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長沙城事】元初鑼樓的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小溪,以水得名

由 于都文化歷史 發表于 動漫2021-07-25
簡介1963年屬小溪公社稱船坑大隊

大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

引子

小溪,以水得名。境內山嶺連綿,溪河縱橫,故名。解放前夕屬第二區(利村區)豐溪鄉,解放初屬小溪區小溪鄉,1958年9月成立小溪公社,同年11月併入利村公社,1961年又從利村公社分出。

小溪是革命老根據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登賢縣蘇維埃政府駐長源大隊部。當時,小溪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軍參戰,開展革命活動,為革命作出了貢獻。

小溪圩 在縣城西南面路旁山崗上。原名小溪坪,建後,始稱蟠龍圩,後更名小溪圩,由於竹木、土紙山貨多,市場日趨繁榮,自古以來素有“頭唐江、二古陂、三驛前、四小溪”之譽稱,聞名贛南。農曆三、六、九日為圩期。

【小溪大隊】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以駐地小溪圩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小溪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紅旗大隊。1960年分出小溪公社後,稱小溪大隊。

【長沙城事】元初鑼樓的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小溪,以水得名

秀塅 在小溪圩東南面山坑裡。因自然條件好,生活較富裕,故名。清初黎氏從福建遷入。

新屋裡 在小溪圩南偏東山腳下。明中江氏從福建遷入。

茶頭灣 在小溪圩東南面山坑灣角上。因地處秀坑的岔坑頭上,名岔頭灣。後稱茶頭灣。明中康氏從利村遷入。

白石下 在小溪圩南偏東嶺腳下。山上白石多得名。明中楊氏從孟口遷入。

熊屋 在小溪圩南偏東嶺腳下。熊氏於清末從寬田遷入,江氏於清末從下竹坑遷此。

【桃枝大隊】屬半山區石嶺棋佈,道路崎嶇,以桃枝村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洛村鄉。1958年屬新陂公社,稱藤橋大隊。1959年屬利村公社,藤橋大隊。1961年屬藤橋公社永豐大隊。1963年屬小溪公社稱桃枝大隊。

廟角 在小溪圩東北面小溪邊。門口有隻廟故名。清中黃氏從寧都長勝遷入。

雪竹壩 在廟角西北面嶺腳下小河壩上。以盛產小山竹得名。明末丁氏從嶺下遷入。

桃枝 在廟角東面嶺腳下。因桃樹多得名。清中李氏從小溪口遷入。

嶺下 在廟角西面嶺腳下。明末丁氏從新陝遷入。

大樹下 在廟角西南面嶺腳下。以門口原有三棵大松樹得名,明末丁氏從利村遷入。

石排上 在廟角東南面石嶺排上。原名為石壁上,後稱石排上。清中孫氏從藤橋遷入。

八丘 在廟角南偏西石嶺腳下。村前有坑田八丘,故名。清中丁氏從大樹下遷入。

半埠 在廟角南偏東石嶺下。以地形低山緩坡得名,清末許氏從萬安遷入。

老秧田 在廟角南偏東嶺腳下。門口農田肥沃,水源較好,一貫作秧田,故名。黃氏於明末從利村黃屋遷入。

上灣 在廟角南偏西石嶺灣上。清末丁氏從新陂遷入。

王桂坑 在廟角南偏東嶺腳下。從前該坑有龜,原名王龜坑。龜字不雅,改稱王桂坑。清末丁氏從新陂遷入。

【長沙城事】元初鑼樓的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小溪,以水得名

【藤橋大隊】屬半山區。石嶺起伏,坑溝縱橫,相傳本地與新陂交界處的山川,古時多藤,行人沿藤而過,故名藤橋。駐下坑。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藤橋鄉,1958年屬新陂公社稱藤橋大隊,1669年屬利村公社稱藤橋大隊,1961年轉為藤橋公社稱藤橋大隊,1963年屬小溪公社稱藤橋大隊。

下坑 在小溪圩北面坑口石嶺下。清初郭仲文從羅坳大隊遷入。

利車壩 在下坑東偏北小河壩邊。原名低車壩,後演變成利車壩。清中林仲仙從黃婆地遷入。

赤石 在下坑東偏北赤色石嶺腳下。清中曾德明從川江遷入。

上壩 在下坑東偏南小河壩上方。清中丁氏從新陂遷入。

箕腳坪 在下坑南偏西山東坪上。此地有三座山,形似麒麟獅,故名麒麟坪。後改稱箕腳坪。清初鍾成美從贛縣長洛遷入。

川江 在下坑南偏東石嶺腳下。因石嶺頂上有一個大孔,故稱穿光。後演變為川江。清初孫姿菊從泰和朝入。

陀慄樹下 在下坑南偏西山坑裡。以原有一棵陀背大樹得名。清中孫本文從羊屋場遷入。

黃屋 在下坑南偏東山腳下。清末黃廣白從仁風山坑遷入。

長畚 在下坑南偏西嶺腳下。因坑長山下多良田,故名。清中孫氏從利村屋黃遷入。

新羊屋場 在下坑南偏東小河邊,清中孫氏從羊屋場遷入。

羊屋場 在下坑南面山坳上。地形似羊,且好牧羊故名。明末孫氏從新陂山下遷入。

嶺腦 在下坑南偏東黃泥嶺上。鍾氏於清末從芒壩遷此。

芒壩 在下坑南偏西石嶺腳下小河邊。以盛產芒苳草得名。清初鍾氏從贛縣長洛遷入。

相田 在下坑南偏東山坑裡。後山形似象。原稱象田,後變成相田。清末謝氏從鵝婆遷入。

大石背 在下坑南偏西大石嶺腳下。清末舒清秀從本地坳下遷入。

【船坑大隊】屬半山區,石嶺群立。坑溝石圾穿插,以船坑片村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大坪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船坑大隊。1961年屬藤橋公社稱船坑大隊。1963年屬小溪公社稱船坑大隊。

大禾坑 在小溪圩西北面。按地形原稱大灣坑。後改為大禾坑。清中張德新從福建遷入。

崬下山 在大禾坑北偏東石崬上。因往返要上下山,故名。清中黃老三從禾豐遷入。

中寮 在大禾坑北偏東石壁坑。後嶺巨石象吊鐘。建山寮後,故名鍾寮,後寫成中寮,清中胡女狗從羅江遷入。

黃荊坑 在大禾坑北偏西山坑裡。以黃荊多得名。清初戴國美從祁祿山遷入。

東瓜坑 在大禾坑東北面石壁坑中。因坑口狹小,象個關口。原名東關坑,後俗稱東瓜坑。清中張傑仁從大禾坑遷入。

船坑 在大禾坑西偏北山坑裡。門口有丘20擔的大田象船形,故名。清中周統和從羅江遷入。

杞坑 在大禾坑西面山坑中。屋後原有大樹,始稱大樹杞下。後改稱杞坑。清中張任良從塘灣裡遷入。

外東瓜坑 在大禾坑東面石壁坑裡。位東瓜坑外面,故名。清末張氏從東瓜坑遷入。

窩裡 在大禾坑西偏南石嶺窩裡。清中蔣氏從羅江遷入。

仙壇腳下 在大禾坑西南面石嶺下。後山上有座仙壇廟,故名。清中楊石佑從流原後塘坑遷入。

橋坑 在大禾坑東偏南黃泥嶺腳下。為了便於行人來往,架了一座橋,故名。清末蔣壽山從姜坑子遷入。

上嵊 在大禾坑西南面石嶺灣上,石嶺上有個石堆象印章,故稱上印後改成上嵊。清初陳明初從長洛豐樹灣遷入。

【長沙城事】元初鑼樓的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小溪,以水得名

【豐坑大隊】屬半山區,石嶺林立,坑溝縱橫,公社化時期,以駐地豐田坑命名為豐田大隊。1983年地名標準化處理中。因與鐵山壠鎮豐田大隊同名,故更名為豐坑大隊,仍駐豐田坑。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1958年屬藤橋公社稱豐田大隊。1959年併入利村公社。1961年分為藤橋公社稱船坑大隊。1963年併入小溪公社稱船坑大隊。1978年從船坑大隊中分出豐田大隊。

豐田坑 在小溪圩西北面山坑裡。該地過去水利條件差,土層薄,三年兩不收,故名荒田坑。後改變了條件,改稱豐田坑。蘭氏於清中遷此。

長塅 在豐田坑北東面石壁坑中。以地形得名。清初葉南羊從信豐遷入。

小水 在豐田坑東北面石嶺下,以門口小溪細水長流得名。清中鍾測雲從芒苳壩遷入。

羊木坑 在豐田坑東北面石壁坑裡。以地形似羊得名,明末王軍民從利村遷入。

八丘 在豐田坑西北面,門前有八丘田,故名。清中黃氏從興國遷入。

蝦蟆石 在豐田坑西偏北黃泥嶺下。門前有一石嶺形似蝦蟆,故名。清中謝從芳從贛縣遷入。

李屋 在豐田坑西偏北石嶺下。明末李傳貴從流源遷入。

蘆屋 在豐田坑西面石嶺下。以盧氏開居得名。盧外遷,張利三於清末從坳下遷入。

蘭屋 在豐田坑東偏南黃泥嶺下。蘭體常於清中遷入。

大窩裡 在豐田坑東面石嶺大窩裡。明末蔡上達從梓山固院遷入。

茶坑 在豐田坑東偏南石壁坑中。以油林得名。清初黃氏從新陂廟背遷入。

寺背 在豐田坑西偏南石壁坑裡。位於廟的背面。故名寺背。清末蔣其中從羅江水竹坑遷入。

藤杏 在豐田坑東南面石嶺下。屋後有棵粗大的活血藤,故名。清中王氏從利村遷入。

鵝灣裡 在豐田坑西南面石嶺灣裡。地形象鵝,故名。明末楊氏從流源坳背遷入。

梅子壩 在豐田坑西南面小溪壩上。門口有楊梅樹,故名。1960年楊照金從鵝灣裡遷入。

口坑 在豐田坑南偏西山坑。清中陳老羅遷入。因坑口狹窄,故稱口坑。

【長沙城事】元初鑼樓的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小溪,以水得名

【簸箕大隊】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以駐地簸箕塘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箕簸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簸箕大隊,1960年劃分為小溪公社稱箕大隊。

簸箕塘 在小溪圩東北面,門前有口塘,形似簸箕,故名。清中鍾興仁從興國竹壩遷入。

北坑 在簸箕塘東北面路旁。位南坑北部,故名北坑。清末鍾氏元從洛村遷入。

老屋尾 在簸箕塘西北面老屋坑尾。明末郭聞峰從信豐壠坪安息遷入。

丹村 在簸箕塘西北面山腳下。該地山青水秀,地勢平坦,故名。清初張仰松從廣東遷入。

安塘裡 在簸箕塘西偏北山腳下。該地原有經堂庵,始稱庵堂裡,後改名安塘裡。元中劉氏從贛縣小汾遷入。

南坑 在簸箕塘東北路旁。位於丹村南部,故稱南坑。明末鍾氏從三門遷入。

羊石下 在簸箕塘西面路旁。周圍有五座石山,素稱“五羊下山”,故名羊石下。元初李完林從福建遷入。

【坳下大隊】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以駐地坳下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豐區溪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小溪大隊,1960年分小溪公社後稱坳下大隊。

坳下 在小溪圩北面溪邊。位簸箕坳的下方,故名,明中盧寶忠從福建遷入。

河埂 在坳下北面崗坂下。原名“三官廟”。1961年林業局在此建欄河壩,1974年建成後改稱河埂。林業局小溪竹木檢查站駐此。

老屋場 在坳下西北面山坑裡,比雪竹壩建村較早,故名。清中部氏從羅遷入。

雪竹壩 在坳下西北面嶺腳下小溪邊。以產雪竹得名。清末郭新民從老屋場遷入

板橋坑 在坳下西北面山坑裡。沿途坑溪有板橋,故名。清中劉氏從上坪遷入。

下洋坑 在坳下北偏西石山腳下。位下洋坑下方,故名。清中舒氏從太坪遷入。

羅古 在坳下北面小溪灣裡。陂水響聲如鑼鼓,原稱鑼鼓。後寫成羅古。清中鍾氏從羊屋場遷入。

新先壩 在坳下北偏西山腳下。此地兩面是石山,中間是小河,風景秀麗。原稱神仙壩。後演變成新先壩。清中楊氏從白石下遷入。

高石下 在坳下西偏北高石嶺腳下。明末舒氏從太坪遷入。

新屋下 在坳下東偏北山腳下。明中盧東山從福建遷入。

壇灣裡 在坳下東面嶺腳下。門口小河灣裡有個水潭,原稱潭灣裡,後寫成壇灣裡。明中蘆宏忠從福建遷入。

大嶺背 在坳下東偏南大山腳下。明末賴氏從羅江遷入。

上洋坑 在坳下西偏南山坑裡。位下洋坑上方,故名。清中胡氏從福建遷入。

隘上 在坳下東偏南山腳下。因地勢較高得名。明中陳氏從陳屋壩遷入。

黃泥塘 在坳下南偏西山排上。該塘系黃泥土質,塘水經常混濁,故名。清中盧氏從尋烏遷入。

馬園排 在坳下南偏東山腳下。明末盧西峰從坳下遷入。

灣裡 在坳下東南面山腳下灣裡。明末黃氏從塘村遷入。

白弓前 在坳下南偏東山腳下田塅邊。地形似弓箭,故名白弓前。明初陳氏從新陂遷入。

【鵝婆大隊】屬半丘陵地帶。以駐地鵝婆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鵝婆大隊。1960年屬小溪公社,稱鵝婆大隊。

鵝婆 在小溪東偏化。後山象鵝,故名。清中鍾氏從興國竹壩遷入。

壩裡 在鵝婆東偏北嶺腳下壩裡。清末陳氏從禾豐遷入。

下雙坑 在鵝婆東北面嶺腳下。位雙坑下方,故名。宋中鍾玖萬從興國竹壩遷入。

梅坑 在鵝婆東偏北山坑裡。門前有棵悔子樹,故名。清末巫玉開從福建蓮花遷入。

沙壩黃 在鵝婆東偏北山坑裡。四面環山,中間是黃坡小盆地,故名沙壩黃。清中丁賀生從新波灣背遷入。

樟坑 在鵝婆東偏北山坑裡。門口有大樟樹,故名。清末巫氏從福建遷入。

下山寮 在鵝婆東偏北山腰上。原是個山寮。清末陳流民從羅江遷入。

禾熟 在鵝婆東偏北山腳下。建房時正值禾熟季節,故名。乾隆37年鍾青盛從興國竹壩遷入。

嶺下 在鵝婆西北面山腳下。宋中謝殿儒從水頭遷入。

寺背 在鵝婆西面嶺腳下。原有寺廟,拆遷後,謝氏於清中從水大遷入建村,故名寺背。

上雙坑 在鵝婆東偏南嶺腳下。位雙坑上方,故名。清乾隆37年鍾會群從興國竹壩遷入。

丹鵝嵊 在鵝婆東偏南嶺腳下,後山象鵝形,故名。清乾隆林氏從藤橋遷入。

壩裡 在鵝婆東偏南嶺腳下壩裡。宋中鍾殿盛從興國竹壩遷入。

【長沙城事】元初鑼樓的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小溪,以水得名

【流源大隊】屬半丘陵地帶。以流源片村命名。駐楊梅排。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大坪鄉。1958年屬祁祿山公社稱強大隊。當年轉為小溪公社,稱流源大隊。1968年與田心高石合併,稱田心大隊。1972年分開,稱流源大隊。

楊梅排 在小溪圩西面嶺排上。以盛產楊梅得名。清末黃明萬從新陂廟背遷入。

杜背坑 在楊梅排東北面山腳下。以屋背坑有個社官廟得名。清末黃氏從興國遷入。

後塘坑 在楊梅排北偏西山腳下。以楊後塘於明末從仁風遷此開基得名。

紙槽坑 在楊梅排北偏東山腳下。原產毛竹,建有紙槽,故名。清中楊匡華從仁風遷入。

坳背 在楊梅排西北面山坳背。清中楊德周從上年坑遷入。

上樹坑 在楊梅排北偏西山坑裡。因山像人,該在上方,原名上手坑,後改為上樹坑。清中楊洪模從仁風遷入。

石人村 在楊梅排北偏東。有個石山象人形,山下有口塘,原稱石人塘,後演變成石人村。楊氏於明朝從仁風遷入。

對面山 在楊梅排北偏西。與慄樹面兩對面,故名。清中楊氏從仁風遷入。

楊坑子 在楊梅排西北面嶺腳下山坑裡。楊氏開基,故名。清末從慄樹面遷入。

大陂面 在楊梅排東偏北山腳下。原是賴氏田寮,故稱賴屋面,後建油察修了座水陂,就改為大陂面。清末楊氏從紙槽坑遷入。

流源 在楊梅排西面山腳下。該處是水系發源地,故名。清中陳氏從信豐蝦蟆石遷入。

安山腳下 在楊梅排西偏南安山腳下。清中劉氏從上歐遷入。

牛跡地 在楊梅排西南面山腳下。該地盛產牛夕,故稱牛夕地,後改為牛跡地。清末丁氏從新陂遷入。

長嶺下 在楊梅排南偏西。地處長嶺之下,故名。清中陳氏從贛縣石含遷入。

棉花坳 在楊梅排西南面三坳之間,形似蓮花,原稱蓮花坳。後演變成棉花坳。吳氏於明末遷此。

狗腦 在楊梅排西南面山排上。地形象狗腦,故名。清中姚氏從廣東德順遷入。

東坑子 在楊梅排南偏西棉花坳東面山坑裡。清末劉漢生從廣東石圳山下遷入。

【長源大隊】屬半山區丘陵地帶。蘇區時稱長源鄉。為繼承革命傳統,在公社化時期,命名長源大隊。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長源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小溪大隊。1960年分小溪公社後稱長源大隊。1968年又併入小溪大隊。1979年分開,稱長源大隊。

上壩 在小溪圩西南面大屋裡上側河壩上。清中郭氏從盂口遷入。

新屋裡 在上壩西北面山腳下。清中鍾氏從興國竹壩遷入。

大屋裡 在上壩西偏北山腳下。清中鍾氏從興國竹壩遷入。

陳屋壩 在上壩西面田塅邊。陳氏開居得名。陳遷後,鍾氏於明末從興國壩遷入。

禾上陂 在上壩南偏東路旁。原庵居和尚。經常到小河陂上挑水,故稱和尚陂。後改名禾上陂。袁氏於明朝從西郊河田遷入。

大坪上 在上壩南偏西路旁大坪上。鍾氏於清中遷入。

新圩上 在上壩南面路旁。鍾氏和舒氏當初在此開過開,故稱新圩上。明末鍾氏從興國竹壩遷入。

【田心大隊】以田心村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田村鄉。1958年屬小溪公社,稱田心大隊。

蓑衣坪 在小溪圩西面崗坂上。以地形象蓑衣得名。解放後新建村莊,盧氏從國心村遷入。

梘背 在蓑衣坪北扁西山腳下,屋背坑裡有隻庵,原稱庵背。後變成視背。清中盧氏從灣裡遷入。

對門排 在蓑衣坪西南面坑口嶺排上。清中盧氏從小溪坳下遷入。

灣裡 在蓑衣坪西南面山腳下。村北有個大灣,故名。請中盧東山從小溪坳下遷入。

石歐 在蓑衣坪西面山腳下,村旁石山似口盅(方言稱歐子),故名石歐。清末陳氏從村石頭丘遷入。

【左坑大隊】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以左坑片村得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龍口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龍口大隊。該大隊與靖石和梓山公社的龍口大隊同名,於1883年10月經縣政府批准更名為左坑大隊。

茶亭裡 在小溪圩東偏南。因建村於茶亭旁,故名。清中曾氏從南屋山遷入。

社背 在茶亭裡西北面山腳下。村前建有社官廟,故稱社背。清中曾氏從上坪南坑山遷入。

大卜頭 在茶亭裡西北面山腳下。清中徐氏從三門遷入。

井頭 在茶亭裡西北面山腳下。屋北有口井,故名。清中梁氏從禾豐遷入。

嶺腦 在茶亭裡西北面半山腰。清末鍾氏從洛村遷入。

桃枝坑 在茶亭裡西北面坑口。以桃樹多得名。清末曾氏從洛村遷入。

曲潭山 在茶亭裡西北面嶺排上。地形彎曲,且有塢潭,故名。清光緒許氏從西江遷入。

杉灣裡 在茶亭裡西北面嶺腳下灣裡。以杉木林得名。清中胡氏從里仁遷入。

上坑子 在茶亭裡西偏北嶺腳下。以方位得名。清中鍾氏從芒零壩遷入。

新屋子 在茶亭裡西北面嶺腳下。清末曾氏從楂林遷入。

大田腦 在茶亭裡西北面山腳下。位於大田塅的上方,故名。清末溫廟從新陂遷入。

楓樹排 在茶亭裡西北面山排上。以原有一棵大楓樹得名。清中徐氏從三門遷入。

下寨 在茶亭裡西偏南山腳下。後山曾扎過賽,故名。明末盧氏從坳下遷入。

龍口 在茶亭裡南偏東山腳下。位鎖龍坑口,故名。清中劉氏從禾豐遷入。

廣南山 在茶亭裡東南面龍口南面山腳下。多數居民是從廣東遷入。故名廣南山。清中

謝氏從廣東遷入。

【高石大隊】屬半山區半丘陵地帶,原名高頭石,在河邊有座高石山,故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長源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長源大隊。1960年屬小溪公社,1962年長源、小溪,石歐三個大隊合併為高石大隊,1978年分開,屬小溪公社,稱高石大隊。

高屋背 在小溪圩南偏西路邊。以高氏開居得名。駐有供銷店和機米廠。

安山 在高屋背西偏北山腰上。清雍正建有庵,故名安山。清末陳氏從小溪遷入。

油店下 在高屋背北偏西山腳下,從前屋背有隻油,路頭上有間小店,故名。清初袁氏從嶺遷入。

石陂頭 在高屋背北偏東山腳下。以村西建有石陂得名。明中郭氏從競縣下上洋坑遷入。

關公廟 在高屋背北偏東路旁。原是隻關公廟,建村後沿用其名。解放初郭氏從石陂頭遷入。

圓墩坳 在高屋背北偏西山腳下田邊。村前有個圓墩,村東有一山故稱圓坳。清中部氏從石陂頭遷入。

石背坳 在高屋背西北面大石山背。1921年鍾氏從仙壇即下遷入。

大塘坳 在高屋背東面山坳裡。以中間有口大塘得名。羅氏於明中遷入。

上仙壇腳下 在高屋背西偏南仙壇崬腳下上方。清末張若山從田心遷入。

潭下 在高屋背東偏南山腳下。村南上方小河有一大潭,故名。清初黃源遠從本地亂石子遷入。

鐵護坑 在高屋背西偏南山腳下。鍾氏有個鐵匠於清初從信豐龍舌樓下近入開基,故名鐵爐坑。

坳子背 在高屋背西偏南山腳下。以屋背有個山均得名。清中巫氏從廣東遷入。

荒草坪 在高屋背南偏東嶺腳下荒草上。清末江生章從秀遷入。

亂石子 在高屋背南偏東山腳下。以小河亂石多得名。黃氏於清初遷入。

【長沙城事】元初鑼樓的樹,是元初鑼樓的樹嗎?小溪,以水得名

[秀段大隊]以秀投片村命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簸箕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龍口大隊。1960年屬小溪公社稱龍口大隊。1972年屬小溪公社稱秀大隊。

連塘背 在小溪圩東偏南。村前有幾口大塘相連,故名。清末雷氏從大富坑遷入。

外南屋山 在連塘背北偏東嶺腳下。位於南屋山坑口,故名。鍾氏於清成豐遷入。

內南屋山 在連塘背東面嶺腳下。位於南屋山坑尾,故名。劉氏於解放後遷入。

烏豬坪 在連塘背西北面嶺腳下。原名魯營坪,後改稱烏豬坪。1959年許條光從爛泥坑遷入。

上石 在連塘背北偏西山腳下。該村旁大路上方有塊大石,故名上石。清光結31年許德興從會昌西江遷入。

老屋場 在連塘背北面山腳下。清中黃氏從利村遷入。

老連坑 在連塘背南偏東坑排上。清末梁氏從禾豐曬禾嶺遷入。

大丘面 在連塘背東南面山腳下小溪邊。屋前有丘20擔的大田,故名。清中雷氏從大富山遷入。

秀段 在連塘背東南面路旁。該地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故名。清末雷炳煌從大窩坑遷入。

龍潭山 在連塘背東南面山坑。相傳坑裡一水潭有龍,時出油水故名。清末劉定佳從禾豐麻園遷入。

[鎖龍大隊]高山崇嶺,道路崎嶇。大部分村莊座落在山坑嶺腳下。大隊西南有一鎖龍坑。因其名雅,故以為名。解放前夕屬利村區豐溪鄉。建國初期屬小溪區簸箕鄉。1958年屬利村公社稱龍口大隊。1972年分大隊稱鎖龍大隊。

杉山下 在小溪圩東南面小溪邊。屋後嶺上是杉木林。故名杉山下。清末楊氏從直洋坑遷入。

橋前腦 在杉山下北偏東坑口小溪邊。以村上方架有橋得名,清末鍾氏從洛村遷入。

水源壩 在杉山下北偏東坑口小溪邊。相傳此壩被大水衝打,稱水打壩。因名不雅,改稱為水源壩。清末華氏從不豐金盆遷入。

長坑裡 在杉山下北偏西坑口上。坑長五華里,故名長坑。清末範氏從本地木山下遷入。

獅腦坪 在杉山下西南面嶺排上。後山象獅,村在獅頭,故名獅腦坪。清中範氏從木山下遷入。

荷樹坳 在杉山下西南面嶺腳下小溪邊。以屋後山均有荷樹得名,清中陳氏從廣東石圳遷入。

桐排 在杉山下西南面嶺腳下。以油桐林得名。清末江氏從下竹坑遷入。

坳背 在杉山下西南面山坳背後。1963年李氏從燈盞塢遷入。

龍王廟 在杉山下西南面嶺腳下。以原有龍王廟得名。清末江氏從下竹坑遷入。

排子上 在杉山下南偏西嶺排上。1942年劉氏從盤古山山森遷入。

決基面 在杉山下西南面嶺排上。因後山盛產蕨箕草,故稱決基面(諸音)。清末徐氏從贛縣江口遷入。

下竹坑 在杉山下西南面嶺腳下。以竹林得名。清末江氏從贛縣江口遷入。

塘子上 在杉山下南偏西嶺排上。以水塘得名。解放前タ王氏從利村下渭遷入。

坪盤腦 在杉山下南偏西山腰大坪上。清中江氏從贛縣江口遷入。

下嶂背 在杉山下南偏西山腳下。該村後山是山嶂,故名。清末江氏從縣江口遷入。

燈盞塢 在杉木下南偏西山腰窩裡。以地形象燈盞得名。清中李氏從贛縣江口遷入。

黃竹頭背 在杉山下南偏西嶺排上。以原有黃竹得名。清中鍾氏從洛村遷入。

[片村]

藤橋 相傳此地與新陂交界處的山川有很多藤橋。行人沿藤而過,名藤橋。鍾氏於清初從羅坳遷入,後有曾,丁氏相繼遷此。

船坑 居周、楊、陳氏。

田心 含國心上搬、桃下等7個自然村。周圍是山,中間田,故稱田心。嚴氏於明初遷此。

左坑 在小溪公社東偏南山坑處。是利村往小溪圩公路左邊山坑故稱左坑。

高石 此地有座很高的石山,故稱高石。含關公廟、石陂頭、灣裡、油店下、圓墩坳、杉樹下等27個自然村。

十里坑 在鎖龍大隊南偏西山坑裡。含塘子上、排於上2個自然村。以里程得名。劉氏於1942年從盤古山山森遷入,王氏在解放前夕從利村遷此。

[農林點]

小溪大隊林場 在小溪大隊東南面山坑裡。於1966年建立。

水碓坑 在豐坑大隊南偏東山坑。以有水確得名。於清末新建土紙廠。1970年擴建為大隊造紙廠。

蓑衣坑 在鵝婆大隊東北面山抗。形象衣,故名。是颯裡生產隊的紙棚。

山尾紙廠 在鵝婆大隊東偏北坑尾山腰上。是個紙棚。

野豬塘紙廠 在流源大隊西北面山坑裡。四面環山。雜草叢生,過去常有野豬出沒,故稱野豬塘。系流源大隊與船坑大隊合辦紙廠。

流源坑紙廠 在流源大隊西北面山坑裡。靠流源村,故名。解放前夕建的紙廠。

老水坑紙廠 在流源大隊西偏北山坑裡。1950年建紙廠,稱老水坑紙廠,1966年倒塌停產,1976年流源生產隊重建,沿用此名。

黃泥塘紙廠 在流源大隊西偏北南山坑裡。1971年公社在黃泥塘興建紙廠故名。

簸箕山紙廠 在流源大隊西南面山坑裡。1971年公社在箕山興建紙廠,故名。

桂竹杏 在流源大隊西南面山坑裡。以產桂竹和杏得名。197年公社興辦造紙廠。

遮坑裡 在流源大隊西南面山坑裡。因森林茂密得名。1971年公社興建紙廠。

老寮長 在田心大隊西南面山腳下。1953年大隊所建紙棚。

新棚裡 在高石大隊東南面山坑裡。老紙棚是在1940年建的,解放後進行修建,故名。

山寮下 在秀段大隊東偏北山腰⊥。駐國營小溪林場工隊。

大窩坑紙廠 在秀段大隊東南面坑裡。因山窩較大,故名大窩坑。1968年大隊所建紙棚。

正通 在秀段南偏東山腰上。原是個紙棚。

太陽山紙廠 在鎖龍大隊東偏南嶺排上。清末所建紙棚。

木山下 在鎖龍西南面嶺腳下。原居範、舒兩氏遷後,國營小溪林場於1962年在此修建工隊。

大公坑 在鎖龍大隊南面山腳下。原名大空坑,後演變成大公坑。屬大隊紙棚。

艾嶂 在鎖龍大隊南偏東山坑裡。屬箕生產隊紙棚。

梅子山 在鎖龍大隊南偏東山坑裡。以盛產梅子得名。屬紙棚。

(注:本篇內容來源於1985年版《江西省于都縣地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