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這種疾病始於生理疾病,終於心理難題?解救困在“癢”裡青少年,關心癢的問題遠遠不夠

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舞蹈2023-02-03
簡介倪曉東教授指出,特應性皮炎不僅給青少年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其實青少年自身乃至整個家庭也都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生理疾病引發心理疾病,進而加重生理疾病(生理–心理–生理)的惡性迴圈

特應性皮炎屬於什麼疾病

本文轉自:周到上海網

“它就像惡魔一樣困擾著我們。看著孩子困在

的惡性迴圈裡,不僅僅是生理,他的心理還有我們整個家庭都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是一位特應性皮炎青少年患者媽媽控訴,因為病情反反覆覆,孩子的生活、學習不得不被反覆按下暫停鍵。除此之外,孩子的生長髮育、心理健康也讓家長擔心不已。

11

6

日,在第五屆進博會,由健康上海主辦的無“癢”成長

——

青少年

AD

圓桌派活動上,來自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面板科主任醫師、上海市面板病研究所副所長李巍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面板科副主任醫師顧超穎教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部、急診部行政主管倪曉東教授和青少年

AD

患者家屬代表以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助力特應性皮炎青少年患者無“癢”成長話題。

多位專家和代表認為,瘙癢是所有特應性皮炎患者共同面臨的煩惱,但關心他們“癢“的問題遠遠不夠!

特應性皮炎引發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沉重負擔,給青少年“無恙“成長蒙上陰影,需要家庭、社會和醫療、企業多方協力,解救困在“癢”裡的青少年,護佑他們無恙成長。

始於生理疾病,終於心理難題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由免疫紊亂導致的炎症性面板病。我國目前有超過

3000

萬特應性皮炎患者,其中青少年患者的發病率高達

10%

,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

“不癢不

AD

!”李巍教授在討論中指出,由於特應性皮炎有遺傳過敏傾向,目前尚無徹底根治的方法,所以在症狀得到有效控制之前,特應性皮炎患者常常陷入反覆瘙癢,抓撓,形成皮損的惡性迴圈中。

“由瘙癢、抓撓惡性迴圈,會引發一系列其他的問題。”顧超穎教授認為,特應性皮炎對青少年的生理上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失眠,影響青少年情緒,特別是在臨近中考、高考等重要時刻,青少年特應性皮炎復發加重的情況會明顯增多。而另一方面,精神壓力,又有可能導致特應性皮炎急性發作,影響青少年備考和考場發揮。其次是生長髮育。美國一項兒童健康訪談調查顯示,特應性皮炎患兒的認知功能障礙患病率明顯高於非特異性皮炎。此外,也有報道認為,患有特應性皮炎的兒童,生長髮育延遲了

2。7

倍。

倪曉東教授指出,特應性皮炎不僅給青少年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其實青少年自身乃至整個家庭也都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生理疾病引發心理疾病,進而加重生理疾病(生理

心理

生理)的惡性迴圈。

青少年個人自我意識已經開始逐漸增加,所以在於自身疾病和家長共處的問題中,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一方面,當特應性皮炎皮損發生在頭面部或者上肢裸露部位,容易使得青少年對自己的溶媒過分關注,進而無意識的貶低或者臆想,形成容貌焦慮,對外界反應敏感,如若進一步發展,則可能變為抑鬱,甚至出現厭世,產生自殺行為。

另一方面,青少年長期患病,家長也會變得非常擔心,引發家長們的“繼發性焦慮”,甚至會導致家長陷入相互責怪、自責中。

全面保護,從“無癢“到”無恙“成長

李巍教授指出,特應性皮炎病程長,易反覆,需要長期治療,因此青少年特應性皮炎的治療依從性特別重要。首先考慮療效好的治療方案。因為青少年特應性皮炎患者,在接受創新療法前,常接受多種治療方法,對新的治療方案可能存在牴觸心理,選擇短期內快速止癢、迅速消除皮損的藥物,可以提高青少年的依從性,有利於控制病情。其次是安全性高。青少年正處於成長髮育期,而且長期用藥,應該特別關注安全性。目前新一代高選擇性

JAK1

抑制劑烏帕替尼是唯一在中國獲批用於青少年特應性皮炎治療的小分子靶向藥物,也是目前特應性皮炎指南唯一推薦青少年應用的創新療法。

另外,青少年常常對打針較牴觸,口服藥物可以增加青少年治療的依從性,減少注射恐懼,在家裡即可治療,減少到醫院的次數,以免因頻繁請假治療影響學習。

作為創新療法烏帕替尼創新療法上市前臨床研究的研究者,顧超穎教授分享了臨床試驗相關資料和臨床觀察情況,

臨床療效的背後是創新療法對特應性皮炎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傳統環孢素、糖皮質激素,雖然可以“殺傷”炎症因子,但缺乏選擇性,是“一個面”的殺傷,因此治療副作用較大。生物製劑可以阻斷白介素

4

和白介素

13

兩個細胞因子,屬於“一些點”殺傷。而小分子靶向藥能夠阻斷

JAK

蛋白激酶中的

JAK1

分子,包括白介素

4

、白介素

13

、白介素

31

等特應性皮炎發病過程中比較重要的細胞因子的訊號傳導,屬於“一條線”的殺傷。

在心理層面,倪曉東教授建議,

已經產生焦慮或者抑鬱等精神健康問題的青少年患者,應該透過適當的運動、社交活動實施疏導情緒。另外,父母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和陪伴,夫妻之間要注意情緒管理,透過尊重、傾聽、解釋、指引、合理建議和現實檢驗的步驟,逐漸幫助孩子建立治療安全感和安全範圍的探索。如果非藥物干預方法效果不理想,嚴重情況下,可以考慮治療焦慮或者抑鬱的藥物。

周到上海

作者:

陳裡予

贊一個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