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衣冠禽獸從來都沒有是褒義詞,有的冷知識不能信

由 在野小將 發表于 舞蹈2021-07-16
簡介成語《衣冠禽獸》是形容人的品德敗壞,把人比作穿著衣服的禽獸

衣冠沐猴是什麼意思

成語《衣冠禽獸》是形容人的品德敗壞,把人比作穿著衣服的禽獸。很明顯是個貶義詞,但是現在卻流行一種說法:衣冠禽獸最早是褒義詞,是夸人用的。還神秘兮兮的當做冷知識。很多人都信以為真,然後相互傳遞,現在都快成共識了。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衣冠禽獸從來都沒有是褒義詞,有的冷知識不能信

衣冠禽獸:罵人專用

權威解釋

辭海的解釋:空有外表而行同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漢語詞典的解釋:穿衣戴帽的

畜牲

。比喻不知禮義,道德敗壞,行為像畜生一樣的人。

還有其他的權威字典也都是直接了當的說是貶義詞,並沒有原先是褒義詞的說法。

百度百科上有衣冠禽獸原先是褒義詞的說法,但是百度百科並不是權威,百科的詞條是所有人都可以編輯提交的,再加上百度內部稽核的人員並非相關專業人士,所以百科上出現這種說法並不意外。

衣冠禽獸從來都沒有是褒義詞,有的冷知識不能信

沐猴而冠

衣冠禽獸是褒義詞的最早來源

衣冠禽獸古今含義不同的說法,最早可查到的是1987年汪誠一發表在《讀寫月報》的《何謂衣冠禽獸》,理論依據主要是明朝官服上文官繡禽,武官繡獸。古代文人讀書的最高目的就是科考及第,及第後才能有機會當官。所以衣服上有禽獸,是表示穿上了官服要當官的意思。是大家都喜愛的讚美和褒揚之詞。可是好景不長,明朝逐漸沒落腐朽,【衣冠禽獸】們魚肉百姓,持強凌弱;百姓對此深惡痛絕,就用衣冠禽獸諷刺當官的,慢慢的衣冠禽獸就變成了貶義詞。

衣冠禽獸從來都沒有是褒義詞,有的冷知識不能信

清代文官補服

整片文章其實都是在牽強附會,強行把衣冠禽獸中的禽獸和明朝官服上的禽獸劃等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衣冠禽獸中的禽獸是指官服上的禽獸,古代很早有用官服顏色表明官員身份的成語如:滿門朱紫。宋代江漢的《喜遷鶯》就有:榮耀滿門朱紫 的語句。但是鮮有用禽獸表示的,試想一下人家說你滿門禽獸你樂意嗎?再者說了衣服上有禽獸,帽子上也沒有啊,這個怎麼解釋?就算理論上勉強說的通,那事實依據呢? 整篇文章舉不出一個實實在在的衣冠禽獸當褒義詞的例子。沒有例子只有理論,根本就是在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然而很多人卻當真了。

衣冠禽獸是貶義詞的較早出處

明萬曆年間陳汝元著《金蓮記》:「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

這裡明確說了衣冠禽獸是罵人的。

清代李汝珍的《鏡花緣》:「既是不孝,所謂衣冠禽獸,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不孝順父母的也是衣冠禽獸,再有才也沒用。

衣冠禽獸從來都沒有是褒義詞,有的冷知識不能信

帽子上可沒禽獸

從明末開始衣冠禽獸當貶義詞的例子比比皆是,無法全部列舉。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很多被罵的不是當官的,而是普通老百姓,如果說衣冠禽獸是明初有的褒義詞,難道萬曆年間就變成貶義詞了?而且直接跳躍到罵普通老百姓了?如果說衣冠禽獸是褒義詞,按常理這時候也應是罵官員。怎麼會罵白丁呢!

衣冠禽獸一直是貶義詞的證據

首先禽獸這兩個字很早就是貶義詞了,在《孟子》中有記載:“無父無君,是禽獸也”,證明至少春秋戰國時期禽獸就已經是貶義詞了。“衣冠”倒是有褒義的成分在裡頭,衣代表文明、冠代表權力。衣冠和禽獸一組合,可以有兩種解釋:1、貶義:禽獸穿著衣服帶著帽子 2、褒義:穿戴著禽獸(意指繡了禽獸的官服)。第一種解釋貶義詞外面套一層褒義詞有虛偽的含義,表面好實際壞,雖然穿著衣服但終究還是禽獸。第二種解釋衣冠變成了動詞,是為穿戴禽獸的意思。但是這解釋怎麼看怎麼彆扭。

「衣冠」+「動物」

的組合用法很早就有,衣冠沐猴(沐猴而冠)、衣冠土梟、衣冠梟獍、衣冠狗彘等。這些成語裡的衣冠都是穿衣戴帽的意思。都符合上面的第一種解釋。都是指禽獸穿衣戴帽。是典型的貶義詞,舉個兩個例子:項羽在佔領關中後,韓生建議項羽在關中建都稱霸天下,項羽想回老家顯擺,沒有聽從。韓生就說:“人家說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是啊”。結果這話傳到項羽耳朵裡,項羽把這個韓生烹殺了。一個成語引發的血案!

衣冠禽獸從來都沒有是褒義詞,有的冷知識不能信

說我的沐猴而冠的人墳頭都長草了

宋朝孫光憲的《北夢瑣言》有這樣的記載:“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蘇楷是唐末五代的奸臣協助朱溫威逼唐帝退位。所以把他比作梟獍,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在士人心裡蘇楷威逼君父,簡直就是個吃父母的禽獸!

結論

衣冠禽獸是貶義詞,一直都是!千萬別再傳播沒經過證明的所謂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