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十日談|給孩子的電影

由 新民晚報 發表于 動漫2023-02-05
簡介下午2點,我以讀者的身份第一次踏入思南公館宴會廳,參加《給孩子的電影》的新書分享會,主講人是作者戴錦華和嘉賓毛尖

十日談適合孩子看嗎

十日談|給孩子的電影

2020年8月13日,陽光熾烈,室外氣溫37攝氏度,但是炎熱並未能阻擋住我的腳步;下午2點,我以讀者的身份第一次踏入思南公館宴會廳,參加《給孩子的電影》的新書分享會,主講人是作者戴錦華和嘉賓毛尖。

我深感這次參與機會的難得:從跟蹤書展海報通知,第一時間網上報名,到北京主辦方長途電話問詢,直到獲得允許,安檢入場,可謂是環環相扣,沒有一點馬虎。

宴會廳是個長方形的場地,一盞美麗的水晶大吊燈在中央天花板上熠熠生輝,入門左手的正中位置是主講臺,背景是新書的巨幅書影。入門右手的空間則是讀者坐席,大部分座位都已坐滿,我趕緊揀了倒數第二排的位子坐下。

兩位老師準時開講。戴錦華老師身材高大,年屆六十,身著樸素的暗色中式服裝,素顏,溫和沉穩,在毛尖老師的快速靈巧的提問下,侃侃而談。

毛尖老師首先表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能被低估,戴老師點頭認同,提到這本書定位的讀者群體就是中國的孩子,因為中國的孩子們是整個社會的關注點。

毛老師接著詢問書中所推薦的50部電影,是如何選擇確定的?是否出於美育和教育的考慮?戴錦華老師鄭重地迴應說,主要是依據兩個標準,一是按電影史的發展時序,二是按影片的美學藝術成就。例如里程碑式的影片《戰艦波將金號》就是因此入選。電影是文化記憶的連線,也是美學教育的必需,本書希望能從藝術的起點上和孩子們分享,引領他們進入電影世界。年幼的群體和成年人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面對社會更無力,但智力並不低幼,因此電影所包含的成年人資訊,歷史的創痛等等都是可以向孩子們傳達的。

戴老師特別想和大家分享的個人觀點是:導演對於一部電影的重要性,宛如一個特定作家之於其文學作品;導演,就是電影觀賞的一個索引圖。另外,電影藝術是世界性的,可以說是人類創制的另一座文化的“巴別塔”;而觀賞電影,則是打破人類語言隔膜。因此本書儘可能全面地選擇了來自多個國家,多種風格的有代表性的影片,希望幫助小朋友們形成國際化、多元化的文化視角。

毛尖接著問道,愛和死亡是不是本書中電影的主題,這本書的體裁是否適合老師、家長和孩子同時使用?戴老師迴應道,人的生命短暫而又精彩,人是向死而生的,因此電影內容中會不可避免地表現死亡,但是因其跨越時空的敘事特點,電影又是成功超越人類死亡的藝術。戴老師又藉由法國《電影手冊》事件進一步闡發道:電影就是愛,是用來解鎖生命的一把鑰匙,是開啟生命的一扇門。電影,是關於愛的美學教育。這種愛,是情愛,是親情,是對生命世界之愛,是同理心,是共情能力;是嘗試從自我到達別人的一個力量。這本書想引起小朋友們對電影的興趣,希望孩子們可以看見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的世界和人物,從而透過觀影來擴大自己,拉長生命,豐滿自我的生命體驗。

當天參加現場分享會的讀者中,有學生,有年輕上班族,有中年父母,還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其中有一位滿頭銀髮,拄著手杖,由孫輩陪同而來的奶奶,看上去年紀已是八十開外。老奶奶在活動結束時還接受了媒體採訪,容光煥發,娓娓而談。我目睹此景,分外感動。能夠置身在美麗的歷史建築中,有幸遇見這樣可愛的讀友群體,還有比這更幸福的事情嗎?

書香,正在潤澤著這座城市中每一個人的心靈。(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