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爨:棘.白之間的關係

由 彝空間音樂文化 發表于 動漫2022-12-09
簡介據明朝正統年間所修《阿氐譜》載: 米雅則時代,武(德施部,也即竇氏)攻陷仇地,仇君烏踏弄(仇助烏、餘默烏,阿卓仇茲),仇臣米雅則,遷到南邊去,到耨米阿卓地(曲靖、沾益地區),由武變為吐

入白母曰的白怎麼翻譯

《爨:棘。白之間的關係》

爨:棘.白之間的關係

據《元史·志第十三 地理四》載:

“沾益州,下。在本路之東北,據南盤江、北盤江之間。唐初置州,天寶末,沒於蠻,為僰、剌二種所居。後磨彌部奪之。元初其孫普垢歷刂內附。憲宗七年,以本部隸曲靖磨彌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沾益州。領三縣:

交水,下。治易陬龍城。其先磨彌部酋蒙提居之,後大理國高護軍逐其子孫為私邑。憲宗五年內附。至元十三年,即其城立縣。石樑,下。系磨彌部,又名伍勒部。其酋世為巫,居石樑原山。至元十三年為縣。羅山。下。夷名落蒙山,乃磨彌部東境。”

唐宋時期沾益有兩大族群,分別為僰和剌。僰、武僰、僰夥、阿僰是僰的不同稱呼,屬彝族白彝支系。剌(la‘),剌蘇、剌濮、剌構是彝族紅彝支系的稱呼,是彝族東部彝語方言。在分工上,紅彝支系主要從事工匠等技術活。今貴州赫章可樂,剌蘇與僰蘇(白彝)交錯雜居。有學者將“剌”寫成“臘”,實際上是同音不同的漢字代替,本意是指紅彝。

據明朝正統年間所修《阿氐譜》載: 米雅則時代,武(德施部,也即竇氏)攻陷仇地,仇君烏踏弄(仇助烏、餘默烏,阿卓仇茲),仇臣米雅則,遷到南邊去,到耨米阿卓地(曲靖、沾益地區),由武變為吐。米雅則下傳七代後,傳到米額額,米額額始發展。米額額七十七代,額額史拉七十八代,史拉竇七十九代,竇周尼八十代,周尼凱八十一代,凱雅博八十二代,博雅覺八十三代,博雅覺時代,住在里尼甸(曲靖地區),兩子皆能人,長為阿博阿氐,阿博阿氐八十四代,阿氐祖斯八十五代,祖斯祖福八十六代,祖斯與祖福,在這兩代人,所處的時代,居住米替閣(沾益縣境內),得以授肥田,得以授沃土,居中部之首,扎沾甸(沾益大壩子)最好,祖福汝熱八十七代,汝熱濮足八十八代,濮足濮德八十九代,直到這兩代,仍住米替閣,受命於君長,代之把權掌,濮德阿叩九十代。”

其中“甸”為彝語壩子之意,扎沾甸為沾益大壩子。耨米阿卓地,即沾益,今彝語仍稱沾益和曲靖為耨米阿卓地。吐俄阿卓仇又叫阿卓仇,是彝族“俄勾”名稱;耨米阿卓地為地名,為彝族“沾扎俄勾”所在地。阿卓仇因受到竇氏和中原王朝攻擊,遷到沾益和曲靖,並由武變成吐。吐直譯為白,吐蘇即白人。由武變為吐,史稱西爨白蠻。這是彝族文獻白蠻的來源。當然類似文獻還有許多。

沾益地名由彝語演變而來。曲靖沾益,今彝語仍叫尼(nou耨)米阿卓地,或吐俄阿卓仇。沾益為原為阿卓仇勾所在地,阿卓仇讎遷徙俄勾遷徙到沾益後稱沾扎俄勾。阿卓仇遷徙到沾益後“由武變為吐”。沾益為南北盤江發源地,因阿卓仇俄勾長期在此地發展,便稱呼這一區域為“濮吐珠液”。“濮吐”直譯為“白人”,“珠液”彝語“水的源頭”。濮吐珠液,彝語為白人地區水的發源地,即珠江源頭。後來簡寫為“珠液”,漢語記載為“沾益”。沾益即珠液之意。

元代李京《雲南志略》載:

“諸夷風俗

白人,有姓氏。漢武帝開僰道,通西南夷道,今敘州屬縣是也。故中慶、(楚威)〔威楚〕、大理、永昌皆僰人,今轉為白人矣。唐(泰)[太]和中,蒙氏取邛、戎、巂三州,遂入成都,掠子女工技數萬人南歸,雲南有纂組文繡自此始。白人語:著衣曰衣衣,吃飯曰咽羹茹,樵採曰折薪,帛曰(幕)〔冪〕,酒曰尊,鞍曰悼泥,牆曰磚垣。如此之類甚多,則白人之為僰人,明矣。”又載:“按:今陸涼州有『爨(使)[府]君碑』,載爨氏出楚令尹子文之後,受姓班氏,(西)漢末食河南邑,因以為氏,為鎮蠻校尉寧州刺史。晉成帝以爨深為興古太守,自後爨瓚、爨震相繼不絕。唐開元初,以爨歸王為南寧州都督,理石城郡,卽今曲靖也。爨人之名原此。然今目白人為白爨,羅羅為黑爨,字復訛為寸矣。”

文獻講了白人和僰人、白人和爨之間的關係。他們的關係是白人由僰人轉變而來的,白人和羅羅都是爨人。白人即白爨、羅羅即黑爨,白人和羅羅都屬於爨,都是彝族。

據《新纂雲南通志》卷八四載:“唐初,蒙氏崛起,爨氏寢微。至胡元平滇,於爨氏之族斬艾不遣餘力,然其涵淹卵育于山谷間,所在皆是。今迤東、西,盧鹿之屬,後有僰灶,其尚鬼重禳解如故,其近城邑者,則已同漢族,一滌舊染之習,則僰氏名雖亡而實未亡也。滇中民族,以僰、白、摩些為大系統,今皆繁殖於全滇。”

這裡論述了爨和僰之間的關係,即僰屬於爨。蒙古平定雲南後,爨氏被消滅了不少,但由於遷徙到山谷村野,不斷繁衍,現在到處都是。昆明東部和西部,水西等地,還有僰灶,習俗依舊和過去一樣,僰氏名雖亡而實未亡也。由於部分僰人轉為白人,所以元明時期才有“滇中民族,以僰、白、摩些為大系統,今皆繁殖於全滇。”並列的局面。

《大定府志·舊事志六》記載:“元憲宗年間,德樸(即那周德皤)弱,為他部所並,降為庶人。其妻生子曰勒(即德皤阿岱),字仲雲,甫數月,避亂棄之野,土人收養之,及長有勇略,與其故臣慕魁特置、阿迂阿苴二人復烏撒土宇。”

大理末期,大理東部和烏撒部被水西、磨彌、烏蒙等攻佔,烏撒君長被貶為庶民。阿勒長大後,請了其親家四大勾則(又稱四大白彝)幫忙,經過數年戰爭,才光復烏撒。宋末元初,在烏撒光復中,以四大勾則(又稱四大白彝)為代表的僰人集體從沾溢遷到烏撒。從沾益遷徙到烏撒的除了四大勾則阿博阿底、麻博阿維、布所阿鋪、阿尼阿景等氏族外,如阿魯氏族、阿啟氏族、阿餘(吐蘇)氏族、阿咪氏族、阿哲(吐蘇)氏族、阿吼氏族、阿祭氏族、阿炸氏族,阿莫氏族等大宗氏族以及旁支旁系都遷入了烏撒,不同的家支分封到不同的地域,這些族群都是白彝。此外部分家支遷徙到四川涼山。遷徙到烏撒的還有剌蘇(紅彝)。今吐蘇(白彝)和剌蘇(紅彝)仍然混合居住。

此外,現在的貴州兩支白族,彝語稱“羅杞”和“阿武吐”。“羅杞”又稱七姓民,居住在威寧鐵匠,世代與赫章可樂彝族白彝支家族通婚,此外赫章可樂也有“羅杞”,世代與白彝雜居。“阿武吐”為明代屯田軍人演變而來,又稱民家,與赫章可樂白彝家族雜居,說彝語,用漢姓,習彝俗。

元明清皆有僰人,直到解放,僰人劃歸為彝族,屬於彝族的白彝支。事實上,僰人即為彝族白彝支,為武僰後裔,在彝族社會中,僰人的姓氏、歷史、語言、風俗、自稱都是都是彝族,即尼蘇,毋庸辯解。因內地史家文人遠離彝族生活區,才產生許多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