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以“物典”建設推動少數民族非遺保護傳承

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舞蹈2023-01-14
簡介如何將各民族的文化與歷史相結合進行闡釋,讓人們在認識民族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過程中相互瞭解、彼此尊重和平等交往,突出“透物見人”的理念,這是各民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體實踐的應有之義,亦是新時期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包括什麼

本文轉自:廣西日報

韋福安

少數民族的文化場域涵蓋了人與自然、人與神、人與人和人與社會等多種關係範疇,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了對上述關係範疇的闡釋。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10月透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出臺並於2011年6月生效後,我國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一大批非物質文化被挖掘、整理,成功入選世界級、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等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在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和學校偏重技藝或技能傳授,忽視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內涵挖掘和教育,導致民眾和學生對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瞭解存在“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窘狀。這種見物(見技)忘義或錯位置物的狀況,極大地消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育人功能。鑑於此,有必要開展少數民族“物典”建設工程,挖掘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底蘊,深刻理解和闡釋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的歷史文脈,提高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與傳承的思想性和實效性。

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的必要性

所謂“物典”,即記錄物品的大冊,而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就是構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大冊。這與當前國家的文明探源工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文化自信等大政方針相契合。

“物典”建設是國家文明探源工程在少數民族聚落研究的延伸。聚落形態研究一直是考古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對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過程研究的關鍵環節之一。少數民族大多屬於歷史上無文字的民族,其傳統聚落的社會組織與結構變遷研究,以及聚落間的文化交流,無不體現在傳統聚落人們對器物的創造、物品的交換等一系列歷史程序之中。因此,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可視為文明探源工程在少數民族聚落研究的具體延伸。

“物典”建設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實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體現在民族領域各個方面、落實到民族工作各個環節。無論是建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還是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遺蹟或博物館,都必須以物的形態來展示。每個民族獨特的文化都是在長期歷史程序中形成的,並體現在其吃穿住用行等方方面面的器物中。在現代化的衝擊下,我們需要給這些民族傳統器物做個盤點,釐清特色與特點,便於保護與傳承。如何將各民族的文化與歷史相結合進行闡釋,讓人們在認識民族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過程中相互瞭解、彼此尊重和平等交往,突出“透物見人”的理念,這是各民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體實踐的應有之義,亦是新時期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物典”建設有利於少數民族進一步瞭解自身的歷史文化底蘊。語言、觀念、技藝和技能等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必須以相關創造的實物呈現為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將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中,這說明,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發展和續用,與該文化遺產的生產生活環境的歷史息息相關。文化自信必須始於文化自知。少數民族地區的“物典”建設,對於少數民族進一步瞭解自身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脈絡,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的實施路徑

以挖掘和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契機,開展“物典”建設。當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已經成為全民共識,並且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整理和申報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為開展“物典”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首先,改變過去只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技藝等片面觀念,對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關係密切的器物的歷史與文化進行全面挖掘整理。其次,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在區域的其他與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密切、民間信仰相關的傳統器具,分門別類開展調查與研究。

以開展少數民族名村志文明工程建設為契機,推動“物典”建設。在文明探源工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鄉村振興等多重話語下,少數民族名村志文明工程建設迎來了契機。目前,少數民族地區有一些頗具地域特色的村寨,已經成功入選國家級、省(自治區)級特色村寨。地方政府應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對這些特色村寨開展修志工作,借修志之機對這些村寨開展廣泛調查,對這些特色村寨的傳統建築、器具等進行記錄、造冊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分步驟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

發動多學科專家和民族研究學者通力合作,充分發揮“物典”的教化功效。少數民族地區的“物典”建設,其最終目的是讓當地人在全面深入地瞭解自身的歷史與文化的基礎上,增強文化自信,進而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自覺。要發揮此功能,需要多學科專家和民族研究學者通力合作。透過挖掘相關物品的歷史文化內涵,揭示各個民族的世界觀、人生觀、生態適應和社群治理等智慧,實現文以化人。

“物典”建設並非僅僅將相關器物拍照片或影片予以儲存,也不僅僅停留在博物館的保護狀態,而是透過對少數民族傳統器物的全面解讀和編制,構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物品大冊,格物致知,從而幫助少數民族切實領悟祖先建構的禮儀與原創性之智慧。各級政府應高度7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物典”建設,推動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可持續發展。

(作者為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