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由 深度文娛 發表于 舞蹈2021-06-10
簡介作為國內首檔並且產生巨大影響力的以文博探索為標籤的文化節目,《國家寶藏》的“先鋒氣質”在這次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表現得淋漓盡致

七盤舞是盤鼓舞嗎

今年的春節檔電視熒屏,依然強手如林。

在一眾電視臺晚會、特別節目中,擁有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國家寶藏》頂流加持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脫穎而出,顯得頗為獨特。

1月29日(正月初五)21:30檔,節目在CCTV3、央視網、央影片、bilibili彈幕網同步播出,一夜之間彈幕刷屏,並迅速走紅網路。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取自李白《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古名句,此次《國寶音樂會》以“黃河之水天上來”為主題,同時聯動黃河流域沿線九省區48家文博機構,為一直“催更”、期盼《國家寶藏》第三季上新的粉絲們獻上了一份新年禮物,與觀眾共賀新春。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黃河文化為源頭活水

鍛造創意化表達、定製化解讀及潮流化傳播

“我們是黃河的兒女,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她所滋潤,華夏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她的懷抱中孕育。”然而,我們真正瞭解這位母親嗎?緣此,《“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的頂層設計便立足現實需求,紮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黃河文化為源頭活水,進行創意化表達、定製化解讀及潮流化傳播。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自巴顏喀拉山源頭流入山東東營入海口,黃河不僅橫向跨越了5464公里的壯闊征程,也縱向穿越了古今空間。在創意化表達上,《國寶音樂會》聯動黃河流域9省48家文博機構在黃河流域各段取水,帶領觀眾、粉絲直觀感受48瓶黃河各段水樣相連景象。事實上,在1995年央視春晚的《看看我們的母親河》節目中,彼時的99瓶水樣多半呈現出渾濁樣態。25年時間過去,當48瓶黃河各段水樣在音樂會現場再度呈現時,網友紛紛驚訝於原來我們的母親河竟變的清澈許多……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在一路奔流到海的壯闊征程中,母親河不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流域文化,也孕育了諸多充滿魅力的“國家寶藏”。《國寶音樂會》以九件國寶重器為載體,進行定製化解讀,回溯黃河流域各個地域的歷史文化風情。青海的“舞蹈紋彩陶盆”繪製了人們慶祝豐收的連臂踏歌舞蹈紋飾,四川的“東漢七盤舞畫像磚”記錄了兩千年前的樂舞藝術形式——盤鼓舞,寧夏的“石刻胡旋舞墓門”記載著風靡塞上江南的胡旋舞姿,內蒙古的“護烏桓校尉幕府圖”壁畫生動描繪了民族交流共容的人文風貌……如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館長李進增所言,“黃河流域內出現的全部文明成果都是黃河文化的要素,其中文化遺存是最重要的物質載體。”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對於黃河沿線各地域民眾而言,這些國寶重器不僅是探索歷史文化變遷的入口,也是自身地域文化的特色名片。節目播出後,一眾網友深情告白打call:“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春節鬱悶的心情受到一股清流洗滌”。更有各地觀眾紛紛為自家“出產”的國寶留言,“自豪!看到我大內蒙”“終於,洛陽!”“有我們山西的‘陶寺土鼓’和鼓樂《黃河船伕》……”,充分印證了節目精準把握住大眾的文化情感共鳴。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探索黃河前世流傳,演繹文明的今生樂章。”內容上的精心編排,多種表現形式的創新表達,是《國寶音樂會》成為滿足粉絲期待感、助力節目成為潮流化傳播的關鍵因素。綜合多家新媒體平臺熱度的資料顯示,《新將進酒》《大黃河》《心應胡旋》等頗受粉絲關注。來自東方歌舞團的殷碩、孟慶暘表演的《心應胡旋》,為大眾揭秘了“女扮男裝”的胡旋舞,透過優美的舞姿將節目的思辨性與觀賞性巧妙結合;日本陶笛演奏大師宗次郎先生,再度演繹中日合拍《大黃河》紀錄片的主題曲,為音樂會注入了國際化元素;京劇大師於魁智演繹的新編搖滾版的京劇《新將進酒》,實現了傳統藝術與現代音樂跨界融合。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硬核知識”搭載“酷感演繹”

“先鋒氣質”傳遞“文化自信”

當優美的古風演繹與波瀾壯闊的黃河產生交融碰撞時,古今之間的次元壁也被打破。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們對黃河的最初印象,恐怕就來自於詩仙李白的《將進酒》,黃河的雄偉氣魄因李白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表現手法而躍然紙上。事實上,從古至今“黃河百害,為富一套”的說法卻從未停歇過,歷朝歷代對黃河水患的治理都視做頭等大事。康熙、雍正兩代皇帝在河南黃河岸邊建造的嘉應觀御製蛟龍碑便記述著對黃河的深切情感:“朕俯臨寰宇、夙夜孜孜,以經國安人為念。”近三百年來,嘉應觀御製蛟龍碑也持續見證著新中國繼往開來、興利除害的“治黃曆史”。

節目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泥沙科學和江河治理專家王光謙,對黃河治理歷史進行了“硬核科普”。從“銅頭鐵尾豆腐腰”“善淤、善決、善徙”到“要把黃河的事辦好”,再到“七十載歲歲安瀾”,一部千年治黃史被娓娓道來。來源於bilibili彈幕網對該時段彈幕關鍵詞的抓取分析,“硬核知識”搭配“酷感演繹”成為網友普遍印象,粉絲得以更加了解母親河的“脾氣”,也對李白的詩詞創作擁有了更加具象的感知。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作為國內首檔並且產生巨大影響力的以文博探索為標籤的文化節目,《國家寶藏》的“先鋒氣質”在這次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表現得淋漓盡致。兩季以來,《國家寶藏》的原創音樂BGM得到了觀眾粉絲的一致厚愛,網友戲稱其為“大型原創音樂節目”。此次《國寶音樂會》繼續鎖定、放大了這一創作亮點,透過一系列相關的預熱手段,讓更多的觀眾與網友產生了強烈期待。

匠心推出的“《再看母親河》配樂短片”“黃河版《一眼千年》MV”等在新媒體平臺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熱議。央視新聞、瞭望、瞭望東方週刊、中國警方線上、中國青年網、觀察者網等微博大號助力傳播;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人民網、央視網等中央級媒體移動、網站等埠針對節目內容展開了詳細報道;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四川日報、寧夏日報、山西日報、西安晚報等傳統媒體平臺持續聚焦關注;節目影響力輻射主流媒體、地方政務、環境保護、紀檢監察、公安政法、文化旅遊等諸多領域。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透過分析節目相關新聞報道、影片內容的網友留言評論,不難看出:“黃河文化”“胡旋舞”“漢服”“陶笛”“想去現場”等關鍵詞體現了社會輿論對音樂會的喜愛和讚美。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以地域文化符號構建情感認同

熱忱宣誓中國自信,擦亮“黃河”這張中國的世界名片

“用音樂做語言,以黃河為脈絡,穿梭千年歷史,奏響華彩樂章。”《國寶音樂會》將黃河流域各段的九件國寶重器與地域文化、樂舞表演勾連融匯,激發了網友對所在家鄉地域的文化認同、情感共鳴。來自黃河沿線九省區的諸多媒體平臺紛紛對《國寶音樂會》持續跟進報道,由此,黃河流域各段的輿論討論熱度,隨著黃河走勢順流而下,彙集成了一條對黃河文化的聚焦關注鏈。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我們志願守護國家寶藏,守護歷史,守護黃河文明”。音樂會尾聲最具儀式感的黃河流域各段水相連環節,成為整場音樂會的高潮。來自黃河流域48家文博機構的負責人,以省為聚集單位進行莊嚴宣誓,至此,這場時長近160分鐘的音樂文化盛宴完美宣告:“黃河流域的博物館既是黃河歷史的儲存者,更是黃河精神的傳承人。”

《國家寶藏》頂流加持,這臺音樂會在春節熒屏“乘風破浪”!

有溫度,探見深度;接地氣,聚合人氣!

《“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無愧展示民族底氣、文化自信的一次有力實踐!

因為黃河,中華民族生於憂患

面對黃河,中華民族從不膽怯

病疫侵襲的特殊時刻,唯願以黃河奔湧不息的氣脈

祈願國泰民安、海晏河清!

作者:央視網Media+ 策劃總監 辛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