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七十載“足音鏗鏘”的歲月如何走過?這場展覽再現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展歷程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舞蹈2023-01-11
簡介▲ 《足音鏗鏘——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70週年成果展》現場【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研究如何開展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1000多年前,當西南的一處偏僻山嶺中,在金石撞擊間,響起了大足石刻第一聲開鑿之音。於是,有了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以及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豐碑的大足石刻的誕生。在歷經上千年的時光流轉後,如今,當人們走進重慶市大足區,就能看到這一顆中國石窟藝術中的璀璨明珠。

1月4日,大足石刻研究院迎來了建院70週年。當日,“薪火相傳七十載 奮力鑄就新輝煌”建院70週年座談會成功舉辦。與此同時,《足音鏗鏘——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70週年成果展》也在大足石刻數字展示中心正式與觀眾見面。據介紹,該展覽展期將持續3個月,回顧了從1952年成立最早的大足石刻文物保護機構至今,70年來在大足石刻文物管理、文物保護、文物研究及文物利用等方面的重點工作和取得的輝煌成果。

七十載“足音鏗鏘”的歲月如何走過?這場展覽再現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展歷程

▲ “薪火相傳七十載 奮力鑄就新輝煌”建院70週年座談會現場

從依附於大足電影院旁的3間辦公房到3幢辦公樓;從最初的3個人到300多人;從1980年代才有1名本科生,到現在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濟濟一堂;從1990年代才有2名高階職稱人員,到現在擁有在職高階職稱人員近30名……可以看到,從1952年11月12日大足縣政府批准成立大足縣文物保管委員會到今天,大足石刻研究院走過了70年。

據現場介紹,從1953年開始,開展了三次全縣文物普查和數次專項調查,基本摸清了大足文物的家底,也使大足石刻從上世紀50年代所知的十多處,增加到141處,始鑿年代從晚唐提前到初唐。此外,在1999年,大足石刻成為繼敦煌莫高窟之後第二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石窟類文化遺產;2007年,大足石刻又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一路走來,大足石刻在70年的歲月中,從默默無聞到以其獨有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七十載“足音鏗鏘”的歲月如何走過?這場展覽再現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展歷程

▲ 《足音鏗鏘——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70週年成果展》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座談會舉辦的同時,《足音鏗鏘——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70週年成果展》也驚喜亮相。據悉,該展覽共分為“守護·薪火相傳”“保護·千秋功德”“闡釋·挖掘價值”“弘揚·文化共享”四個主題單元。展覽透過一件件實物檔案、一張張歷史照片、一幕幕影像畫面……再現了大足石刻研究院70年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從一人一燈,到三人小組,再到百人團隊;從搶救性保護到搶救性保護和科學保護共存,再到科學保護和預防性保護並舉;從論著出版,到考古資料的全面披露,再到“大足學”的建立;從影視渠道的宣傳,到世界性展覽的舉辦,再到數字化展示的運用……在展覽之中,觀眾可以看到大足石刻70年發展歷程。

此外,不管是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再到成為全國首批AAAAA景區,還有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四百工程”啟動……一個個關鍵詞,勾畫出了大足石刻不平凡的70年。可以說,展覽以大足石刻為原點,也生動展現了1949年來中國文物事業發展歷程的珍貴歷史片段。

七十載“足音鏗鏘”的歲月如何走過?這場展覽再現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展歷程

▲ 《足音鏗鏘——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70週年成果展》現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