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牛汝辰:唐代幽州城的地名是怎麼來的?北京城區的地名是怎麼來的?

由 文化地名 發表于 動漫2021-07-24
簡介從街巷層次看:在三環路以內,北京街巷以“大街”為主,“街”、“路”次之,巷、條、裡、衚衕再次

普照怎麼讀

原創

牛汝辰

北京具有悠久的歷史。遼金時代是北京開始從一個軍事重鎮向全國政治中心過渡時期。自元代正式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至今,在這七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北京城區的地名也是隨著城區的佈局和建設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1]。

唐代,北京稱幽州城,在今北京西南,城週二十五里,可見當時面積較小。整個城區分為二十八坊,如罽賓、肅慎、盧龍等坊。其中有些坊名是取自中國邊遠地區的地名或族名。此後坊制一直延續至清代。唐代後期起,幽州城設兩縣分治,東為薊縣,西為幽都縣。遼代,燕京城內分二十六坊,每坊都有坊門,上書坊名。有些沿襲唐代坊名,遼不僅沿襲了坊的制度,也沿襲了兩縣治,東為析津,西為宛平。當時城內大小街道整齊端直,“大康廣陌,皆有條理”[2]。

北京地名概說

金代,北京稱中都,城周圍在35至37裡之間。中都城內規劃整齊,共分62坊。城的東半邊共20坊,城的西半邊共42坊。每坊有坊門。此時城區仍設兩縣分治,東為大興,西為宛平[3]。

元代,北京稱大都,“城方六十里,十一門”[4]。城內居民共分50坊,分別屬左右警巡院。南城有62坊,屬南城警巡院[5]。從大都城內坊的分佈來看,很不均衡,南部和中部較多,北部較少,顯然坊的劃分並非按地區大小,而是按居民的多少。各坊都設有坊正。坊下面有巷、裡,設巷長、里長。路→府→院→坊→巷(裡)。這是元朝政府管理大都城內民事的行政系統[6]。

大都城內的佈局是經過比較周密規劃的。全城規則整齊,井然有序。它的中軸線,南起麗正門,穿過皇城的靈星門、官城的崇天門和厚載門,經萬寧橋,直達城中央的中心閣。它是全城的真正中心。中心閣在今北京城內鼓樓以北,鼓樓之北是鐘樓。鐘樓與鼓樓相對屹立。元代中心閣和鍾、鼓樓構成了全城的中心區。大都城內的佈局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區展開的[7]。全城的街道,都有統一的標準,大街24步闊,小街12步闊。除街道外,還有384大巷,29巷通(按:即衚衕)[6]。

北京地名概說

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也對大都的街道十分讚賞:“全城中劃地為方形,劃線整齊……全城地面規劃有如棋盤,其美善之極,未可言宣。”全城主要街道是南北向的,小街和衚衕則沿著南北大街的東西兩側平行排列。這樣,城市居民的住宅,分佈在小街和衚衕的南北兩側,可以坐北朝南,無論是冬季防寒取暖,還是夏季通風采光,都較為便利[7]。大都以內沿著一定的縱橫街道又劃分為50坊,每坊各有名稱,這就是全城的居住單位。所以總的看來,全城規劃整齊,井然有序,為後來城區規劃奠定了基礎。另外,在朝廷的左方是太廟,右方是社稷壇。簡單地說,這就叫作前朝、後市、左祖、右社。在歷史上一切封建帝都的設計中,北京城堪稱一個無比的傑作。它抓住了一個主題,透過平面的佈局和建築物的配製,突出地說明了封建帝王“普天之下,唯我獨尊”這個抽象的概念[8]。

到了明代,北京城開始劃分為五城,即中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城,這就是今天北京城區的前身。在五城之下有33坊。中城9坊,東城5坊,南城8坊,西城5坊,北城7坊(按:實數有34坊)。坊下又有巷、衚衕。共約458個衚衕和18個巷名[9]。

清代,北京仍分五城,而坊數大為減少,全城共為10坊,即一城各有兩坊。坊下有衚衕名896條,巷名26條[10]。總的看來,元、明、清時期的地名分佈是有規律的,大地名講究對稱,眾多地名具有不同的層次。主要通名分為三級,即城、坊、巷(裡、衚衕),雖然有些地名今已變更了,如坊制基本消失,但卻能清楚地看到古地名的骨架,至今在北京街巷擔任主要角色。

目前,北京由於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開闢了許多居民區和交通幹線,隨之而出現了數千條新地名。在這麼多地名中,通名是有限的,主要有街、路、巷、裡、衚衕、條等市內通名。在市郊,還有店、村、莊等鄉村地名通名。這是隨著市區的擴建而出現的。

根據宣武區(現併入西城區)地名錄的初步統計,街巷名共約760左右,衚衕名有220條,里名93條,巷名146條,條名111條,街名114條,路名21條,道名16條。這些通名,初看雜亂無章,細看卻是有特點有規律的。

從分佈特點看:條名、巷名多具系列性,即一般不單獨出現,而是按序列成組出現的。如櫻桃頭條、櫻桃二條、櫻桃三條和蔡家一巷、蔡家二巷、蔡家三巷等。由於它具有序列性,便於查詢,為群眾所歡迎。街名、里名多具有對稱性,多用方位詞區別地點,如棗林前街、棗林后街、棗林斜街和平淵東里、平淵南里、平淵西里等。這些地名也為居民所歡迎。衚衕名多具有片狀分佈特點,它不像條、裡那樣具有序列性和對稱性,但也不是沒有一點規律,而是一片一片的分佈著,如宣武區前門大街以西、宣武門大街以東就是衚衕名的分佈區。但從名稱的使用上看,衚衕名不如以上兩類便於記憶査找。路名的分佈則具有相對獨立性和任意性。

北京地名概說

從歷史來源看:街、巷、衚衕名,元代就廣泛出現,條名大約是在清代才大量出現。裡、路名大量出現,可能是在清代以後,裡雖然在中國古代是縣以下的基層行政單位,但可能多用於南方,出現在北京是較遲的。如清光緒年間成書的《京師坊巷志稿》中幾乎不錄里名。而路名呢?今天大多分佈在北京城的二環和三環或新開闢的道路上。可見路名在北京的出現也是近現代的事。

從街巷層次看:在三環路以內,北京街巷以“大街”為主,“街”、“路”次之,巷、條、裡、衚衕再次。也就是說北京的街巷從層次分,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大街”為市內主幹線和商業中心;第三層“巷、裡、條、衚衕”,為居民生活區;第二層“街、路”介於二者之間,為市區次要交通幹線。

北京城的地名富有層次性、對稱性、序列性等特點。但歷史的長河在前進,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使北京城的街巷名稱具有新的特點和規律,使北京城更加美麗,就要總結規律、研究特點,使地名的命名與城市建設同步發展。層次性、序列性和對稱性是世界上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北京城街巷名稱的三個層次,總的來說是反映了北京街巷的實際特點的。當然其中有一些例外,如有一些衚衕名實際上指的是次要街道,相當於“街、路”名,如宣武區的鐵門衚衕、魏染衚衕等。有時“街”實際上相當於“大街”,如東、西長安街,確實是北京的一條“大街”。不過這並不影響總的層次性,所以今後在新命名街巷名稱時,應考慮這一總體層次和結構。

在以通名區分主幹道、次幹道和衚衕的同時,還可以區分街道的走向,這不僅增加了街路名稱的資訊載負量,而且正確地反映了道路客觀存在的層次。今天有的城市也是按街道的不同方向給以不同的通名。如長春市,南北走向的均稱為“大街”、“街”,而東西走向的均稱為“大路”、“路”。四平市的一個區域使用一個通名:鐵西區通稱“大街”、“街”,而鐵東區則通稱“大路”、“路”。這種通名本身豐富了地名的內涵,對不熟悉街路分佈狀況的人來說,提供了重要的資訊,有助於迅速査找指稱的實體。

俗話說,一張白紙,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對具有悠久歷史的古都北京來說,全部重新命名地名是不可能、也是行不通的。但不妨礙對新建居民區和街道命名或個別地名更名。在命名和更名時,最好能制定一個原則,即“體現佈局,尊重歷史,含義健康,方便記憶”。如遼源市在街巷名稱命名時,沿用了東吉、南康、西寧、北壽的名稱,並作為四條幹街路名,即東吉大路、西寧大路、南康大街、北壽大街。東西向稱路,南北向稱街。四條交匯的廣場,命名為“中興廣場”。市中心形成東吉、西寧、南康、北壽四片地名群,如東吉片路的名稱一律“吉”字打頭,分別叫“吉陽”、“吉光”、“吉普”、“吉照”,尾字連念“陽光普照”,形成橫念路名有講、豎念尾字成詞,別有意境[11]。

北京地名概說

地名是一份豐富的文化遺產,對語言、歷史、地理及民俗學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但更重要的價值則在於供人們交往使用,好找易記。這應當成為評價地名命名科學性的首要條件。因此可以說,以往約定俗成的、但毫無內在聯絡的街巷名稱是不科學的。北京的街巷名稱數以千計,就是“老北京”也難以記住,這給郵電、公安、消防、交通以及人們之間的交往帶來極大的不便。筆者認為城市街巷名稱應隨著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而逐步實現街巷名稱的群體化,形成有區域性特徵的街巷地名群。所謂群,就是單個的街名與地域總體名稱有內在的聯絡。所謂地名群,是按照有序的科學方法將一定範圍內的街巷名稱排列組合起來,名稱之間形成內在的聯絡。這種內在聯絡,表現為主從、有序、向心、對稱、同族等形式。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