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微評十三藝|無伴奏合唱《繡燈籠》—河北民歌改編的一次新的嘗試

由 文旅中國 發表于 舞蹈2022-12-07
簡介河北愛樂女子合唱團入圍群眾合唱決賽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今年河北省群藝館報送的第十九屆群星獎群星合唱作品《繡燈籠》,是根據河北冀東民歌《繡燈籠》改編而成,由河北愛樂女子合唱團演唱

什麼是民歌合唱

微評十三藝|無伴奏合唱《繡燈籠》—河北民歌改編的一次新的嘗試

河北愛樂女子合唱團入圍群眾合唱決賽 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今年河北省群藝館報送的第十九屆群星獎群星合唱作品《繡燈籠》,是根據河北冀東民歌《繡燈籠》改編而成,由河北愛樂女子合唱團演唱。該作品以民族唱法領唱加美聲唱法合唱的形式,配以無伴奏的音樂表現形式,呈現出整體藝術效果。

《繡燈籠》是一首河北冀東民歌,內容以五更的形式聯綴成五段唱詞,涉及到五個歷史及傳說中的愛情故事。冀東民歌旋律的一大特點是——中起高拋低落。中起,即從中音聲區開始演唱,音區近似講話,朗朗上口;高拋,即聲音逐漸走向高音;低落,指旋律從高音落下低音聲區,整體的旋律線條像是一條拋物線,婉轉動聽。合唱《繡燈籠》為三段式,分別取“一更”“三更”“五更”為題。第一段抒情,由原來民歌的三拍子,改編成四二拍,婉轉悠揚,娓娓道來;第二段形式變為活潑的三拍子,音樂強弱上對比處理較多,音色與力度的表現更加豐富;第三段又變回了第一段的抒情,但是旋律上增加了整體高音部分的音色,使整個合唱更富張力。

此作品採用的“無伴奏合唱”形式,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熟悉的“阿卡貝拉”,是指僅用人聲演唱而不使用樂器伴奏的一種多聲部音樂表演方式。這種表演方式起源於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堂的唱詩班,自文藝復興後期起,才漸漸成為世俗音樂演唱形式。無伴奏合唱在我國近代音樂史上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因其沒有器樂的引領,完全依靠人聲,所以對合唱團各個聲部的音準要求較高。在此合唱中,合唱團整體演唱的音準在前兩段中較為準確,這得益於合唱團日常紮實的聲樂基礎訓練,但在第三段高音部分的合唱演唱,音準出現些稍許偏差,略有一點小小的遺憾。瑕不掩瑜,整部無伴奏合唱作品完成度較高,合唱團員間配合默契,演唱充滿感情。音樂處理上動靜結合,時而深情,時而活潑生動,宛轉悠揚,令人陶醉。

在合唱中,加入領唱的演出形式一直被廣為使用。作品的開始由四聲部和聲哼鳴開場,把欣賞者引入其中,整部作品在演唱過程中穿插了一位身著河北地方特色服飾的民歌獨唱演員,讓觀眾從視覺上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但是民歌獨唱部分與合唱整體情感氛圍上,有所脫節。《繡燈籠》是一首歌頌愛情的民歌,合唱團演繹情感處理上也是抒情歡快美好的,但是獨唱部分的演唱無論是在唱腔還是情緒表情上,都帶有一絲“哀傷”之感,這與整首曲目風格有所矛盾。

這些年隨著我國合唱藝術的大力發展,群眾合唱也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創新與探索。許多創作者、指揮家也都在探索更為新穎的舞臺表現形式,所有形式上的創新,都是為了更好的呈現合唱作品。怎樣能使演出形式更好與合唱相結合,怎樣使二者更加和諧統一,值得我們思考。

無伴奏合唱《繡燈籠》這部作品,是河北民歌改編為無伴奏合唱的一次新的嘗試,由愛樂女子合唱團這隻較為成熟的合唱隊伍的演繹,使整部作品更佳靈動。相信再加以細緻打磨,會更加優質,更加精彩。

(特邀作者:河北省文化和旅遊研究院 靳雅薇)

責編

:郝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