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由 幾重煙雨33 發表于 舞蹈2021-07-09
簡介發神時,打鑼人持一小鏜鑼緊隨神漢左右,有時急步緊跟,有時一步一駐為其伴奏,節奏沒有大的變化兩助手配合神漢表演,或向神漢發問,或雙繞場一週為病人招魂,當兩人高喊“回來了”,驅鬼即進入“回馬”階段,神漢將鬼頭刀放回香案,表示轉回凡人,儀式到此結

攤舞是一種什麼舞

寧夏川區各路單鼓班子的表演略有不同,有的單鼓班子在三天的廟會中,除表演“跳神”外,依次表演“要紙條”、“頂燈”(又稱“跳燈”)、“裝娘娘”“謝神”等舞段。“要紙條”由1-2人表演,單鼓子右手握一根頂端粘有一條丈餘長、寸餘寬紙條的木棍,甩動紙條舞出各種花樣,有橫八字花、豎八字花、斜八字花、平圓、立圓等,舞者既可站著要、跪著嬰還可以旋轉著耍、躺著耍,是招攬香客的重要手段。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頂燈”又稱“跳燈”,多在夜晚進行,單鼓子們用面捏成“蓮花”、“寶塔”、“八角”等形狀的面燈分別放入十二個碗中,再將碗按規定圖案擺在院中,四位單鼓子擊鼓上場,點燃面燈,然後圍燈載歌載舞,最後單鼓子們將碗燈頂在頭上,唱道:“一望南山一樹槐,青枝綠葉長出來,人人不把娘恩報,毛頭身子何處來。高請會長貴手接燈來。”這時,會長(家庭請神時為施主)上前將燈一一接下,擺放於供桌上,“跳燈”便結束了。裝娘娘不同之處在於不設傻小子一角,由裝成婆婆和娘娘的兩位單鼓子表演。最後表演“謝神”(即扎胳膊)。

1949年以前,學單鼓子的均為家境貧寒之人,為餬口求生而學此道,故傳授時沒有隻傳本族不傳外姓的清規戒律,不管是外姓人還是外鄉人,只要願拜名下,均接納為徒。拜師時也無複雜的儀式,只備薄禮前往求拜即可。出徒後一般要無償為師傅服務一年以謝師恩,然後方可自立門戶,或隨意和其他單鼓班子搭班活動。若繼續留在師傅班內,則需給付報酬。單鼓班子的活動費用,均由請家或廟上承擔,如被農戶請到家中“跳神”,請家不但要負擔藝人的飲食,而且要給其佈施,單鼓班子根據主家要求,按所給佈施的多少,決定儀式規模的大小。如赴廟會,切費用均由廟上承擔。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驅鬼 是神漢為病人驅邪祛病時舉行的儀式。一人(神漢)表演,三人充當助手。由“請神”、“發神”、“回馬”三部分組成,表演程式固定:神漢先詢問病情,繼而在院中或堂屋內設香案,案上放點燃五炷香的香爐和驅鬼用的鬼頭刀。接著神漢更衣,開始表演。請神時,兩助手立於香案兩側,另外一人擊鑼伴奏。神漢手執捲成筒狀的黃表紙揮舞上場,拜過四方諸神,然後焚燒黃表紙請神下凡。“發神”代表神已附體,是驅鬼之高潮。

神漢高挽衣袖,揮動鬼頭刀繞場作舞,他時而縱身騰躍,時而平躺於地,並透過“抖刀”、“晃刀”、“騰躍劈刀”、“砍刀”等動作表現神的威力和驅邪者兇狠勇猛的氣勢。舞至高潮時,還不停地高聲吼叫,尤其是表現“神靈附體”時,全身顫抖如篩糠,面部猙獰,令人望而生畏。發神時,打鑼人持一小鏜鑼緊隨神漢左右,有時急步緊跟,有時一步一駐為其伴奏,節奏沒有大的變化兩助手配合神漢表演,或向神漢發問,或雙繞場一週為病人招魂,當兩人高喊“回來了”,驅鬼即進入“回馬”階段,神漢將鬼頭刀放回香案,表示轉回凡人,儀式到此結束。

該舞自始至終由小鏜鑼伴奏,神歌《頭魂附上身》只有一句歌詞,反覆吟唱,神漢每唱一句,助手吆喝著附和一句。整個表演籠罩著一種恐怖、神秘的氣氛。舞蹈動作粗獷、剛勁,帶有濃厚的原始巫舞的色彩。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生活習俗舞蹈

漢族在婚嫁、喪禮、生病、破土蓋房之時,都要請鼓樂班或巫師到家中來,或烘托喜慶氣氛,或超度亡靈,或消災壯膽,或祈求神靈保佑住室平安。南部山區的山民們每年春節還特邀社火隊前往村落和家院表演“打靈官”(又稱“跑場子”),以求一年四季人畜平安,莊稼豐收。

就技藝而言,銀川平原流傳的舞蹈,普遍技藝較高,獅子可在24張方桌壘起的高臺上立於桌子四腳或太師椅上玩要;高蹺能從3米多高的臺上跳下;多條龍隊能在由彩旗擺成的各種陣式內神遊盤旋而不扎堆;神漢能在擺成十字形的五張方桌上跳動換位。南部山區的舞蹈分為兩部分,一是社火舞蹈,一是地攤舞蹈。由於寧夏經濟基礎薄弱,各種民間活動往往因陋就簡,漢族民間舞蹈也因簡化而相對簡單。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滿族音樂(器樂)舞蹈民俗

寧夏滿族在剛進駐寧夏時,有自己專門的居住地區和生活範圍,其民間音樂舞蹈帶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如其民間歌曲“阿察布密歌”(滿語,意為讓……結合在一起)也叫“合巹歌”,一般在婚禮喜慶時常演唱,歌詞是祝賀新婚夫妻相親相愛,白頭到老的,曲調與蒙古族祝酒歌的曲調相近,旋律優美歡快。

滿族的民間樂器為太平鼓、八角鼓和三絃。大平鼓的單面蒙有獸皮, 故又叫單面鼓。鼓面橢圓形,鼓框、鼓柄均為鐵製,鼓柄上裝有數量不等的小鐵環,鼓邊鑲一圈竹邊,為的是安獸皮。另有一敲擊的鼓鞭,鼓面大小沒有特別規定,太平鼓用於民間娛樂和祭祀中。八角鼓為打擊樂器,因鼓身為八角形而得名。鼓框木製鼓面蒙蛇皮,鼓下垂兩條長穗,糖的顏色根據旗屬的顏色確定。八角鼓有八面鼓壁,象徵著八旗,每壁安裝三片小鈸,八角鼓不用鼓槌敲擊,而是用雙手拍打、輪搖,以配合演唱鼓書的節奏。三絃則主要用於民間鼓書的伴奏。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二貴摔跤 又叫“二鬼摔跤”。據說,這個舞蹈有紀念康熙皇帝出征前挑選少年侍衛演練摔跤計捉鰲拜的意思。因滿族民間稱少年為貴人,所以此舞蹈使叫“二貴摔跤”,又因摔跤雙方均戴鬼臉面具,俗稱“二鬼摔跤”。該舞由一人表演。其核心和特點主要體現在道具的製作上。

表演時,將製作好的道具框架綁縛固定在舞者後背,舞者雙手各拿一隻與自己腳上相同樣式、顏色的特製假鞋,上身前俯,雙手著地,以自己的雙手雙腳分別假扮成兩個摔跤手的兩雙腿腳,以此姿態塑造二鬼摔跤的形象。常做的動作有:“旋風腿”、“掃蹬腿”、“黑虎鑽檔”、“黑驢打滾”、“金雞獨立”、“趟腿跪步”、“穿手軋腳“、“拉腳勾腿”、“單叉絆”、“雙羊牴角”等,其動作勇猛、敏捷,頗費體力,因而表演時,動作間的連線,表演時間的長短,全由表演者臨場自行掌握,其亮相、停頓往往按自己心中的節奏來安排,由於舞者表演時有即興發揮的特點,樂隊在伴奏時, 快、慢、起、止都要與演員緊密配合,才能起到渲染演出氣氛的作用。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花籃舞 花籃舞曾在銀川新城滿營一帶盛行,一般在滿城祝壽、婚宴及祭祖時表演,逢喜慶之日,也隨社火隊上街表演。起初由七八位女子表演,為使舞蹈飄逸優美,表演者手提各種花籃翩翩起舞。後來,人們不滿足這種純女子表演,便改為男女舞蹈,人數一二十人不等,滿語稱此舞為“達哈亞地班”,也叫“花籃舞”。此舞最初傳人寧夏是在嘉慶年間,那年清廷派鍾顯(皇族)、趙寧任巡河道一職,鍾顯的第三個女兒鍾美蓉能歌善舞,尤其擅長花籃舞,她在寧夏滿城組織青年男女學習此舞,花籃舞從此在寧夏滿族中盛行。

該舞常用的隊形有“二龍相鬥”龍擺尾”、“亂點兵”、“連生貴子”等。花籃是主要道具,花籃製作十分精細講究,若在夜晚表演,籃內裝有土蠟,所以人們又稱籃為燈,通常有魚燈、石榴燈、仙桃燈、佛手燈、木瓜八角燈、西瓜燈、蓮花燈葡萄燈等十多種。一般籃內裝何物,便稱其為何燈。籃內也安置一些花束枝葉點綴。該舞跳起來時,除唱東北的“背工調”及民間小曲外,有時還唱寧夏當地的迷胡調和小曲。

寧夏民間祭祀舞蹈與滿族舞蹈

荷花舞傳說在東北的希庫山旁,聚居著耶赫布那拉氏部落,部落裡有一位聰穎、美麗、喜歌善舞的姑娘戴那姆花,在山泉洗澡時,看到碧水悠悠,荷花朵朵,頓覺心曠神怡,便駕起舢板,在荷花碧水間摘蓮歌唱。後來,她忽生靈感,反覆琢磨,創作了荷花舞。以後又經滿族婦女關耶翠殷河的刪改提煉,突出了摘蓮、賞蓮的情節,使舞蹈更趨完整。順治皇帝即位後,荷花舞開始在北京及其他地區盛行。寧夏滿城曾有善惠娟、善滿城姐弟二人擅跳荷花舞。滿城每逢喜慶、嫁娶之日,先跳“荷花舞”。荷花舞的服飾、伴奏樂器、所唱曲目與花籃舞大體相同。表演時,青年男女要求成雙,男女人數各半。

1917年後,隨著滿族社會的分化瓦解,寧夏滿族的音樂舞蹈也因此或融入漢族民間音樂舞蹈或已消失,在寧夏已很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