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由 待曉兒 發表于 舞蹈2022-12-12
簡介一次宴飲中發生的慘劇,被王維寫入了《凝碧池》中《明皇雜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安祿山在攻克兩京之後,大肆享樂,劫掠了很多宮女、黃門以及樂工,並且將這些人集中運送到洛陽

王維幾歲被貶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的爆發讓盛唐驟變亂世,許多人的人生軌跡也自此改變。其中有很多都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歷史名人,比如李白、杜甫、王維、王昌齡、高適、岑參等等。

但要說這裡面誰的經歷最有波折性和戲劇性,王維“險死還生”的經歷絕對會讓人唏噓。或許他自己都沒想到,當時有感而發的一首詩,竟成了其最後的“

救命稻草

”。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王維因名氣過大,為自己招來了禍端

王維在唐代非常有名氣,出身於名門河東王氏,開元九年中進士,當時的他

年僅二十

,正是少年得志。

要知道,唐代的科舉可沒有明清時期那麼水,正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就是說那些本事不夠的人多會選擇較為容易考取的“明經科”,三十歲中第都是庸人之資;但“進士科”的含金量就非常高了,五十歲能考中都屬於“年少有為”,其中很多人經過幾年的培訓,都會進入中樞擔任要職。

王維二十歲中進士,在當時自然是風光無限。因為其在音樂上的天賦、興趣與能力,王維得到了一個從八品下的官職“

太樂丞

”,教習伶工們歌舞,專供朝廷祭祀、宴享。自古“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王維官職品秩雖然不高,但地位其實並不低。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但好景不長,

僅僅幾個月後,王維就遭遇了一次“無妄之災”。

其治下的幾個伶人私自排練只能表演給皇帝觀覽的“黃獅子舞”,犯了忌諱,王維也因此受連累,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一個看倉庫的九品小官。

這件事情透著些許詭異,唐玄宗並不是一個度量狹小的皇帝,私自排練“黃獅子舞”也不是王維的主意,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或許另有原因,

王維大概是被排擠出京的。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也正是這一次貶謫的經歷,讓才二十多歲的王維產生了心灰意冷的感覺,對官場上的事情變得淡然起來,自此開始了“

半官半隱

”的生活。

在這之後的近三十年裡,王維在做官上本著時而熱衷、時而淡然的心態,有時候也會“干謁逢迎”,主動追求升官,有時候卻又醉心於自己的隱士生活,經營“輞川別業”。

王維這些矛盾怪異的行為給他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名聲。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或許這也是當時文人“邀名”的一種方式,像李白漫遊南北、結交名士,走“終南捷徑”,杜甫參加科舉,干謁顯貴,依常規入仕。王維這種“半官半隱”的生活,或許也是一種處世的方式。從結果來看,王維在這一階段裡,不僅名聲日漸顯揚,仕途也比較順暢。

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王維嚐到了“名聲”所帶來的苦惱。

唐朝在安史之亂前,主要的軍事力量在邊境地區,用於抵禦外敵,內部的軍事實力是比較弱的,所以安祿山的叛軍一路勢如破竹,逼迫得唐玄宗只能倉皇西逃。而王維沒有來得及隨著唐玄宗一起走,就被叛軍俘獲了。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大概在同一時間被俘獲的,還有“詩聖”杜甫,但他官職太低,名聲也不響,所以叛軍也懶得關押他,這就讓杜甫趁亂逃走投奔了唐肅宗。

王維就倒黴多了

,他官位比較顯赫,同時名聲還很大,

安祿山更是親自派人將其從長安接到了洛陽。

安祿山想要藉著王維等人的名聲來為自己樹立求賢若渴的形象,以此拉攏人心。王維等人雖然裝病不出,但也還是被叛軍強行安排了官職,“出任”偽朝。

但就在一年之後,唐軍逐漸收復了大片河山,王維再次被唐軍俘獲。因為出任過偽職,在行為上等同於叛逆,

所以王維這一批“陷賊”的官員按律都應該被處死。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王維的“名氣”在這個時候就成為了“催命符”,畢竟名氣越大,就代表其投降叛軍給唐王朝造成的惡劣影響就越大。似乎這一次,王維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人能救得了他了。

要麼說,

人在逆境的時候就得“靠自己”

,王維被叛軍俘獲期間寫的一首詩,在審查時被人找了出來,這成為了王維能夠活命的一線曙光。

而這首詩,就是《凝碧池》。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一次宴飲中發生的慘劇,被王維寫入了《凝碧池》中

《明皇雜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安祿山在攻克兩京之後,大肆享樂,劫掠了很多宮女、黃門以及樂工,並且將這些人集中運送到洛陽。

有一天,安祿山在洛陽禁苑的凝碧池旁舉行宴會,宴請被他俘獲並“投降”的各類偽職官員,令樂工為他們表演。這些樂工

一身所

學都是唐王朝當時的音樂,所以在群賊環伺、白刃加身的情境下,一方面內心忐忑不安,另一方面也觸景生情,所以很多人不禁悲從中來,相對而泣。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這也太掃興了,於是叛軍威脅他們說,誰再敢哭就殺了誰。其中有一個名為

雷海清

的樂工非常有骨氣,他直接把手中的樂器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面向唐玄宗所在的西方痛哭不止。安祿山叛軍非常氣憤,就將他捆綁在殿前,肢解示眾。

王維本人並沒有參加這次宴會,而是假裝生病被拘禁在菩提寺中,透過好友裴迪來探望才瞭解了箇中細節,

於是有感而發,寫了一首七絕

這首詩的名字很長,全稱是《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後世一般將其簡稱為《凝碧池》。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詩中寫道: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絃。

這首詩的內容非常直白,情感指向也十分明確,就是喪亂中的家國興衰以及對唐軍收復河山的祈盼。所用的手法也是很常見的今昔、動靜對比,雖然全詩所寫皆為其當下的悽慘狀況,但昔日的繁盛都隱藏在文字之後,這是一種從光明跌落進黑暗時的悲號,也是對光明未來的呼喚,其中還透露著對安祿山叛軍“小人得志”的嘲諷。

詩歌質量平平,但再加上其特定的背景與隱藏的故事,就顯得其抒發的情感重於千鈞了

,讓讀者很容易受其感染,產生共鳴。這種共鳴對正在經歷著安史之亂的唐朝人來說,更為強烈。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所以,當這首《凝碧池》擺在唐肅宗面前的時候,他對王維的做法非常滿意,自然也就瞭解到了王維曾經裝瘋賣傻,甚至透過藥物自殘身體,拒絕與叛軍合作。再加上王維的弟弟王縉平叛有功,自願削爵救兄,唐肅宗也就順水推舟了。

這一次的懲罰,只是將

王維從曾經的給事中降職為太子中允,但不久

之後再次升官

,做到了正四品的尚書右丞,比之前的官職還要高。

險死還生!受名氣所累的王維,靠寫詩逃過“安史之亂”的清算

當然,隨著這首詩的被關注,當年那個樂工雷海清也被玄宗褒獎,封其為“

天下梨園大總管

”,其忠義被後世所頌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待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