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聚焦新城高質量發展|新城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構建更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新發展格局

由 西安新城 發表于 動漫2023-01-03
簡介構建新發展格局協同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集團化辦學助推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出臺《西安市新城區關於深化推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採取“公辦+公辦”“公辦+民辦”“名校+新優質學校”“名校+新建學校”等方式,組建27個教育集團

赤壁新城區往哪裡發展

近年來,新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補齊區域教育發展短板,努力辦人民滿意的高質量教育,讓優質教育之光照亮每一個孩子

立足新發展階段

加快建立優質均衡先行示範區

凝聚合力,構建高效推進機制

新城區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凝聚推進教育優先發展的合力,制定《西安市新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檔案38個。先後召開16次常務會,專題研究解決教育重大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完善目標責任制和問責考核機制,最大限度為教育發展提供人、財、物的保障。建立督導評估制度,區政府聘任33名督學,落實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制度,構建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的現代教育管理機制。成立新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各部門履行教育工作職責,解決教育發展突出問題,落實教育均衡發展各項任務。

加大投入,確保教育優先發展

新城區認真落實中央和陝西省的各項教育經費投入政策,確保預算內教育經費實現“三個增長”,足額徵收教育費附加,全額用於教育。近三年預算內教育撥款21。66億元,佔區財政經常性收入27%,保障優質均衡發展經費支出。新建、改擴建學校、幼兒園38所,改造提升校舍20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000個。完成8個新優質學校提升專案。新配置學校功能部室236個,採購圖書80萬冊,添置課桌椅1。2萬套。新建運動場館2個,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運動場地全部實現塑膠化目標。建成特殊教育資源中心1個、特殊教育教室9個。

動態監測,縮小區域校際差異

自主研發義務教育學校資源配置動態監測系統,將監測“異常值”實時反饋責任督學,對症下藥、精準發力。區財政、教育等部門根據督導建議,在專案建設、資金投入上向區域內相對薄弱學校傾斜,統籌調整、均衡配置全區教育資源。2021年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校際差異係數小學0。24、初中0。17,比2017年建立初期分別下降18和29個百分點,既鞏固了基本均衡成果,又達到優質均衡評估要求。依託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持續推進結果運用,2018年質量監測小學學業水平達Ⅳ級,校際差異係數0。12,較上一個監測週期(2015年)明顯提升。

貫徹新發展理念

率先蹚出高質量發展路徑

聚焦主要矛盾,打破重構並重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力促優質資源共享。解決粗放型發展現狀,集團化辦學打破了校際間的界限,彙集各成員校的優質資源,特別是名校長、名校、名師的教師資源,實現人、財、物等辦學基本要素的高效配置和集約利用。二是堅持目標導向,建立管理機制高效協同。把握優質均衡發展方向,以管理機制達成管理精細化,抓住校園文化、設施建設、師資建設和學生培養等關鍵,透過引領輸入帶動高質量發展,增進師生、家長和社會認同。三是堅持結果導向,全面激發辦學活力。立足辦好每一所學校,區教育局強化全過程監管的同時,讓校長擁有更多話語權,為學校賦權增能、挖潛擴能,全區從最佳化“盤活”轉向內生動能的“啟用”,解決資源配置不均問題。

聚焦關鍵問題,均衡配置師資

2006年以來,新城區共接收企辦學校31所。接收後,現行人事管理制度下,教職工長期不流動,部分教師缺乏競爭意識和進取意識,教師隊伍活力減退、教師結構性缺編、校級教師“富餘”與“不足”的不平衡等問題突出。2020年推行教師區管校聘後,全區3400名專任教師全員競聘上崗,義務教育段310名教師校際競聘交流,教師從“學校人”變成“系統人”。建立教育集團間和校際間校長教師交流機制,為義務教育學校調配教師130名。近三年交流校長教師1944名,招錄新教師1008名,優先分配到義務教育學校。

聚焦減負增效,提升育人水平

一是注重系統謀劃,強化責任落實。各部門相互配合、多元協同,系統化全鏈條推進“雙減”工作。印發《西安市新城區《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和《工作方案》,設立7個“雙減”專項工作組。二是強化作業管理,提高育人質量。以“治”“理”“創”“融”為落實“雙減”的主旋律。編印《西安市新城區作業管理專項督查過程性資料彙編》和《西安市新城區優秀作業管理案例集》全區共享。三是深耕課堂教學,注重提質增效。打造“新城好課堂”,加強對“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努力將課堂變學堂,激發學生內驅動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

構建新發展格局

協同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集團化辦學助推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出臺《西安市新城區關於深化推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採取“公辦+公辦”“公辦+民辦”“名校+新優質學校”“名校+新建學校”等方式,組建27個教育集團。集團內推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多個法人聯合管理、集團動態孵化管理”機制。透過加大投入、名師輸入等措施,打造出89中尚德校區、西光中學匯文校區、後宰門小學勵志分校等29所新優質學校。試點推行“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職校+幼兒園”辦學模式,探索建立對學生貫通培養的連線通道。創新實施“教育集團統籌聯動派位”機制,最大化滿足群眾“上好學”需求,區域內“擇校熱”降溫明顯。

“區管校聘”改革成為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

出臺《西安市新城區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導意見(試行)》,指導中小學和教育集團按照“依編聘任、擇優聘任、雙向選擇、均衡發展”原則,實行“兩層三輪”競聘。各學校成立領導小組,在明確教職工編制總量、工作崗位、工作總量、工作職責的基礎上,制定工作方案,實行全員競聘。2021年,310名教師透過“區管校聘”走上新的學校和工作崗位,其中跨集團聘任教師47名。全區各中小學較上年相比,減少外聘教師近300名。學校教師隊伍的組合、學科教師的搭配更加科學合理,促進了學校加快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形成良性的內部治理機制,實現師資最佳化盤活均衡配置。

教師績效增量分配改革激發教師內生動力

印發《西安市新城區教育系統中小學、幼兒園、職業學校、直屬單位績效工資增量發放辦法》,建立“教育局對學校、學校對教師雙層考核獎勵”機制。校園長考核評價,將“德、廉”作為一票否決指標,將“能、勤、績”作為評優的核心標準,量化賦分考核。教職工考核評價,主要從政治表現、工作表現、職業能力、工作成效等四個方面,細化考核內容。突出對教育教學實績優異的一線教師和班主任的關心傾斜。注重“新增績效工資總量主要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的原則,樹立“多勞多得 優勞優酬”激勵導向,實行差別化發放。做到“兩平兩心”,即機制公平、結果公平,出以公心、激勵人心。

校長職級制改革有效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制定《西安市新城區關於實行校長職級制改革的實施方案》,啟動校長職級制改革工作,制定《新城區校長職級制改革職級評審工作細則》,成立校長職級制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定流程和標準。發揮“名校+”集團化辦學的優勢,從教育集團總校選派優秀管理幹部到分校負責管理工作,全區“一長多校”達到40個,佔全區公辦學校的57%。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選拔任用學校班子副職人選充分尊重校長的提名權、建議權,提拔重用校級領導幹部146名。加大學校自主選拔任用中層幹部力度,39所學校自主選拔中層幹部101名,為學校賦權增能。健全校長職級制改革保障機制,完善校長年度和任期目標考核評價機制,建立“規範管理+特色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激發學校辦學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