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懂如何讀文學作品書籍!

由 餅子讀行 發表于 舞蹈2021-08-27
簡介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讀書,或者是很淺層的閱讀理解而已,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進行詳細的解釋,我曾看到有些人讀《紅樓夢》讀了十幾年,可以說把自己最好的讀書時間都奉獻給了紅樓夢,然而他卻僅僅是在用自己的經驗世界解釋文學作品,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比如他

如何理解文學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

文學按定義來說就是文字的藝術,藝術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賞的一種東西,因為這個要靠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心靈體會才能實現,然而只要你透過正確的方式進行了審美式閱讀,哪怕你是閱讀金瓶梅,這都是對你一種心靈的呵護和滋養,很多人透過各種保健產品來養身,但卻往往忽視透過藝術作品來養心。

這是一個對自己廣義上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錯誤認識,我相信大家不管在哪種渠道都應該聽到過如靜心、生氣等對自己身體的不同影響吧,其實這完全可以套用對藝術欣賞這一行為之上,藝術是養心的,都說笑一笑十年少,如今我們很多人寧可花光所有積蓄去買保健品,卻仍吝嗇的對藝術欣賞這一

“養心”

行為作出任何的投入。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懂如何讀文學作品書籍!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真正進行了文學藝術的審美閱讀:

剛才提到了文學的認知,接下來我們就要進一個龐雜的文學闡述,我們如何知道自己進入了文學藝術的審美層面,很多人知道了以上我所說的文學概念,也知道了讀書和文學藝術欣賞的必要性,但接下來就是如何進入到真正的文學藝術欣賞層面,這個很關鍵。

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讀書,或者是很淺層的閱讀理解而已,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進行詳細的解釋,我曾看到有些人讀《紅樓夢》讀了十幾年,可以說把自己最好的讀書時間都奉獻給了紅樓夢,然而他卻僅僅是在用自己的經驗世界解釋文學作品,這是一個莫大的悲哀,比如他熱衷於探尋裡面的讖語、裡面的隱藏故事、裡面的男盜女娼的故事,甚至是一些完全在文字之外的野史文獻內容。

為了進行深一步討論什麼是審美閱讀,我舉例進行解釋:

為什麼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會被人解讀幾十年幾百年?難道是人解讀的不對嗎?其實不是,這就是藝術,但凡某一本作品被人解釋了幾十年,仍然還有人在解讀,那這一本文學作品就應該屬於真正的文學藝術作品。

就如《哈姆雷特》這樣的作品,甚至幾代大文豪都不厭其煩的進行解讀,有歌德、有別林斯基、有費洛伊德,在文學理論裡有一個名詞叫文學接受,就是說文學的價值來源就是解讀的過程,就這樣文學作品成為我們產生聯想和思考的一個媒介,然而這個媒介到底是什麼?就如我今天問人是什麼是一個意思,我接下來進一步的深入。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懂如何讀文學作品書籍!

與我剛才舉例有人讀紅樓夢不同的是:

既然文學藝術作品不是一種宣傳品,它是我們思考和聯想的媒介,也就是說它是我們思考的起點,而不是一個終點,很多人讀我的解讀文章總會說你解釋的不對,這就是思想終點論,其實解讀就是用一把鑰匙開啟一扇門,一本書有無數扇門,除非是聖旨,或是上級的通知文書,那些文字只有一扇門,只為了表達一個意思,你照做即可,不需要我們動腦子思考。

而文學藝術作品卻不同,它是一個思維的媒介,是我們想象的起點

,我的解讀只是其中一扇門而已,你覺得這扇門進去不是你想看的,不能成為你思考的起點,那就需要你去重新找另一扇門,我們繼續回到文學作品本身,既然它是一個媒介,那到底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它,去如何與它建立起一種關係,以便我們和它交朋友,不是有人說嗎,讀書就是交朋友,我們如何認識他,理解他,如果這些都不知道,不去思考,那你怎麼跟它交朋友?

這裡是難點:

這裡需要一點哲學名詞輔助我們理解和認識文學作品,我臨時拿

物件

客體

兩個詞來進行解釋,如果把文學作品定義為客體,那根據康德的哲學理論,物件就是用來解釋客體的中介,也就是我們把文學作品當成一個東西,我們閱讀之後,怎麼認識和理解它,這就是物件。也就是說我們是透過很多的理論和定義去理解這個作品。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出家了!這是

故事

,然後是: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因為傷心過度而出家了!這是

情節

,我們看到了故事,然後用自己的邏輯去分析,如果把前面的故事看成是我們的具體感知,那後面的情節就是我們透過理智進行的判斷,我們讀的書,基本都是這樣的方式進行對一本書的認識,真正不含有判斷的感知卻很少。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懂如何讀文學作品書籍!

也就是說你認識的書,其實是透過理性進行了判斷之後的故事,

這種理性有很多種,各種各樣,於是就出現了純粹的感知是不存在的,我們所有的認識都是在一定的意識和理論的裹挾之下產生的理解。但是這種經驗、理論和理性的判斷是極其有限的,就如過去是地心說,哥白尼之後又改成日心說,再比如我們很討厭小偷,但如果這個小偷是一個“俠盜”,那我們就會出現另一種認識,地心說、日心說、俠盜這些名詞都是理論和經驗的綜合,也都是我們曾經認為是絕對的真理,就這些東西成為我們認識文學作品的經驗和方式。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經驗和理論都會變,甚至都可能會變成錯誤的

這樣我們就應該理解我們眼中的經驗世界和真正的現實世界是不能等同的

,文學作品本身和我們解釋出來的文學作品不能劃為等號,因為我們的理論是有一定的限制和缺陷,經驗和理論不能完全解釋現實空間,就像我們一個小孩子可以問懵一個哲學家一樣,比如:我是什麼?人是什麼?等等!我們在解釋文學藝術作品的時候,總會停留在某一個位置無法繼續向前,這就是經驗和理論的終點。

重點的總結:

那繼續往前又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說的“

形而上學”

,就是我們無法用理論和經驗去解釋的部分,有人問那這一部分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其實文學不能用實用的價值來衡量,

形而上的部分其實就是我們要面對自己,

所有文學藝術作品的形而上部分,都指向了我們人類自己,

一個不可琢磨一個最神秘的自己

,曾經有哲學家說,人是最神秘的東西。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懂如何讀文學作品書籍!

我們對文學藝術的形而上的探索,就是對自己心靈的探索

,其實要進行這方面的探索首先就要脫下自己經驗、道德和理論的羈絆,被作品引入一個神秘的情感心靈深處,這是一種解脫枷鎖的心靈自由,一種絕對的自由空間(不同於現實空間的相對自由),心就在這種無拘無束的心靈遨遊中獲得一種釋放和解脫,從而找到一種純淨的心靈歸屬和認知。

我們應該知道,所有的悲劇往往都是外在的意識、經驗和邏輯改變了現實世界的本真,從而在其影下之下,產生了悲劇,

那些意識、經驗和所謂正確的邏輯,無不在道德、階級、現實的物慾等等裹挾著,讓我們的心靈茫然無助、不堪重負!

文:餅子

歡迎關注,和我一起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