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兩人如何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原來你和我想的一樣!【心理名片3則】

由 永遠的古老 發表于 動漫2021-08-24
簡介從心理學角度說,在與人交流時,你得找到與對方共同的話題,和對方發生共鳴,這樣雙方的交談才能夠愉快進行

兩人如何產生精神上的共鳴

原來你和我想的一樣

【心理名片】

所謂“共鳴”,是一種很強烈的心理認同感。要想和對方有“共鳴”,關鍵是找話題。有人說:“交談中要學會沒話找話的本領。”所謂“找話”就是“找話題”。寫文章,有了好題目,往往會文思泉湧,一揮而就。交談時,有了好話題,就能談話自如。好話題的標準就在於:雙方熟悉,能談;大家感興趣,愛談;有展開探討的餘地,好談。

【心理故事】

方鶴是一家公司的採購,前一段時間出差住在一家旅店,一個先他入住的人悠閒地躺在床上欣賞電視節目。方鶴放下旅行包,稍稍洗了一下,衝了一杯濃茶,對那位先他而來的人說:“師傅來了多久啦?”“沒多大一會兒呢。”

“聽口音你是北京人吧?”

“噢,保定的!”

“啊,保定是個好地方啊!我在讀小學時就在《平原槍聲》的連環畫上知道了。三年前去了一趟保定,還頗有興致地特意到白洋淀玩了一次呢,白洋淀的雁翔隊的故事我可喜歡看了!”聽了方鶴這番話,那位保定的客人立馬來了興趣,兩人從白洋淀和雁翔隊談開了,他們的那股親熱勁兒,不知道底細的人還以為他們是熟人呢。

心理學:共鳴原則

以上故事,從心理學角度看,他們兩個從相識、交談到最終的熟悉,就在於彼此間找到了“白洋淀”、“雁翔隊”這些雙方的共同點。

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與人見面時,假如能選擇對方也有興趣的話題,就能促使雙方成為好朋友;反之,假如所談的內容令對方反感,即使多年老友也會恨不能拂袖而去。所以,在與人交談之前,最好能先了解對方的性格、興趣,然後配合當時的氣氛、實際情況和對方的心情,來調整自己的談話內容。

事實上,尋找共同話題的最大困難就在於不瞭解對方,因此,同他人交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便是儘快熟悉對方,消除陌生感。你需要設法在短時間內,透過敏銳的觀察初步地瞭解他:他的髮型,他的服飾,他的領帶,他的煙盒、打火機,他隨身帶的提包,他說話時的聲調及他的眼神等,都能為你提供瞭解他的線索。

假如他是屋子的主人,瞭解他便會有更多的依據:牆上掛的畫,櫥子裡放的擺設,臺板下的照片,書櫥裡的書等,這一切都會自然

地向你坦露關於主人的情趣、愛好和修養,等等。假如你事前就知

道將要和一個陌生人見面,那麼就不妨在見面之前透過別人打聽一

下這位陌生人的情況,這對於即將開始的彼此交談是非常有利的。

心理學:共鳴原則

【現實參照】

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只要是拜訪過他的人,都會感到很驚訝,因為不管商界名流、政治明星還是農夫、牧童,都可以和他談得很投機。而秘密就在於他深知捕獲人心的捷徑:談對方最感興趣、最引以為豪的東西。據總統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羅斯福總統在接見任何來訪者之前,都會事先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家庭、事業等方面,以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事前瞭解他人,就能找到雙方談話的投機點,而共同的興趣愛好是結交朋友最自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由上述可知,和對方找到共同話題達到“共鳴”,讓你也輕鬆,他也高興,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在去釣魚的時候,你會選擇什麼當魚餌?即使你自己喜歡吃起司,但將起司放在漁竿前端也釣不起半條魚。所以,即使你很不情願,也不得不用魚喜歡吃的東西來做魚餌。”談話也正是如此。不管你對某個話題如何感興趣,有再多的高見,如果對方不想聽,你說了也是白說。

那麼,怎麼找到交談中有“共鳴”的話題呢?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要選擇對方關心的事件為話題,把話題對準對方的興奮中心。這類話題是雙方想談、愛談、又能談的,人人有話,自然就能說個不停了,以至引起雙方的議論和發言,導致“語花”飛濺。其次,還要巧妙地借用彼時、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為題,藉此引發交談。有人善於藉助對方的姓名、籍貫、年齡、服飾、居室,等等。即興引出話題,常常取得較好的效果。關鍵就在於要思維敏捷,靈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好處就在於能夠達到由此及彼的聯想。

再者,就是先提一些“投石”式的問題,在略有了解後再有目的地交談,便能談得更為自如。比如,在乘火車時見到陌生的鄰座,就可先“投石”詢問:“你老兄是哪裡人呀?”這就有了和對方“共鳴”的機會。還有,就是問陌生人的興趣,循趣發問,能順利地進入話題。

若對方喜愛撲克,便可以此為話題,談打撲克的情趣。假如你對撲克牌略通一二,那肯定談得投機;假如你對撲克牌不太瞭解,那也正是個學習的機會,可靜心傾聽,適時提問,藉此大開眼界。

最後,不妨在縮短距離上下工夫,力求在短時間內瞭解得多些,縮短彼此的距離,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來。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志同道合才能談得來,才能夠發生“共鳴”。如果想要談得投機,可以在“故”字上面做文章,變“生”為“故”。

心理學:共鳴原則

【他山之石】

談話的時候要關注對方的心理變化,要想談得投機,談得其樂融融,雙方就要有一個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要能夠引起雙方的“共鳴”。只有雙方有了“共鳴”,才能夠溝通得深入、愉快。事實上,只要雙方稍微留意一下,就肯定能發現彼此對某一問題有相同的觀點,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有某一類雙方都關心的事情。從心理學角度說,在與人交流時,你得找到與對方共同的話題,和對方發生共鳴,這樣雙方的交談才能夠愉快進行。假如話題選擇得好,可使人有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之感;反之,則會導致四目相對,侷促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