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明朝的民族英雄,最後卻冤死於皇帝之手,于謙的一生經歷了這些…

由 展霞說聊室 發表于 綜藝2023-01-31
簡介于謙“含冤而死”,背後是明朝官場的冷漠1、奪門之變明英宗被俘一年之後回到明朝,但是卻被明代宗朱祁鈺軟禁了八年

于謙為什麼是民族英雄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

這首詩可以說是完全概括了于謙的一生。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杭州府錢塘縣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明朝的民族英雄,最後卻冤死於皇帝之手,于謙的一生經歷了這些…

於少保一生重名節,輕名利、重成仁,輕殺身、重社稷,輕君王。

先來介紹一下於謙與明朝的幾件大事,看一看這個集民族氣節於一身的明朝忠臣如何力挽狂瀾救回風雨飄搖的明朝,又如何被設計陷害含冤而死……

於少保少年成名

1、“救時之相”

于謙年少時候,于謙的母親經常給他梳兩個髮髻,一天有個叫蘭古春的和尚看見於謙的髮髻開玩笑跟他說:“牛頭喜得生龍角。”,誰知道于謙對答“狗口何曾出象牙”。自尊心強的于謙雖然在言語上佔了上風但還是讓他母親不再給他扎兩個髮髻改為了三個髮髻,不巧的是,于謙又碰到了那個和尚,和尚戲稱于謙:“三角如鼓架”,于謙又對答如流說和尚“一禿似擂槌‘’。和尚於是仔細端詳了于謙的面相,驚稱:“此兒救時之相也”。後來于謙拯救大明的事情也是應證了和尚的說法,於少保果真有救世的才能。

2、“志驚鬼魂”

于謙是諸生(諸生:古代經考試錄取而進入中央、府、州、縣各級學校,以及太學學習的生員)的時候,每天學習到深夜,有一天于謙在學習的時候喝了點小酒,突然窗外出現了巨人身影,那巨人想讓于謙給作一首詩,因為喝了酒于謙便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於是就大筆揮就:“大造乾坤手,重扶社稷時”。巨人大驚,悲躍而去,原來巨人是一個鬼魂。

這兩個典故多多少少帶著玄幻的色彩,這也是古人經常用的手法,為了讓一個名人更加容易被記住就會不自覺的給他帶上鬼神的色彩。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于謙少年時就非常有才。

明朝的民族英雄,最後卻冤死於皇帝之手,于謙的一生經歷了這些…

《大名風華》劇照

“土木堡之變”到“北京保衛戰”

1449年,瓦剌太師也先侵犯明朝領地,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不顧群臣勸阻,親率大軍北征瓦剌的兵敗被俘事件。

在宦官王振的錯誤指揮下,大軍疲憊不堪,眾將士飢渴難忍,瓦剌軍趁機進攻,俘獲明英宗。

“國不可一日無君”,于謙等大臣建議郕王朱祁鈺為皇帝,被俘的朱祁鎮為太上皇。英宗被俘之後,明朝內部大亂,以徐有貞為代表的大臣們主張遷都南京,但是被于謙等愛國大臣反對,于謙主戰的想法得到了郕王(明代宗朱祁鈺)的支援,當時的守京的主力部隊已經在土木堡之戰中喪失,於是于謙請郕王調動南京的備操軍、山東沿海的抗倭軍、各地的運糧軍全部到京師集合,這才穩住了人心。

明朝的民族英雄,最後卻冤死於皇帝之手,于謙的一生經歷了這些…

郕王

自此自後,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北京的防禦工作。此時的於少保是朝廷的主心骨,上上下下全都倚重於謙,于謙則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氣急敗壞的瓦剌看到用明朝皇帝威脅不成,於是進攻北京,危急之時,于謙少保挺身而出,力排眾議,用盡自己的氣力將一個危在旦夕、人心惶惶的大明王朝成功變成了一個眾志成城的銅牆鐵壁,獲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

于謙“含冤而死”,背後是明朝官場的冷漠

1、奪門之變

明英宗被俘一年之後回到明朝,但是卻被明代宗朱祁鈺軟禁了八年。景泰八年明代宗突然病重,臥床不起,以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輒為首(于謙得罪的官員)的官員密謀擁立太上皇。

於是,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

明朝的民族英雄,最後卻冤死於皇帝之手,于謙的一生經歷了這些…

明英宗

2、含冤而死

奪門之變之後,朱祁鎮即刻逮捕了于謙、吏部尚書王文,在於謙死對頭的極力蠱惑下,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二日處死於謙。

于謙死後,史載:“天下冤之”。

于謙被處罰時,沒有一個大臣能夠站出來為他說話,沒有一個能臣出來為于謙正名,于謙在這八年裡兢兢業業、夙興夜寐,為了大明王朝死而復生可以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他卻沒有像諸葛亮、姜維那樣善終,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

那些個御史能臣這時候都去哪裡了,他們要麼是唯唯諾諾不敢進諫,要麼是隨聲附和說著于謙的“罪行”。

3、沉冤得雪

明英宗在位時,當時要求于謙死刑的石亨的黨羽東窗事發,壞事破敗,他們中有的人還密謀造反。此時的明英宗後悔晚矣。明憲宗時期徹底為于謙平反冤情。

而這時,眾大臣也都紛紛跟隨明憲宗說于謙是多麼多麼冤枉。就像多年前他們在說于謙多麼多麼該死的場景一模一樣。僅僅是因為皇帝的喜好。這麼多年了你們都去哪了,皇帝不說冤枉你們都一聲也不發嗎?

我想不僅僅明朝的官場,哪個朝代的官場都是一樣的,于謙這樣的能臣很少,徐有貞這樣“隨風倒”的牆頭草倒是比比皆是。

明朝的民族英雄,最後卻冤死於皇帝之手,于謙的一生經歷了這些…

小結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查了很多資料,想找找於少保的缺點,多少對他進行一點不足的點綴。我發現,很多人居然說他的缺點是“不懂官場之道,得罪了很多人”。難道,阿諛奉承、投機倒把到成了優點嗎?如果我們的於少保像他們說的那樣去彌補了所謂的“缺點”,我想也就不會有這千古名句“只留清白在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