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由 什麼值得買 發表于 舞蹈2022-12-12
簡介半開放式耳機先天在低頻的呈現與飽滿感就有限制,但換來較低的音壓與寬闊的空間不過半開放式本身在日常使用則具有其兩面性,在舒適聽感的反面,則是對環境噪音的抑制能力較差,畢竟相對儘可能填滿耳孔的耳塞式耳機,半開放式耳機無論如何就是會有環境聲傳入耳

無線耳機充電倉壞了怎麼修

作者:胖Bear

Nothing 繼推出以平價與時尚設計受到好評的 Nothing Ear(1) 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後,近日再公佈第二款真無線耳機 Nothing Ear (stick); Nothing Ear (stick)有著 Nothing 一貫的透明感設計,以半開放式結構結合口紅式的棒狀充電盒為主打特色,此次也搶先體驗這款新品。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令人想到蘋果派的外包裝

作為 Nothing 首款產品的 Nothing Ear(1) 採用封閉式設計,並具備主動降噪功能,以頗具特色的透明外殼結合部分裸露的 PCB 為特色,輔以親民的價格,在推出當時引起熱烈的市場關注;作為 Nothing 第二款真無線耳機的 Nothing Ear (stick) 也同樣在設計延續具話題性的透明感,不過除了改為半開放式結構以外,也更改充電盒的設計。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Nothing Ear (stick) 盒裝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不意外的採用一次性拆裝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總之看到盒裝有缺一條的 Nothing 產品就絕對不會是全新未開封啦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一邊為耳機、另一邊為說明與配件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配件其實只有編織充電線

此次收到的紙盒令小編想到美式餐廳的蘋果派包裝,開啟後則是 Nothing Ear (stick) 條狀盒裝,其設計再度延續 Nothing 產品一貫的一次性拆裝設計,要取出產品就得拉開紅線破壞盒裝的完整性;盒裝的一側為 Nothing Ear (stick) ,另一邊以圓柱形硬紙盒收納產品說明書與一條短的編織包覆層充電線,當然也由於不是耳塞式設計,自然不會附屬耳塞。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取出耳機前要轉頂部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慢慢把耳機轉到開孔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轉到可取出耳機的方向,耳機就會進入可配對與連線模式

雖然設計的形式不同,不過 Nothing Ear (stick) 的設計仍相當與眾不同,原本預期此類口紅式充電盒可能會使用彈簧彈出式的機構,但 Nothing 卻使用旋轉柱頂的設計,將頂部轉半圈後,耳機即會懸到透明柱的橢圓開孔,同時只要將頂部轉到取出側,耳機即會進入可連線與配對模式,同時 Nothing Ear (stick) 由於支援 Google Fast Pair ,初次懸出耳機鄰近的 Android 手機即會跳出配對通知。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耳機主體看似與 Nothing Ear(1) 酷似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控制並非在側板,而是耳桿前方的凹槽

Nothing Ear (stick) 的耳機外型乍看下似乎只是把 Nothing Ear (1)的開孔端從耳塞式改為半開放式,但實際上 Nothing 團隊則是研究市面上半開放式耳機的結構,最終在設計感與配戴性之間取得平衡點,兼具配戴的穩定與視覺效果;此外也考慮到半開放式耳機配戴時相對耳塞式結構不穩定,故把控制鍵挪到耳桿前方的凹槽,不過同樣維持觸控方式。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強調搭載 12。6mm 單體

考慮到半開放式耳機與耳塞式耳機不同的特性, Nothing Ear (stick) 採用新開發的 12。6mm 動圈單體,強調能維持三頻清晰均衡,同時藉助數位聲學的 Bass Lock Technology 彌補半開放式耳機容易缺失的低頻表現。此外不同於市面上的半開放耳機將開口採用開放設計, Nothing Ear (stick)則在前端有金屬網,減少包括灰塵、水滴落入的可能性, Nothing Ear (stick) 具備 IP54 防塵防水,以及具備防汗特色。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標榜透過三麥克風進行清晰通話收音

Nothing Ear (stick) 相較 Nothing Ear (1) 除了耳塞形式的不同外, Nothing Ear (stick) 也不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然而仍透過三麥克風提供通話清晰收音,對於有通話需求的使用者可提供比單麥克風產品更優質的收音表現;其它規格部分,支援主流的藍芽  AAC 與 ABC 編碼,單次最高可提供 7 小時音樂聆聽或 3 小時通話,充電盒約略提供三次額外電量。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由於 Nothing X app 還未上架就跳過這部分介紹

雖然 Nothing Ear (stick) 可搭配全新的 Nothing X app 進行個人化音質調整,不過可能由於產品還未上市的關係,小編目前無法在 Play Store 找到,但卻可使用 Nothing Ear(1) 的 app ,同時也會被 app 識別為 Nothing Ear (1) ,但由於兩者功能不同,功能也不完善,故此次就不針對 app 體驗進行介紹。

以往這類半開放耳機常面臨配戴不穩定的情況,第一眼看到 Nothing Ear (stick) 也有相同的顧慮,剛戴上耳朵也會覺得是不是走個一兩步耳機就會掉落;不過實際使用顯示小編是多慮了, Nothing Ear (stick) 只要正確放入耳內不僅相當穩固,連甩頭甚至小跑步穿越馬路也不會掉落,唯獨小編一開始誤會其操作鍵為側板時曾因輕敲側板導致掉落,一般非激烈晃動 Nothing Ear (stick) 都相當穩固。

聲音表現部分,小編則覺得算是中規中矩,一方面半開放式耳機原本就有非封閉的漏音問題,以及單體橫向配置不易傳遞高頻的先天限制,主要集中在中頻表現,低頻在配置正確則有一定的量感,但質感與下潛難以傳達,整體音色偏向細瘦偏冷,稍缺厚度;不過半開放式耳機在聽感最大的優勢是空間感與更少的音壓,相較同級入耳式長時間聆聽更舒適、音場更廣。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半開放式耳機先天在低頻的呈現與飽滿感就有限制,但換來較低的音壓與寬闊的空間

不過半開放式本身在日常使用則具有其兩面性,在舒適聽感的反面,則是對環境噪音的抑制能力較差,畢竟相對儘可能填滿耳孔的耳塞式耳機,半開放式耳機無論如何就是會有環境聲傳入耳中,若是以隔音為需求的使用者就不是那麼適合,不過若是需要隨時保有與外界一定程度的接觸,則 Nothing Ear (stick) 能維持聆聽音樂的同時保有對外界的感知,通話時也能更準確掌握自己實際的音量。

Nothing Ear (stick)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評測,與外界自然銜接的透明聽感

相較有主動降噪的 Ear (1) 還高的價格,可能是消費者對 Ear (stick) 感到困惑的地方

若要提到此類非封閉式真無線耳機的頂點,小編仍認為採用獨特驅動單體的 Sony LinkBuds 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無論是音質或是通透感是此型別產品的翹楚,但價格也明顯偏高; Nothing Ear (stick) 則是兼具音質與外型,屬於物有所值的半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同時其價格帶多為耳塞式設計產品,也增添 Nothing Ear (stick) 的獨特性。只是目前 Nothing Ear (stick) 的建議售價反高於 Nothing Ear (1) ,可能也會造成消費者購買上的猶豫(國外的說法是呼應物價,日後 Nothing Ear (1) 在國外也會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