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唐玄宗時期的一首曲子,楊貴妃編成了舞蹈流傳下來

由 猴哥講歷史 發表于 舞蹈2021-09-28
簡介此曲的音樂是在涼州進天竺的《婆羅門》曲以後,吸收它的曲調續寫而成的,所以在《霓裳羽衣曲》中,既有本國的創作曲調,又有外來音樂的改編曲調,這外來音樂主要取自印度的佛曲,與中國本土的音樂相結合一起來表現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這恰好體現出當時文化融

舞步翩躚是什麼歌

唐玄宗時期的一首曲子,楊貴妃編成了舞蹈流傳下來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中葉的一位皇帝,是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雖然其統治後期不理國事以致奸臣當道,但他音樂藝術方面卻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唐玄宗酷愛音樂,對音樂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精通各種樂器。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霓裳羽衣”的故事。

相傳在唐代開元年間的一箇中秋月夜。天地萬物沐浴在月亮的清輝中,顯得格外清幽。唐玄宗獨自站立在宮中的樓臺上,右手扶著欄杆,舉目遠眺,欣賞著澄淨溫柔的明月,陷入無限的遐思中。這時,方士羅公遠走過來,輕聲問道:“陛下是否願意到月中游覽一番?”

唐玄宗時期的一首曲子,楊貴妃編成了舞蹈流傳下來

唐玄宗點點頭,卻又嘆道:“可惜沒有仙術助我登月。”“陛下不必擔心,我自有道理。”說著,羅公遠取出柺杖向空中擲去,只見銀光一閃,柺杖頓時化成了一座銀色的大橋,綻放出耀眼的青光。羅公遠請玄宗一同登月。行走了約數十里路後,突然面前光彩奪目,寒氣逼人,原來到了月宮。

玄宗滿眼稀奇,不知來到了什麼地方。羅公遠說:“陛下,我們已經到了月宮,請您去遊覽吧!”說著,攙扶著玄宗走進月宮。一道道奪目的銀光圍繞在二人周圍,仙氣飄渺。玄宗流連忘返,嘖嘖讚歎月宮的奇妙。

突然,從前方傳來一陣陣美妙的樂曲聲,時而鏗鏘有力、清脆悅耳,有如兵器相碰發出的叮噹聲;時而哀婉低迴,好像多情的女子在低聲傾訴著一個悲涼感人的故事。玄宗不知不覺停下腳步,深深沉醉在樂曲之中。

唐玄宗時期的一首曲子,楊貴妃編成了舞蹈流傳下來

羅公遠看到此景輕輕叫了聲陛下,打斷了玄宗的沉思。玄宗問道:“這是什麼地方發出的聲音?”“在前面。”羅公遠領著玄宗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來到了一個寬敞的大廳。廳內有幾百個仙女,都是天姿國色,異常俊美。她們身穿白色紗衣,翩翩起舞。隨著舞步的翩躚,衣裙上的襟帶飄揚,越發顯得美麗。

旁邊有幾十位身著白衣的仙女敲打著樂器,奏著那美妙的樂曲。“這是什麼曲調?”玄宗問道一個仙女回答:“是霓裳羽衣曲。”玄宗暗暗記下了樂譜,沉迷在這絕妙的曲調當中,不知不覺間時間過去,羅公催促玄宗回宮,玄宗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他們過了橋後,回首再望,橋已經消失了。

忽然天空中一群鳥兒飛起響徹天際,玄宗一個激靈從床上做起來,原來是一場夢。但是這場夢是那麼真切,裡面那身穿霓裳羽衣仙女翩翩的舞姿歷歷在目,那玄妙悠揚的旋律仍然在耳邊迴響。於是玄宗立即拿出紙和筆,努力回想並記錄下夢中的旋律。

唐玄宗時期的一首曲子,楊貴妃編成了舞蹈流傳下來

就連白天上朝的時候,他的手裡還揣著一支玉笛,一邊聽大臣讀奏本,一邊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尋找曲調,他為了仙曲都入迷了,可是還譜不全這首曲子,為此玄宗一直悶悶不樂。直到有一天,玄宗來到三鄉譯,他向著遠遠的女兒山眺望,看到山巒起伏,煙雲繚繞。

頓時回憶起了那夢中美麗的景象並且部分忘記的曲調也如泉湧一般回想起來。於是他立時興奮地召見樂官,按照他記錄下來的樂譜演奏。由此這部適合在宮廷演奏的地宮中大麴誕生。不僅如此,他還召來楊貴妃,和他一起編成了《霓裳羽衣》舞。

唐玄宗時期的一首曲子,楊貴妃編成了舞蹈流傳下來

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根據史書記載,相傳此曲為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所獻,初名《婆羅門曲》,後經玄宗潤色並作歌詞,後改成此名。後來“霓裳羽衣曲”這個典故,用來指精美的音樂、舞曲。此曲的音樂,據《碧雞漫志》引唐鄭嵎《津陽門詩注》的記載,其“散序”是唐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回宮之後依據他對女兒山的神奇想象寫成的。

這一部分白居易認為相當精彩,所以他在《重題別東樓之一》詩中說“宴宜云髻新梳後,曲愛《霓裳》未拍時”。此曲的音樂是在涼州進天竺的《婆羅門》曲以後,吸收它的曲調續寫而成的,所以在《霓裳羽衣曲》中,既有本國的創作曲調,又有外來音樂的改編曲調,這外來音樂主要取自印度的佛曲,與中國本土的音樂相結合一起來表現中國道教的神仙故事,這恰好體現出當時文化融合的文化特色。

【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