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由 洛語樹電影 發表于 動漫2021-09-02
簡介《燃野少年的天空》對影片受眾的規劃可能是青年群體,卻沒有抓住真正打動青年群體的點,沒有展現當今青年真正的心理困境與情感所需,試圖用歌舞片和喜劇元素去打造一部閤家歡電影卻忽略了合理的人物動因和情感昇華

世紀少年指的是什麼

上一週,卷卷趕在電影上映之前做了兩期《風犬少年的天空》的劇集盤點,也在文末推了一下電影《燃野少年的天空》。

如今,想對受推薦的朋友們道歉,因為這電影真不經“推”!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上映第一天,卷卷就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朋友在觀影過程中覺得影片的劇情節奏有些奇怪,由於當時電影才放了大約四分之一,於是卷卷安慰她說可能是因為歌舞片節奏和一般的劇情片有點不一樣吧。

但如今回想過來,

這次出現的,不是歌舞片類別的限制,而是劇情真的一言難盡!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這次的主人公狗哥(彭昱暢 飾)來到海口的陽光中學復讀,對隔壁女校的妹子小黃(許恩怡 飾)一見鍾情。

小黃由於個子矮與校舞蹈團的隊形格格不入,外加父親賣鹹魚,身上常常伴有鹹腥味而受人排擠,被大家笑稱作“海的女兒”。

但是小黃一直有個參加“舞動奇蹟”比賽的夢想。父親為了鼓勵女兒,同時讓女兒理解成長過程中母親的缺席,一直用“媽媽是大明星”的善意謊言迴應女兒。

狗哥卻被女孩的獨特和跳舞時所展現的陽光魅力吸引,當他得知小黃的困難與夢想後,他決定和宿舍的哥們及華哥一起組成一支舞蹈隊,讓小黃擔當指導老師和領舞一起參加“舞動奇蹟”大賽。

華哥臨陣缺席,雜草小隊在預選賽就被刷下,小黃也得知自己的母親並不是什麼大明星,而是大明星身邊的伴舞。小黃決定短時間內不再跳舞,也和兄弟們暫時斷絕了聯絡。

兄弟們一同來到“繁體龍”的三叔家度假,回憶最近的經歷大家逐漸明白起舞的意義是什麼。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輸得快樂,青春無悔”,《燃野少年的天空》這次把誇張化、臉譜化、夢幻化做到了極致,然而薄弱的情感鋪墊、安排欠妥的劇情讓影片只剩下了“傻”。

小黃母親的真實身份,是影片從一開始就埋下的一條暗線,父親騙小黃說母親是女明星,然而我們會發現電視裡播出的片段都是女明星歌唱的片段,這個時候疑問就產生了:如果女兒要向母親學習,為什麼不去唱歌呢?雖然這裡唱歌和跳舞的差異是為最終真相大白做鋪墊,但這個假設從一開始就具備著不合理性,如何讓觀眾信服呢?

外加小黃也不小了,對於大明星的社會地位和生活認知應該不至於匱乏,父親和女兒真的是一個敢說、一個敢信。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狗哥這次有被虐但不是很慘。其實對於《風犬少年的天空》的粉絲來說,對於“狗哥”這一人物的印象想必是十分深刻且瞭解其複雜性的,劇中的狗哥是一個敢愛敢恨、真誠勇敢、有著江湖俠義之氣、給身邊的人帶來力量卻又帶有悲劇性草根英雄色彩的少年。

電影中的狗哥依然勇敢、執著,但由於和女主的情感渲染弱而顯得莽撞、有些“舔狗”,在今天這個年輕人自我意識很強的時代,電影中塑造的狗哥形象是過氣的。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觀看電影時,卷卷聯想到了國外一系列同樣以中學生為主角的電影《歌舞青春》。該系列電影一共有三部,分別於2006、2007、2008年上映,在豆瓣目前的平均分數有7。5左右。

講述的也是男女高中生之間的愛情故事與校園生活。主演扎克·埃夫隆,瓦妮莎·哈金斯如今也依然在歐美影視界活躍。三部電影的片長,更為充足的敘事領域,外加演員自身專業的歌舞技能,俊男靚女很難不奪人眼球。

同類別電影加以近些年成功的《馬戲之王》、《愛樂之城》等影片證明了一個道理:歌舞片的成功建立於完整合理的劇情基礎之上,載歌載舞是表現形式,而不是影片喧賓奪主的背鍋俠。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以歌舞為表現形式,就對影片中的歌舞片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觀影過程中,可以發現其實影片中人物的舞蹈動作基本上並不困難,那就更加考驗了拍攝角度、運動鏡頭和剪輯的切換。

影片這方面做得一般,儘管小黃和狗哥的舞姿、小黃和電視上母親的舞姿動作能夠產生相關聯性與對應性,還是會稍稍覺得主角獨舞以及片尾群舞的片段有些過長、缺乏新鮮感。

影片中幾場大型歌舞片段,相比之下要有看點一些:雨中男校女校爭霸的一場、主角們備考時複習知識的一場、小黃廣播動員後男校學生們響應號召的一場……這幾場的場面排程、歌舞編排可以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影片中童話象徵性的符號語言暗示我們這是一個夢幻的青春:閒魚上的粉紅絲帶、小黃抱著的小綠恐龍玩具、張譯開著的宣傳花車、從殘缺到完整的摩天輪……

影片的夜戲透過燈光、火光,白天的戲透過陽光和突如其來的暴雨營造出一個朦朧、不穩定,什麼都可能發生的世界。從人物形象的外在造型到內在性格都臉譜化、誇張到不現實,讓這一切又有些喜劇成分。

雜草少年們的舞臺初秀也穿著了看上去十分非主流的衣服,引得觀眾紛紛討論。這裡男生女生的服裝配色主要為熒光綠和一種奇妙的玫紅色,搭配條紋點飾的背心,整體色彩飽和度極高、視覺衝擊力強。這樣的服飾設計可能源自於波普藝術帶來的靈感。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波普藝術也叫流行藝術、通俗藝術,庫布里克的電影《發條橙》中的美術設計、史上最晦澀的當代藝術家之一——馬修·巴克的《懸絲》系列作品都受到了它的影響。

波普藝術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萌發於英國,50年代中期在美國盛行,尤其在紐約頗受歡迎。作為一種主要源於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它的特點是將大眾文化的一些細節,如連環畫、快餐及印有商標的包裝進行放大複製,加以鮮豔亮眼的配色、新穎搭配的圖案表現出來。

過於誇張與求異的風格設計在面對院線和市場上的受眾看來,可能是滑稽和胡鬧了。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燃野少年的天空》對影片受眾的規劃可能是青年群體,卻沒有抓住真正打動青年群體的點,沒有展現當今青年真正的心理困境與情感所需,試圖用歌舞片和喜劇元素去打造一部閤家歡電影卻忽略了合理的人物動因和情感昇華。

單聽電影中的幾首歌倒是挺好聽。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燃野少年的天空》撲了口碑,是不是意味著歌舞片在中國電影市場就真的發展不起來呢?

由陳可辛導演,周迅、金城武、張學友主演的《如果·愛》這部片子至今在豆瓣保有7。7的評分,被歸為中國歌舞片的典範之作。影片的核心在於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偏向港風文藝。

國際上興盛的歌舞片一部分來自美國,一部分來自印度。美國的歌舞片大多由紀錄歌劇演出或根據百老匯改編而成,他們有堅固的產生與定型基礎。

區別於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和具體國情,歌舞片在中國發展其實是一件難事:指導團隊缺乏多元的知識與經驗,演員的歌舞水平參差不齊,受眾缺乏對國產歌舞片的信任與理解……

《燃野少年的天空》別拿“歌舞片”來背鍋了

“青春片”、“歌舞片”在中國都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希望更多的是用心的設計與做好電影的責任感,少一些營銷與主題消費。

圖片來源網路

本文由洛語樹電影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