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與生命“賽跑” 為弘揚中醫文化“拼命”——記德國中醫歷史文獻研究專家文樹德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舞蹈2023-01-07
簡介在解釋為什麼一定要把《本草綱目》翻譯出來的原因時,文樹德認為,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可以看到研究中醫古籍的重要意義,因為屠呦呦就是從中醫古籍中獲得提取青蒿素的靈感

古漢語中素怎麼解釋

作者:柴野

2011年,《本草綱目》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黃帝內經》同時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這標誌著國際社會對我國中醫藥文化價值的廣泛認同。

《本草綱目》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離不開一位德國友人默默耕耘的貢獻,他就是在西方漢學界享有盛譽的中醫歷史文獻研究專家——文樹德。文樹德是首位採用嚴格文獻學和史學方法,將中國古代醫學經典著作翻譯成英語的西方人。文樹德晚年雖罹患癌症,卻依然全身心投入《本草綱目》最後階段的翻譯工作,與生命“賽跑”,“爭奪”最後的寶貴時間。

與生命“賽跑” 為弘揚中醫文化“拼命”——記德國中醫歷史文獻研究專家文樹德

圖為資助者榮裕民(右)與文樹德合影 柴野供圖

文樹德生於1943年,曾擔任德國柏林夏裡特醫學院中國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德醫學會副主席、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會長。年過耄耋的文樹德最大的願望是有生之年能夠完成《本草綱目》的英文翻譯工作,並見證它順利出版發行。

文樹德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末。由於德國與中國在當時還未建交,他先去中國臺灣學習中文,並很快對中國傳統醫學萌生了濃厚興趣。文樹德走訪了100多位臺灣中醫醫師和藥劑師,並以此為課題完成了自己的漢學博士論文,從此走上中國醫學史研究之路。

中德建交後,文樹德經常來中國大陸進行實地考察研究。中國民間醫生的醫藥筆記,普通人抄寫的藥方手稿,甚至地攤上皺皺巴巴的祖傳秘方,文樹德都當成重要的研究材料如獲至寶。文樹德和夫人收集的從明朝到民國間的手抄本累計有1100多件,還建立了一個包含4。1萬個處方的資料庫,並與中國學者鄭金生合作出版了研究專著。文樹德在講述自己收集這些藥方的艱辛時說:“我每次來中國都要去北京的潘家園、報國寺這類地方,尋找中醫手抄本,即使是那種髒兮兮、沾著屎尿跡、破破爛爛的沒有作者的本子。”

文樹德研究中醫近50年,先後撰寫了《中國醫學:醫藥史》《中醫思想史》等著作,並將《難經》《黃帝內經》等數十部中醫古典醫學著作翻譯成英文或德文。僅翻譯《黃帝內經》,文樹德就用了28年時間。2017年8月,文樹德榮獲中國出版業面向海外的最高獎項“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19年11月,獲得第六屆“樹蘭醫學傑出貢獻獎”。

將《本草綱目》譯為世界通用語言英文的執念貫穿文樹德整個研究生涯。他認為,在中醫藥領域,世界上沒有能夠與《本草綱目》比肩的著作和文獻。這不單是一本藥典,更是一部百科全書,人們可以從中看到中華文明的偉大。雖然全球已有不同時期翻譯的《本草綱目》譯本,但文樹德認為,很多譯本並不是規範的學術翻譯。糟糕之處在於,有的版本對難懂難譯的地方直接跳過,或對被譯者認為是《本草綱目》中“迷信、超自然”等不符合所謂現代理唸的部分進行了“改寫”,或以西醫詞語譯中醫。有的譯本直接使用現代生物醫學術語翻譯古代醫學詞語,這些都會極大誤導讀者。

文樹德在翻譯《本草綱目》時堅持的原則是,“閱讀和翻譯中醫經典,是要用現代英語明確又恰當地表述古代醫學家的作品,一定不要將現代知識與古代知識相混合,必須弄清醫學術語在幾個世紀前的含義”。不言而喻,要翻譯諸如《本草綱目》這類中醫經典著作,不僅需要掌握醫藥、動、植、礦物、化學等科學知識,還必須熟諳中國歷史文化並具備閱讀古漢語的能力,對於一個外國人其難度之大,可以想象。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共52卷,寫於明代,內容非常龐雜,涉及無數專有名詞。2007年,文樹德與幾位中國同事合作編纂了與《本草綱目》相關的3部詞典。2015年,《本草綱目》的翻譯工作正式啟動。其間還遭遇了資金鍊斷裂的變故,文樹德的助手們相繼離開,他只能一個人獨立翻譯,每天伏案10多個小時。2019年,文樹德因積勞成疾罹患癌症,他那時萬分焦急,擔心自己因疾病纏身而被迫終止《本草綱目》的翻譯專案。

時任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和夫人徐靜華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四處奔走,為其籌措資金。雖然有大企業答應捐款,但最終沒有落實。他們又聯絡了一向熱心公益事業的在德中國籍企業家榮裕民先生,榮裕民當即答應盡其所能,傾囊相助。在榮裕民的資助和史明德夫婦以及國內學者的全力支援下,文樹德拖著虛弱的身體,拉上自己的夫人,繼續投入《本草綱目》的翻譯中。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搶在生命盡頭前完成這個偉大工程。英譯本《本草綱目》共9卷,目前已出版了6卷,最後3卷也已翻譯完畢,正在編輯校對中,預計明年秋季出版發行。

在即將大功告成時,文樹德感慨地說:“如果我有生之年不能翻譯完《本草綱目》,很可能它以後難有機會以我們目前的標準翻譯出來。這不光是因為我既是學藥出身、又是中國歷史文獻的研究者,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德國乃至西方,沒有年輕人願意畢生從事和我一樣的研究,因為他們在現行的學術體制下難以獲得職位。”

許多中國古代醫學典籍、醫學思想與人物都是經由文樹德介紹第一次被西方所瞭解。在解釋為什麼一定要把《本草綱目》翻譯出來的原因時,文樹德認為,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可以看到研究中醫古籍的重要意義,因為屠呦呦就是從中醫古籍中獲得提取青蒿素的靈感。如果世界上更多的人能夠閱讀和研究《本草綱目》,那麼這或許對發明新藥和新的治療方法大有幫助。

《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17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