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藝首頁綜藝

和飛利浦、西門子都有淵源,成為行業領軍者,他們全憑堅守戰略定力

由 中外管理傳媒 發表于 綜藝2023-02-03
簡介早在1992年,德賽西威就成立了中國汽車電子首個自主研發團隊,董事長陳春霖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要發展中國業務,一定要靠中國的團隊,而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要有自己的研發隊伍

歐洲定位系統叫什麼

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競爭,德賽西威董事長陳春霖認為:絕對不能“慌”,也不能過於“急”。

文:中外管理傳媒 王爽

在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家“特別”的國有企業。不僅公司是由合資企業轉換身份而來,而且20多年來,公司的法人兼董事長一直是一個外國人。這家“特別”的企業,在中外管理傳媒發起的第五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中,榮獲“隱形冠軍”稱號,它便是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賽西威”)。

市場地位:“大牌”車企的首選

智慧座艙,是汽車產業近些年熱度極高的詞,幾乎每款新能源車都要宣傳一下自己的“智慧”。與傳統汽車座艙不同,智慧座艙要求汽車的各種零部件都具備資訊感知,甚至處理能力。同時,還需要有一個汽車晶片進行資料的收集、彙總與處理。打個比方,智慧座艙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放大版的智慧手機。

技術既有路線差別,也有好壞之分,智慧座艙能夠吸引人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讓人在駕駛場景中更舒適。以創領更安全、舒適和高效的出行生活為使命的德賽西威,無論是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還是技術儲備上,都有深厚的積澱。在讓駕駛員和乘客更安全、更舒適的競爭中,德賽西威顯然更勝一籌。

近年來,德賽西威不僅與汽車新貴“蔚小理”(蔚來、小鵬、理想)有密切合作。而且,他們與傳統車企在智慧化方面的合作也未放鬆。在新能源汽車的衝擊之下,傳統燃油車也在擁抱智慧座艙。比如,吉利、長城、奇瑞、廣汽、長安都在與德賽西威合作進行相關轉型。

目前在市場中,除了特斯拉是自己設計智慧座艙之外,基本所有的“大牌”車企都是德賽西威的合作伙伴。除此之外,德賽西威在智慧駕駛、網聯服務領域也極具特色。2022年6月,《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釋出了2022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10家中國企業上榜。在汽車零部件電子領域,德賽西威穩居第一。德賽西威旗下的產品,無論是智慧座艙,還是智慧駕駛系統,發展勢頭都非常好,在資訊娛樂系統方面,他們的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

和飛利浦、西門子都有淵源,成為行業領軍者,他們全憑堅守戰略定力

變遷:從汽車音響到出行解決方案

如今的行業龍頭,最初其實是一家毫不起眼的“代工廠”。

1986年,荷蘭飛利浦想在中國建一個低成本的生產基地,來支援飛利浦全球汽車音響業務。於是,飛利浦與香港金山集團、惠州工業發展總公司三方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中歐電子工業有限公司,這正是德賽西威的前身。在這個時期,公司以“飛利浦”作為商標,開拓中國汽車電子前裝和後裝市場,彼時,飛利浦汽車音響(PHILIPS CAR SYSTEMS)在市場上獲得廣大車主的青睞,成為汽車音響的知名品牌之一。

1998年,飛利浦將自己的股份賣給了德國西門子公司。之後,西門子又將港方的股份收歸囊中。自此,德賽西威公司進入了“西門子時代”,他們引進了客戶資源管理、流程管理、製造管理、產品開發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流程,迎來了第一個高速發展時期。公司產品也從汽車音響擴充套件至汽車儀表盤、汽車資訊系統和控制器等。在傳統汽車資訊娛樂系統領域,德賽西威公司當時便已穩居中國第一。

2010年,德賽西威成功收購外方70%股份,公司更名為德賽西威,性質由中外合資轉為內資。隨後,德賽西威根據市場變化,決定退出後裝市場,聚焦於汽車電子領域,先於行業擁抱汽車智慧化、網聯化的浪潮。數年間,德賽西威逐漸成長為汽車電子行業的領航者,並於2017年登陸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

2019年,德賽西威決定按照產品線,將業務分為三大事業部:智慧座艙、智慧駕駛和網聯服務。在夯實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市場地位的基礎上,他們大膽向智慧座艙、智慧駕駛和車聯網領域積極探索。

精準的定位,讓德賽西威在股權不斷更迭的情況下,依然收穫了靚麗的業績。2021年,德賽西威營收已達96億元。難怪第五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評委、華夏基石管理諮詢集團首席戰略與組織專家苗兆光如此評價德賽西威:“具備國際化的基因,在目標市場上長期深耕,跨越了多個行業發展和業務週期,但發展極為穩定。”“日本經營學研究第一人”、以人為本經營學會會長坂本光司則評價德賽西威說:“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小而美的優秀企業”。

和飛利浦、西門子都有淵源,成為行業領軍者,他們全憑堅守戰略定力

絕對的技術實力:研發人員佔比近半

從合資企業,到國有企業,“身份”不斷轉變之下,德賽西威如何讓客戶一如既往地對公司有信心?

答案就在——絕對的技術實力。

早在1992年,德賽西威就成立了中國汽車電子首個自主研發團隊,董事長陳春霖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要發展中國業務,一定要靠中國的團隊,而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要有自己的研發隊伍。陳春霖上任後不斷加大研發佈局投入,到了2003年,德賽西威的研發人員突破百位數。如今,德賽西威員工總數大約7000人,研發人員佔公司總人數的40%以上——這一比例,無疑令人生羨。

重視研發,如今幾乎是所有科技企業的共識。但這對當時的合資企業來說,是很罕見的現象。因為當時合資企業的主流方向還是來料加工,提供廉價勞動力。但當時的德賽西威,卻以超前的眼光佈局研發。

在紮實的研發功底之下,德賽西威很快就佔領了中國市場。當時,德賽西威的研發不單單支援了中國的業務,在西門子時代,其甚至成為西門子全球的一個研發中心。

陳春霖始終認為,德賽西威一定要自己掌握技術專利,不僅要申請國內的技術專利、創新專利、應用專利,還要申請國際專利。德賽西威一直在建設專利庫,這些專利讓他們有信心,無論碰到什麼風雨,都能夠強壯地生存下去。

歷經多年的發展,德賽西威已將核心技術掌握在了自己手裡,成為支援國內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和飛利浦、西門子都有淵源,成為行業領軍者,他們全憑堅守戰略定力

不“慌”不“急”的戰略定力

作為一大風口,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智慧座艙的競爭中,行業競爭不斷升級。雖然已經是智慧座艙的絕對領導者,但前有造車新勢力自建智慧駕駛系統,後有華為這樣的大企業進入,德賽西威顯然承受著很大的競爭壓力。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競爭,陳春霖認為:絕對不能“慌”,也不能過於“急”。

德賽西威採取的應對策略是:

第一,提升競爭力。日益增多的智慧座艙“玩家”,提升了市場的整體水平,對德賽西威自身也是很好的反向激勵。

第二,保持定力。汽車行業有自身的規矩和玩法,競爭對手有時也可以是合作伙伴。隨著市場的不斷髮展,競爭者之間會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大家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間。因此,新勢力不斷入局,不僅僅意味著競爭,還意味著合作機會的增加。一家獨大,絕對不是良性競爭的表現。多年來,德賽西威一直有著這樣的理念,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各家應該共同攜手合作,如此才能真正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

第三,卡住身位。近幾年中國在智慧化領域發展速度非常快,反而國際市場因為相對保守的策略,比中國發展“慢半拍”。正因為如此,加之德賽西威在智慧座艙方面的優勢顯著,一些國際豪華品牌正在與德賽西威商談共同研發智慧化產品。

面向未來,德賽西威要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出行變革的首選夥伴。

而國際化,是德賽西威在中國站穩腳跟後的必然選擇。德賽西威最初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做到了“本土化”。如今,德賽西威走向國際,可以充分發揮歐洲企業留下的國際化基因。正如第五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評委、中外管理傳媒社長、總編楊光所說:“德賽西威中外融合,產品成長空間大,合作意識強,國際化意識強!”

陳春霖表示,德賽西威最理想的狀態是中國業務佔公司業務的80%,國際業務佔20%。但開啟國際市場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這需要五年到十年的長期發展。這考驗著德賽西威的戰略定力,也考驗著企業根據市場變化隨機應變的能力。但好在德賽西威是一家能在不斷變化中持續發展的企業,它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以強烈的合作意識,不斷髮展壯大。

和飛利浦、西門子都有淵源,成為行業領軍者,他們全憑堅守戰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