己和世界的東西。方向對了,努力投入就會換來高價值的東西,此時,何言荒廢?

個人以為,遊戲永遠只是一種娛樂專案,它沒有好壞之分,應當“治療”的可能是教育,可能是家庭溝通的方式,可能是社會的關愛,但絕不僅僅是一個遊戲而已。

聽說最近出了一款遊戲是講述當年楊永信的那件事,叫做《飛越13號房》,遊戲講述的也是有關於網癮與救贖的故事。目前遊戲已開啟了免費試玩Demo,並將在不久後正式上線,希望感興趣的玩家可以看看。

愛玩遊戲的我們需要治療遊戲網癮嗎?

最後我想說,凡事都有度,過度了都會成為癮,而癮也有好壞,只要適度只要不壞,都是不需要治療的。畢竟我們的生活壓力已經很大了,有點小愛好小癮真的沒啥關係。至於教育,相信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我們,在深受中國式教育的磨練後,可以真正地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自自然然健健康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