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郎朗式成功的背後,別讓“成功學”打擾孩子的童年

由 循循善教 發表于 舞蹈2023-01-05
簡介對於女兒學習鋼琴這件事,他覺得如果逼著孩子學,她會對鋼琴失去興趣,根本就不愛彈鋼琴

郎朗為什麼能成功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紀伯倫《論孩子》

紀伯倫的這首詩,題目是《論孩子》,討論的卻是父母之道。

孩子是獨立的,父母可以給予他們無限的愛,卻無法代替或者干涉他們的靈魂、思想的形成。

郎朗式成功的背後,別讓“成功學”打擾孩子的童年

01

最近,郎朗因為和妻子參加《幸福三重奏》節目大火。郎朗和妻子吉娜的恩愛甜蜜圈粉無數,受到眾多人的關注。

3歲識琴,5歲得獎,9歲考取中央音樂學院,17歲成名,還曾被美國《芝加哥論壇》稱讚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年輕音樂家“,郎朗的成就羨煞無數人。

很多人覺得郎朗少年成才,獲獎無數,現在又有一個美麗可愛、志同道合的妻子,是人生贏家。

然而,郎朗的成功之路非常坎坷,更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說到郎朗的成功之路,就不得不談到他的父親,郎朗能有今天的成就,可以說是被父親“逼”著一路走過來的。

郎朗出生於一個音樂世家,父親郎國任年輕的時候就喜愛音樂,也喜歡彈鋼琴。他曾經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音樂學院,最後卻陰差陽錯沒有被錄取。

郎朗的父親在郎朗2歲多的時候發現他有音樂天分。當時郎朗喜歡看《貓和老鼠》,還經常跟著哼唱裡面的音樂。

後來,郎國任無意中看見郎朗竟然能夠模仿是動畫片裡面湯姆彈鋼琴的動作,自己用家裡的鋼琴彈出一首曲子。這個發現令郎國任非常驚喜,從此他便認定了自己的兒子在這方面有超於常人的天賦。

於是,郎朗3歲的時候就開始拜師學鋼琴,9歲的時候郎朗的父親甚至辭去工作,專門帶郎朗到北京學習鋼琴。

在北京學習期間, 郎國任不放過任何一絲空閒的時間,每天監督郎朗練習鋼琴。郎朗的父親曾經告訴他:你一定得像活不過明天那樣去練琴。你必須練到每個人都能看到,每個人都不會拒絕你,你是第一名,永遠的第一名。

郎朗有一次因為在學校合唱團排練耽誤了回家練琴的時間,父親大發脾氣,甚至對他說:你還不練琴,你真是沒有理由再活下去了,只有死才能解決問題。首先你死,然後我死。

郎朗曾經說過,因為父親,自己曾經痛恨鋼琴,也痛恨父親。

雖然成年後的郎朗獲得了無數的榮耀,並且說自己已經諒解了父親,對父親當初的堅持充滿感恩。

但是,兒時的痛苦記憶,在他的內心深處恐怕是永遠都抹不去的傷疤。

有得必有失,郎朗成功的背後,是童年痛苦記憶的代價,也是他的父母大半生傾盡全力支援的代價。

有些父母瞭解郎朗的經歷後,認為郎朗式的成功是可以借鑑的,自己逼孩子學習也是應該的。

然而,是郎朗的成功之路是不可複製的。郎朗出生音樂世家,具有音樂天賦,並且從小就得到名師教導,父母更是為了他傾盡所有,這些種種因素,才成就了今天的郎朗。

中國有成千上萬的郎國任,但是能夠成為郎朗的,卻只有一個。

郎朗雖然從小被逼著一步步走上學鋼琴這條路,過程充滿艱辛坎坷,最終他畢竟成功了。但是現實中,有很多孩子從小也被父母逼著學習,最後能成功的,卻是少之又少。

郎朗式成功的背後,別讓“成功學”打擾孩子的童年

02

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一生痴迷於數學,在數學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兒子陳由偉出生後,他就一直希望能夠子承父業,讓兒子從事數學領域的研究。

陳景潤在陳由偉小的時候就嘗試著引導他,讓他接觸一些數學方面的知識,希望他能夠對數學感興趣,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還給他報了華羅庚數學班。

但是,陳由偉從小就跟陳景潤對著幹,排斥厭惡數學。陳由偉對正負數、奇偶數這些概念根本就提不起興趣,甚至有意迴避數學。後來,他還自作主張把華羅庚數學班的課程退了。

發現兒子排斥數學之後,陳景潤就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覺得教育子女要講究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並且應該有所取捨。

自此,他開始照顧著兒子的興趣,沒有再給孩子增加過多的壓力,陳由偉度過了一個非常快樂輕鬆的童年。

陳由偉15歲的時候,父親陳景潤因為重病去世了。陳景潤一直到去世都沒有再逼著兒子學習數學,也沒有要求他從事數學領域的研究。

後來,陳由偉高中的時候選擇了文科,讀大學選的專業是商科。

但是,在大學的時候,陳由偉轉專業了,轉到了應用數學專業。靜下心來學習研究數學之後,陳由偉甚至說自己“愛上了數學”。後來, 陳由偉一直精心從事數學領域的研究。

對於為何轉專業, 陳由偉曾經說過:從事數學領域的學習研究是自己命中註定的使命。

從“討厭數學”到“愛上數學”,陳由偉子承父業之路雖然比較破折,但是最紅圓了陳景潤的心願。

雖然陳由偉是因為父親的原因而學習數學,但是他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命運,是自主的行為,並沒有任何人強迫他, 最後,他還愛上了數學。

陳由偉曾經回憶自己的父親“他愛自己的家,他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父親,溫柔,可親,循循善誘。”

“現在回想起和父親的交流,並沒有任何的與眾不同,就像天下所有和諧的父與子,平凡而溫馨。父親的書房,曾是我搗蛋後的避風港。”

對於孩子的教育,陳景潤曾說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應該儘量順著他。被他人強硬去修飾的孩子,就好像盆景一樣,雖然好看但卻不自然了。能夠塑造孩子的,除了孩子本身沒有任何人了。

郎朗式成功的背後,別讓“成功學”打擾孩子的童年

03

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俞敏洪曾說:現在很多家長都有一種毛病,叫做才能綜合症。父母特別想讓孩子變成小天才,其實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

他還說到自己女兒學習鋼琴的事。對於女兒學習鋼琴這件事,他覺得如果逼著孩子學,她會對鋼琴失去興趣,根本就不愛彈鋼琴。他會和女兒說,爸爸不強迫你學,也不讓你考級。爸爸這輩子很後悔的事情就是不會演奏樂器,演奏樂器可以排解鬱悶。學習鋼琴原則上不是為了讓你考級,而是為了幫你尋找抒發心情的渠道。未來你一定會進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時候進行鋼琴伴奏,這樣你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學,能不能保持你現在的水平。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可見,孩子的童年對其一生的影響何其重要。我們可以給予孩子無限的愛,卻不能代替他們思想和靈魂的形成。

在孩子的興趣培養方面,借鑑郎朗的成功經歷是不可取的。“郎國任”或許有很多,但是郎朗只有一個,郎朗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

對於孩子的興趣培養,應該以尊重孩子的意願為前提,關注孩子的愛好,如果孩子喜歡,我們就給予支援引導。如果孩子排斥厭惡,那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定的容忍度。

想象和現實總是有差別的,孩子的喜歡不一定是真心喜歡;孩子的排斥也不一定是要放棄。

我們要做的,是在孩子迷茫的時候給他們指引,在孩子卻步的時候給他們鼓舞,在孩子決定放棄的時候給他們一定的決定權。

就像紀伯倫說的: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能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被他人強硬去修飾的孩子,就好像盆景一樣,雖然好看但卻不自然了。能夠塑造孩子的,除了孩子本身沒有任何人了。

郎朗式成功的背後,別讓“成功學”打擾孩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