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曹魏鄴城:高門嵯峨,中天華觀。中國古建築承上啟下之城

由 沉墨歷史 發表于 舞蹈2021-09-06
簡介鄴城的宮殿區佈局集中,不再有東漢洛陽城將宮殿區分為南北兩地的不便,鄴城是一個功能分割槽明確、結構嚴謹的城市,城市規劃最成功之處在於城市軸線的應用

魏國垣城是哪裡

中國古代建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軸線分明的空間序列。自西周時代開始,王城宮殿群落已經形成了明確的軸線佈局,但是這樣的佈局在那個時代並沒有應用到整個都城的規劃中去。無論是西周早期的豐鎬,中期的洛邑,秦朝的咸陽,西漢的長安,它們都沒有進行整個都城軸線規劃。

那麼軸線式都城佈局是從何時開始應用於皇城規劃的呢?其答案就在我們要介紹的這個在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都城——鄴城。

曹魏鄴城:高門嵯峨,中天華觀。中國古建築承上啟下之城

鄴城位於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處漳河北岸的鄴鎮,佔地二十平方公里,分為鄴北城和鄴南城。南北兩城在興建時間各有不同,但是整體的佈局非常嚴謹合理。曹魏時期的鄴城指的是鄴北城,始建於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時期,戰國時期屬於魏國,兩漢時期為魏郡的郡治所在地。

建安十八年,曹操受封魏公,定都鄴城。曹魏時期是鄴城作為都城經歷的第一個朝代。

曹魏鄴城:高門嵯峨,中天華觀。中國古建築承上啟下之城

鄴城的營建早在建安一十五年就開始了,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擊敗了河北袁紹,佔領了冀州,將整個中國北方大部分領域歸至麾下。朝廷加封曹操為魏王,他為了鞏固其地位,大興土木營建鄴都,興建了著名的銅雀臺,隨後又分別在建安十八年,建安十九年相繼建造了金虎臺和冰井臺,史稱“銅雀三臺”。

銅雀三臺巍峨聳立,是鄴城的制高點,而曹操修建銅雀三臺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把它當作宴請賓客,歌舞歡宴之地,更主要的原因是為鄴城修建了三座軍事戰略據點。曹操還在銅雀三臺下面修建了一條暗道,名曰“轉軍洞”,與臺西十多里外的講武城兵營相通。一旦有變,即可從暗道迅速的轉移。

曹魏鄴城:高門嵯峨,中天華觀。中國古建築承上啟下之城

曹操在鄴城居住了長達十六年時間,他對鄴城進行了大規模的營建。城市佈局主次分明,動靜有序,優雅古樸,堂、殿、樓、閣、臺星羅棋佈,成為當時北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中國文化史著名的“建安文學”也發源於此。

鄴城平面呈長方形,城垣東西長七里,南北寬五里,裡面有兩重城垣:郭城和宮城;郭城有七座城門,城中有一條東西幹道聯通東西兩城門,將全城分為了南北兩部分;幹道以北地區為曹魏政權所用區域,幹道以南為一般百姓居住區域,用棋盤狀的道路系統劃分為若干裡坊。

曹魏鄴城:高門嵯峨,中天華觀。中國古建築承上啟下之城

鄴城的宮殿區域在都城的北端,自東向西劃為三大塊:最東面成為“戚里”,是王室和貴族的居住地;中間是王室宮殿建築群;最西面的是皇家園圃——銅雀園,其中有糧倉、武器庫和馬廄;西園北面憑藉城牆加高築成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平時供遊覽和檢閱城外兵馬之用,戰時就作為城防要塞使用。

鄴城南部是百姓居住區,其中南北向有三條幹道分別通往南面三座城門,東門為對外交往和設市之地,其中設有歷史上著名的迎賓館——建安驛;鄴城的西門是一大片的皇家園圃和水苑,這裡不單單是遊覽,休閒之地,更是作為了曹操習練水軍的場所。

鄴南城建於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是在鄴城北城的南面增建,緊靠著北城,甚至與北城是共用一堵城牆。鄴南城東西長七里,南北寬八里,又比北城增加了東市和西市,擴大了鄴城的商業區域和百姓居住區域。同時又新建了閶闔門、太極殿、昭陽殿、仙都苑等奢華的建築。

曹魏鄴城:高門嵯峨,中天華觀。中國古建築承上啟下之城

到了北齊的時代,鄴南城又進行了擴建和改善,使它在規模,裝飾,形式上都大大的超越了前朝的北城,成為歷史上的一代名城和北方佛教中心。

北周末年,鄴北城和鄴南城都毀於戰火,其遺址現大部分被漳河淹沒,地面上僅存一些殘缺不全的城垣遺址以及高出地面的銅雀臺東南角。

鄴城作為曹、晉,南北朝的六朝古都,是一個經過了細緻規劃的典範城市,在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具有重大的意義。它繼承了戰國時期以宮城為中心的規劃思想,改進了秦、漢長安都城裡的宮署與民居混雜、佈局鬆散的狀態。

鄴城的宮殿區佈局集中,不再有東漢洛陽城將宮殿區分為南北兩地的不便,鄴城是一個功能分割槽明確、結構嚴謹的城市,城市規劃最成功之處在於城市軸線的應用。

曹魏鄴城:高門嵯峨,中天華觀。中國古建築承上啟下之城

鄴城由一條東西向的主幹道作為主軸線的貫穿,將城市分為南北兩區。北區為皇權區,南區為平民區,等級分明,涇渭有別。南北區又均有棋盤狀的道路將大區劃分為若干小區,便於交通和管理。主要的道路都正對著城門,幹道“丁”字形相交於宮門前,把中國古代一般建築群的中軸線對稱佈局手法擴大應用到了整個城市。

整個鄴城街道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割槽明顯。這種佈局的方式承前啟後,意義重大,在後來的南北朝時期的都城規劃中得到了繼承和發揚,並對此後的都城規劃都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