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我明知道她沒好,但還是在家屬的要求下給她辦理了出院”

由 我說精神 發表于 動漫2021-06-04
簡介同以往的患者一樣,對小麗和陪護的母親做了我認為相當有必要的健康宣教,因為小麗年紀還小,性格有改變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建議小麗的父母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幫助小麗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也幫助小姑娘增加危機的處理方式,儘量避免或減少心理防禦機制

癔症為什麼迷信能治好

溫馨提示:閱讀全文約需5分鐘

今天查房時小麗(化名)的媽媽對我說“大夫,孩子好多了,睡的也好了,也不鬧了,我們今天辦出院,回家養吧”,但我明知道小麗遠沒有好,起碼沒有達到出院的標準,甚至可能疾病隨時復燃。經過反覆的溝通,我終於還是沒有說服小麗的媽媽,無奈的給小麗辦理了出院手續。

“我明知道她沒好,但還是在家屬的要求下給她辦理了出院”

小麗今年才13歲,生活在一個嬌生慣養的家庭,從小父母滿足了小麗合理的、不合理的所有要求,也造就了她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上週三,小麗因為在學校被老師訊了幾句後在家服用了數量不明的藥物自殺,被家人發現後送入醫院緊急洗胃治療,洗胃後家人發現小麗經常用別人的語氣說話,稱有“牛鬼蛇神”來取自己的性命,並用雙手掐自己的喉嚨,於是因為病情變化的需要轉入了我所在的醫院住院治療。

入院後小麗被確診為分離性障礙,經過治療病情逐漸平穩,飲食及睡眠有所改善,不再大喊和試圖傷害自己,但直到出院前還是會用異樣的語氣說話,表現的緊張害怕。即使這樣,家長還是堅持認為小麗已經好了,要求辦理出院,作為醫生,我能做的真的不多。

“我明知道她沒好,但還是在家屬的要求下給她辦理了出院”

分離性障礙是一種有著明顯性格基礎,在創傷性或應激性事件影響下出現的以發作性的情感爆發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精神障礙疾病。從精神動力學的角度考慮:分離性障礙是當個體面對不可抵抗的創傷、高壓或痛苦時,表現出的一種特殊的應對機制或防禦機制,在這種防禦機制中 , 個體的身份 、記憶 、意念 、感覺和知覺等從患者原本的意識狀態脫離開來 , 所以才會出現小麗那樣以別人的口吻說話,對部分情感爆發時的表現無法回憶的症狀。

分離性障礙的患者往往都會存在一些明顯的表演色彩,給人的感覺就像在演戲一樣,而且易受暗示,所以很多人依靠迷信活動“治好了”癔症(也就是分離性障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治好了,只是透過暗示的手段“強烈暗示”讓患者以為自己好了。所以原則上我是不建議分離性障礙的患者去接觸封建迷信和宗教的教義的,因為本質上講,迷信活動和宗教的活動的共同特徵就是都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我明知道她沒好,但還是在家屬的要求下給她辦理了出院”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精神專業醫生是很少診斷分離性障礙的,因為他們認為分離性障礙的症狀與其它精神障礙存在重合,與其診斷分離性障礙,不如診斷其它精神障礙疾病。但其實,分離性障礙的發病率並不低,終生患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為10%,在精神障礙患者中有46%的患者會在病程中伴發分離性障礙。

之所以說小麗的病還沒好,是因為13歲的小麗還用不超過3歲的語調在與人溝通,甚至還會存在明顯的發作性表現,一會跟我正常交流,一會又表現緊張、恐懼。

同以往的患者一樣,對小麗和陪護的母親做了我認為相當有必要的健康宣教,因為小麗年紀還小,性格有改變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建議小麗的父母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幫助小麗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也幫助小姑娘增加危機的處理方式,儘量避免或減少心理防禦機制的分離行為,以期減少分離性障礙疾病的復發機率,因為這種疾病本身就存在反覆發作的可能。但顯然我失敗了,因為小麗母親的出院理由中包括“孩子不待了,非要回家”……

“我明知道她沒好,但還是在家屬的要求下給她辦理了出院”

我們的家長應該規範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並不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愛,更應該鼓勵孩子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避免孩子們在遇到創傷和應激事件時,選擇自我防禦性的分離方式,減少分離性障礙的發病機率。

參考文獻

陸林。《沈漁邨精神病學》。2018

郝鳳儀。張道龍。《分離障礙的核心特徵與治療》。2018

張璇。俞峻瀚。肖澤萍。《分離性障礙的神經影像和電生理研究進展》。2011

“我明知道她沒好,但還是在家屬的要求下給她辦理了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