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由 老易亂說 發表于 美食2023-01-22
簡介南陽豪傑和下江軍的王常倒是希望劉縯能當皇帝,可是當時南陽豪傑參加革命的力量不多,在軍中的勢力份額不大,下江軍中也並非王常一個人說了算

荊揚指什麼地區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有些人的英年早逝會讓整個時代失去很多顏色的

,比如我們之前聊到的

項羽、賈誼

等等,我們今天要聊的

劉縯也是類似的人物。

劉縯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大哥,也是劉秀之前反對王莽新朝的核心人物。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的話,東漢開國皇帝的位置會不會輪到劉秀來坐,還真不好說。

只是,歷史終究是容不得我們過多去假設的,斯人已逝,儘管我們內心再怎麼充滿遺憾和幻想,也改變不了歷史的既定事實。

我們需要做的是從這些無可避免的事實之中去總結經驗和教訓,從而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少一些重蹈覆轍。

劉縯的一生燦爛而又短暫、熱烈而又遺憾,除了有我們通常所說的“時運不濟”的因素在裡面,其實他的失敗是有必然的人性邏輯在裡面的。

他輸給了自己,也輸給了人性,或者說,他身上是有明顯的短板的,導致他無法擺脫人性的制裁和陷阱。

介紹一下劉縯短暫的一生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在王莽一頓自以為是的操作之下,當時很多老百姓根本就活不下去了。理想這個東西是個好東西,但是有些人卻往往會因為一些虛無縹緲的理想把成千上萬的人捲入了萬劫不復的困境。王莽就是這樣的人。

這種“禍國殃民”的人自然會遭到有志之士的強烈唾棄,

當時唾棄王莽比較前衛和厲害的人中就有一個人叫劉縯。

劉縯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東漢光武帝的親大哥,是漢室宗親、南陽豪族,爺爺劉回擔任過

鉅鹿都尉,父親劉欽先後擔任過

陳留郡

濟陽

(今河南蘭考)縣令、南頓(今河南

項城

)縣令。

劉縯覺得王莽這玩意太不是東西了,竊取了我們老劉家的江山還算了,關鍵他還不好好當皇帝,把這大好河山弄得烏煙瘴氣的,

不能慣他這毛病,必須迎頭痛擊,讓他在血的教訓之中清醒過來。

劉縯能有這麼激進和先進的想法與勇氣,與他們家的比較紮實的社會背景有關係。

倉廩實而知禮節,一般的升斗小民還真沒心思去思考這些國家大事,也思考不來,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公元3年,

劉縯他爹撒手人寰了,把老劉家和外面那廣闊的舞臺都交給了雄心萬丈的劉縯。

19歲的劉演帶著兄弟姐妹回到了祖籍棗陽舂陵,投奔了叔父劉良,把當時尚且年幼的弟弟妹妹安頓好,便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他的革命大業之中去了。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獨當一面的劉縯很快就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獨特魅力。

他性格剛毅、為人大度、豪氣干雲、廣交朋友、志向遠大,從性格上像極了他的先祖劉邦,他也經常自比高祖。

而且這孩子不光有想法,而且勇氣驚人、乾脆利落,說了做、定了辦,決不拖泥帶水、瞻前顧後。他認為王莽這種人就不配坐在皇位上,但不僅僅是打打嘴炮、發洩一下不滿就完事了,他是立馬就緊鑼密鼓地開始招兵買馬,

他要搭臺子唱戲,自己當主角。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劉縯利用祖輩、父輩留下來的家底子到處結交

天下雄俊,至於家裡過日子的事情全部甩給了年幼的弟弟妹妹。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時勢和英雄由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像

劉縯這樣的人在和平年代,那就會成為破壞社會安定團結的黑惡勢力,

只有在世道艱難的亂世才能成為推進社會轉型的猛藥。

所以大家要學劉縯也一定要慎重。

自比劉邦的

劉縯把家裡活都交給弟弟妹妹,自己一心一意地混社會。

但是,這個混社會的同志不一般,人家是出身豪族的混混,比一般人有見識得多。

劉縯儘管平時對性格有點沉悶、光知道和土地較勁的弟弟劉秀有點看不上,但是為了弟弟和整個家族著想,還是覺得要送弟弟去外面看看世界、學學知識。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公元14年,

劉縯把弟弟

劉秀送到了長安的太學中去學習,專攻《尚書》。這6年的學習經歷成為了劉秀後來和哥哥

劉縯走向了不同的人生結局,除性格之外的另一個分水嶺。

等到劉秀求學歸來的時候,

劉縯在家鄉已經成為了南陽當地頗有名氣和威望的“帶頭大哥”了,家裡魚龍混雜,人來人往,跟黑社會的堂口似的。

因為

劉縯在這六年裡也沒有閒著,

他利用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家族勢力,結交收攬了一大批社會不安分人員。以至於後來名聲越來越大,整個南陽都知道有這麼個劉老大,這小子要搞事情,對社會不滿的可以去投奔他。

這種狀況讓學有所成的劉秀感覺很不合理,大哥你不是要搞事情嗎?

前期不是應該越小心謹慎越安全可靠嗎?你這弄得滿城風雨的是為了哪般呢?

於是,便找了個藉口去新野投奔姐夫鄧晨了,順便看看有沒有機會和“娶妻當得陰麗華”的陰大小姐接上聯絡。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劉縯本來就對這個性格沉默的弟弟有點看不上,

有你沒你一樣過年

,於是便繼續準備著造反的大事。

公元22年10月,

劉縯感覺時機終於成熟了,內部自己的

準備工作完成得差不多了,外部的綠林三軍也鬧騰得風生水起了,甚至馬上就要幹到南陽來。他覺得這是幹大事的好時機,於是便宣佈造反了。

劉縯宣佈造反,效果卻沒有他意想之中的那麼好,周圍的人並沒有一呼百應、全力支援。大多數地方豪族都覺得這小子是吃飽了撐得,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帶著大家往火坑裡跳幹嘛?甚至他們老劉家的宗親們直接破口大罵:

“劉縯這小子是要把我們大家都害死才善罷甘休呀!”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可見,

劉縯造反的開局其實是相當不利的。那麼,是誰給他迅速扭轉局面的呢?不是別人,正是那個他平時有點看不上的三弟劉秀。

劉秀因為平時辦事踏實、為人謙恭、見識不凡、風度翩翩也挺招人喜歡的,而且這些年他務農、求學、經商,遊歷四方,也積攢了很多人脈。

更為關鍵的是,劉秀身上有當時在社會高層中廣為流傳的“

劉秀當作天子

”這塊金字招牌,使得很多人對他都很有期待。

大哥

劉縯造反了,劉秀也沒有選擇了,只能跟進!因為不管怎麼說,你們是親兄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是撇不清的。

次月,即

公元22年11月,劉秀在宛城豪族李家獲得了第一筆天使投資,李家派出優秀子弟李通和李軼為代表,帶著平時豢養的賓客與當地豪傑跟著劉秀趕往舂陵與

劉縯匯合。再加上劉秀的

姐夫鄧晨也從新野帶了一部分人馬,創業的

劉縯東拼西湊總算

聚集了七八千人。

劉縯打出的

旗號是

“復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

(誰讓他一直自比高祖呢),部隊番號為

“柱天都部”

,正式開幹。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與此同時,由於平時性格沉穩的劉秀加入了起義大軍,當地豪族對

劉縯起義的態度也有所改觀。

他們覺得劉秀這小子一向辦事比較靠譜,既然他都選擇加入了,說不定這還真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專案呢?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得趕緊跟上!

於是,很多當地豪族也相繼加入進來了。

至此,

劉縯的起義大業看起來已經慢慢步入正軌了,但他們畢竟是白手起家,條件還是很艱苦的,很多戰略物資還是比較缺乏的,比如武器、盔甲、戰馬等等。其中,比較著名的例證就是,當時身為大將軍的劉秀都只能騎牛上戰場,牛這玩意速度慢、脾氣又拗,在戰場上稍微受到點驚嚇就會撂挑子、發脾氣的。可見,劉縯部隊當時的條件有多艱苦。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主將騎牛的的實力也讓

劉縯

明白了,自己這點家底子扔出去可能根本就無法砸出什麼動靜出來,隨時可能淪為炮灰,

所以必須走統一戰線的路子。

劉縯當機立斷,

,派遣族兄劉嘉前往當時已經很有名氣的新市、平林軍中聯絡,表達了大夥聯袂出演的真摯想法。

新市、平林軍是綠林軍中三股力量中的兩股,他們想一路向北,卻被阻斷在南陽南部好幾個月了。因為南陽這個地方在當時既是經濟發達地區,又是交通樞紐,官軍保護力度和地方豪族的自保勢力都很強,屬於硬骨頭,他們根本啃不動的那一種。

也正是這種進退兩難的處境,讓

新市、平林軍很是愉快地接受了南陽地頭蛇

劉縯。

說句題外話:在任何攻城拔寨的行動中,像劉縯這樣有實力、有影響的地方大佬都是倍受歡迎的。原因很簡單,內外結合是最高效的成事途徑。

也有人問,

新市、平林軍為什麼會要吸收

劉縯這個外來戶呢?南陽不好打,繞過去不就行了嗎?

原因很簡單,很多農民起義都沒有長遠發展觀,都沒有什麼經營概念,他們就是想簡單粗暴地以戰養戰。

他們打南陽是因為南陽富庶,打下來就能吃飽喝足。跑別的地方去,沒啥甜頭,活不活得下去都得兩說。

總而言之,

劉縯部

和新市、平林二軍迅速達成合作共贏的共識,三方就興復漢室、死磕王莽等問題進行了深度的探討,並充分交換了意見,將目標直指南陽的大城市宛城,準備幹一票大的。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前幾場小仗還是比較順利的,

劉縯

率兵西擊長聚,然後攻克唐子鄉、殺了湖陽尉,後又拿下棘陽,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

但是,官軍真的就這麼不堪一擊嗎?顯然不是!任何時候,農民起義軍和官軍硬碰硬地乾硬仗,都是很難佔優勢的,

因為裝備、後勤、軍事素養、作戰體系等條件都擺在那裡。

劉縯

連戰連捷之後,繼續率軍向宛城進發,但很快就遇到了硬茬——南陽的軍政一把手甄阜。打起精神的甄阜在小長安聚把意氣風發的

劉縯打得大敗,老劉家

數十個同宗兄弟都死於混戰中,

劉縯二弟

劉仲和一個妹妹光榮因此犧牲了。

幹大事者的親戚往往都挺倒黴的,這是個大機率。因為他們吃肉之前必然要挨很多打,要麼打他們自己,要麼就連累他們身邊人。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劉縯這次巨大失利,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廣泛而又嚴重的。

首先便是官軍開始氣勢如虹了,覺得這幫泥腿子不過如此,很多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官軍勢力開始主動出擊了

,一邊

大肆圍捕和處決造反者及其相關親屬,另一方面大肆追擊起義軍。甄阜在大勝之後便點齊全部人馬,號稱10萬兵南渡黃淳水、前鋒抵達沘水,在兩河之間安營紮寨,同時拆掉架在黃淳水上的橋樑向偶像楚霸王致敬,表示出了破釜沉舟的堅決態度。

更為可怕的是,起義軍計程車氣和信心嚴重受挫,廣大革命群眾對革命前景感到不樂觀了。

首先就是新市、平林二軍開始慫了,這些人以前沒打過硬仗、沒吃過大虧,一直覺得官方的正規軍不怎麼難對付,沒想到他們這麼能整。心理上開始畏戰了,眼看著甄阜又攆上來了,便準備南逃。咱打不過就跑唄,咱們都是鄉下人,和宛城這種大城市死磕幹啥?不是跟自己過意不去嗎?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劉縯宏偉的人生計劃才剛剛進行一個月時間,就面臨著創業團隊要散夥的大問題了,內心很是憂傷!這可咋辦?他們走了之後,自己就更沒有反敗為勝的希望了。

另外,他們能南逃,自己能跟著他們南逃嗎?自己的部隊可都是南陽人啦。

就在這個尷尬的時刻,

綠林三軍中的另一路人們——下江軍恰巧趕到了,因為他們也早就聽說了,南陽是個好地方,肉多活少,且友軍在那裡發展得不錯,早點趕上有肉吃。

下江軍的王常、成丹、張昂率領兵五千北抵宜秋(今河南唐河東南)時,才發現情況遠非自己想象的那樣,當下這情形不光是沒有肉吃了,還被狼給盯上了。於是,也準備撤了。

但是,劉縯卻表示,來都來了,就這麼讓你走了,那就太可惜了。

再說你們光知道跑,

跑能跑到哪裡去呢?誰造反不是擰著腦袋在造反?誰造反不是先被按在地上摩擦,再站起來接著戰鬥的?我們老劉家死了那麼多人不照樣鬥志昂揚嗎?他決定要把綠林軍留下來。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話雖如此,但

劉縯

也知道此時找新市軍和平林軍是沒戲了,那兩夥人已經徹底被打慫了,

必須要找還沒見過血的下江兵才管用

於是,

劉縯

和劉秀、李通一起前往宜秋,找到了下江軍的老大王常。一頓口若懸河、正義凜然的輸出之後,成功把王常變成了自己的小迷弟,當即表示願意追隨劉家兄弟。

劉縯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宜秋,準備繼續戰鬥。卻不料前腳剛離開,下江軍中便馬上鬧意見了。因為王常的副手成丹、張昂不支援王常帶著下江軍跟

劉縯兄弟去啃硬骨頭,這種事情風險太大了。

再說,就算是要將革命進行到底,也是他們劉家兄弟來配合我們才對,憑什麼要我們聽他們調擺?我們才是老革命嘛!

好在王常這個人格局很大(這在農民軍中很難得),最後力排眾議,以劉家兄弟都是天縱之才為由,強行拍板,咱們以後就跟著老劉家混了。

下江軍這種堅定絕決的氣勢和態度,又反過來影響了原本準備逃跑的

新市、平林二軍,他們還想再努力一下。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於是,

劉縯再次把四方勢力召集到一起,在達成反攻意識之後,

飽食士卒、休整三天,再次投入了緊張的戰鬥之中。

公元23年正月甲子日,盟軍總指揮

劉縯

兵分六部,夜襲官軍的屯糧之處,盡獲其輜重。

次日

清晨,

劉縯

率軍自西南方向攻擊甄阜軍、下江兵自東南方向攻擊其副將梁丘賜軍。

官軍失去糧草在先,被攻其不備在後,方寸大亂,很快就潰不成軍了。

官軍敗退之後,

劉縯下令全面追擊。前面說了

黃淳水上的過河橋樑已經被甄阜拆除了,官軍逃生無門,最後被殺溺水者兩萬餘人,統帥甄阜、梁丘賜被殺。

此戰之後,綠林軍聲威大振,各種戰備物資也得到了極好的補充,

劉縯的指揮能力也因此

獲得了綠林上下的一致認可。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隨後,

劉縯攜士氣正旺的綠林軍一路順風順水地殺到了

大城市宛城跟前,綠林軍的革命事業再次煥發了無限生機。

也就在這個時候,綠林軍又開始暴露出了幾乎所有農民起義都具有的劣根性了,

他們也要在稚嫩的羽翼毛還沒長齊的時候稱帝建國了。

連一個南陽郡的大城市宛城都還沒有打下來,就想稱帝建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稱帝就稱帝吧!

但是綠林軍又再次發揚了農民軍的“光榮傳統”,最喜歡窩裡鬥。

原本按照當時的情況,選皇帝,居功至偉且聲望無比的

劉縯自然是不二人選。但是綠林軍中的

新市、平林兩軍卻因為自身軍紀鬆散,害怕治軍嚴厲的

劉縯當了皇帝之後,他們的日子不好過,所以強烈排斥劉縯。

南陽豪傑和下江軍的王常倒是希望

劉縯能當皇帝,可是當時

南陽豪傑參加革命的力量不多,在軍中的勢力份額不大,下江軍中也並非王常一個人說了算。所以他們的意見沒有太大的意義。

最後,

綠林軍的大佬們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從

劉縯的家族中選了一個名叫

劉玄的族兄弟來當這個皇帝。劉

玄這個人性格軟弱、能力不強、地位不高、影響力不大,很方便控制。

而且讓他當皇帝,照樣可以使用老劉家和南陽豪族這塊金字招牌。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而且,為了讓他們的預謀順利落地,綠林軍還趁著

劉縯在宛城前線對敵時,就把這事情暗中敲定了。直到萬事俱備,只差公佈時,才把劉縯叫回來開會。

這個會開得讓

劉縯十分鬱悶,但是毫無準備的他也無能為力,於是便提出了“

滅王莽、降赤眉後再舉尊號

”的協商方案,理由是現在革命事業才剛剛起步,稱帝條件還不成熟,如果大家都學我們,到時候全國各地到處都是獨立政權,這對我們的革命事業不利,沒辦法形成合力,況且槍打出頭鳥了,我們過早稱帝,容易招致官方的瘋狂圍剿。實在大家想給自己來個高大上的名號,不如先稱王,稱帝之事再放一放。

實話實說,劉縯這個方案雖然有為自己保留稱帝希望的成分在裡面,但還是很科學合理的

,所以也得到了

南陽派將領們和王常等少數綠林將領的支援。但是,這種事終究還是誰拳頭硬聽誰的,綠林軍的大佬一見

劉縯還這麼有想法,便動了殺心。

新市軍的張昂火急火燎地站了出來,大喝道

:“疑事無功!今日之議,不得有二!”

言下之意,今天你

劉縯要是不同意劉玄當皇帝,就別想從這裡走出去。

劉縯想當皇帝,但是關鍵是自己要留著性命才行呀,一見情況如此,

只能

選擇妥協。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公元23年二月初一,劉玄正式稱帝,號更始皇帝。然後以皇帝的名義廣封綠林軍各位大佬。其中新市軍成為了最大贏家,老大王匡和王鳳分別被封為定國上公和成國上公,朱鮪當了大司馬;平林軍老大陳牧為大司空;

劉縯也拿了個安慰獎,被封為了

大司徒。

其餘的九卿、將軍就不一一列舉了。

也正是這場讓綠林軍自鳴得意的政治陰謀,最終把綠林軍推向了難以挽救的絕境。他們徹底與南陽豪族翻臉了,因為王莽政權害怕的並不是他們這群烏合之眾,

而是害怕那些要啥有啥的地方豪族,綠林軍與南陽豪族徹底決裂,就決定了他們不管怎麼折騰都是不會走得太遠的。

更始政權成立之後,果然不出意外地招致王莽政權的瘋狂圍剿,結果就誕生了鼎鼎有名的“

昆陽之戰”。這一戰,還是老劉家的人挽救了這群想法很多、能力不行的綠林軍。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但是,隨著

劉縯、劉秀兩兄弟名聲越來越大,更始政權那些毫無格局和見識的高層又開始動歪心思了。

他們覺得鋒芒畢露的劉縯遲早是個禍害,必須要儘快剷除。

所以又繼上次選皇帝之後,再給劉縯安排了一次“鴻門宴”,準備在剛剛打下來的臨時都城宛城設宴誅殺劉縯。

這次“鴻門宴”其實很多人都看出了端倪,比如劉秀,他就勸大哥要小心,還曾指名道姓告誡哥哥不要太相信曾經的老兄弟

李軼,因為這小子已經投靠綠林大佬朱鮪等人了,後來正是這個李軼和朱鮪親手佈局幹掉了

劉縯

和南陽派悍將劉稷。比如

劉縯的舅舅

樊宏在宴會中看出了殺機,會後勸

劉縯要早作打算。

但是,唯獨當事人

劉縯卻不以為意,

他認為自己有聲望、有功勞、有能力,又沒有犯什麼大錯,更始帝是不可能把屠刀揮向自己這個同族兄弟的。

而且,更始帝確實沒有在宴會上動手,因為前面說,這是一個性情軟弱的人,殺劉縯本身就理虧,他下不了手。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前面提到的

劉稷曾在劉玄稱帝時說過:

“本起兵圖大事者,伯升兄弟也,今更始何為者邪?”

這句話

不久

被傳到了劉玄他們耳中,結果劉玄藉著

劉稷不接受

抗威將軍的任命為由,下令將劉稷斬首示眾。

劉縯不忍心看心腹愛將遭此毒手,前去理論,也被李軼和

朱鮪

慫恿劉玄,一併誅殺了。

劉縯身上的短板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劉縯其實是一個楚霸王式的人物,

性格外向、待人坦誠、俠肝義膽、壯志豪情,所以能做一個衝鋒陷陣的帶頭大哥。

但他有雄才卻無大略,有大勇卻無大智,所以註定是成不了平定天下的一代雄主的。

他的優點在前面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下面重點來說說他的缺點。

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他太過於鋒芒畢露,不懂得收斂自己的光芒,對於權力鬥爭中的一系列險惡嚴重估計不足。對人性的認知不透徹,最終只能死於隱性的算計之下。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從具體的事例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細節窺一斑而知全豹。

第一件事,他對待造反的態度就決定他難成大事。

造反是一件多麼嚴謹而又危險的事情,別人都是步步為營地暗地裡苦心經營,哪有像他那樣八字還沒有一撇就大張旗鼓地去張羅的?你是怕官方不知道你要造反嗎?再說,你越是這麼急著去傳達你的聲音,越會讓那些老謀深算的豪門大族覺得你小子辦事不穩重、不靠譜,會降低對你的期待值和信任度。所以,他當初宣佈造反,南陽豪族對他的支援力度很有限,原因也是在這裡。而他的弟弟劉秀就是因為平時辦事穩重,走到哪裡都自帶流量,原因也在這。

就是別人覺得靠譜的原因。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第二件事,他和綠林三軍的相處方式也是有極大問題的。

比如他第一次去遊說下江軍時,剛剛把王常說服,就拔腿走人,這就說明他辦事不穩重。一支幾千人的軍隊,你說服一個人怎麼就萬無一失了?你得趁熱打鐵,就勢和王常把其他有影響力的首領也搞定,最好就是直接把他們的軍隊帶到前線,這事才穩靠。又比如

新市、平林兩軍之前已經明顯表現出了革命立場不堅定了,你還不防著他們點?就算你想照顧大家剛剛建立起來的合作關係,想真誠一點,那你就不要對他們太過嚴厲了。你的正確做法就是要麼和他們及早劃清界限,要麼徹底把他們收編,跟著和稀泥,遲早會把自己帶進去。

做大事者,還真不能對什麼人都一視同仁。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第三件事,他對自己可能遭遇的風險缺乏最起碼的防範意識。

其實在經歷立帝這件事之後,綠林軍排斥你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弟弟、舅舅等人也都先後提醒過你了,甚至連你身邊的老兄弟

李軼都開始背叛你了,你還不察覺到危險?這個時候你應該約束好你的嫡系屬下,少說話,儘量不給別人拿住把柄,逮住機會另謀出路。而不是想當然地認為別人應該不會對你趕盡殺絕。你和他們共事這麼久,他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你還不清楚嗎?有什麼事是他們頭腦一發熱幹不出來的?

想做大事,卻過於把希望寄託在小人的善良上,這很不應該。

因為篇幅問題,就不再展開說了。總的來說,

劉縯的短板就在於他的性格和見識上,性格上過於直率,見識上過於短淺

,導致行事不能做到穩中求勝,“未謀勝先謀不敗”這個為帥者的核心意識他不具備。

一點點思考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有人說,劉秀最後的成功是靠他哥哥

劉縯幫他打下了一個好基礎,其實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

客觀上,劉縯確實是幫劉秀開了路,但是劉秀確實是比哥哥劉縯更適合謀大事。

什麼樣的人適合謀大事呢?之前在介紹劉秀的時候已經介紹過了,今天就以

劉縯來說說什麼樣的不適合謀大事。

既然是謀大事,那就說明“謀”很重要,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你首先要學會怎麼去謀劃。

謀劃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能力的,而不能根據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來。

比如

劉縯在謀反階段,那個時候自己還勢單力薄,沒有任何抵抗風險的實力,那麼就必須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要打草驚蛇。但凡那些一有什麼想法就滿世界嚷嚷的人,要麼就是一個兜售概念的推銷者,要麼就是一個提前自嗨的失敗者,古今中外,概莫如此。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謀劃的第二個核心就是,一定要意識到,謀事的核心就是謀人、謀人性。

有膽有勇的

劉縯為什麼成不了大事?

不就是因為他光謀事不謀人嗎?

他不謀自己、不謀他人、不謀人性,怎麼可能成大事呢?天下那麼大,你要自己一座座城池去打下來嗎?你得想清楚你需要什麼樣的人去幫你打下來,你要怎麼做才能爭取這些人的信任和支援,更要再這個過程之中慢慢去做減法,去淨化、提升自己的隊伍,對於那些耗子屎式的隊友要儘快淘汰或者改造,要從你身邊的人的層次去預防風險、設計方案。綠林軍跟流民、土匪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他們的人性之中充斥著血腥、短見,你即便捨不得拋棄他們,但是你至少要學會提防他們吧?NBA中有句名言,不會防守的球隊永遠拿不到總冠軍,

同理,不謀人性的人永遠幹不成真正的大事。

劉秀的大哥劉縯出場很驚豔,為何難成大事?因他雖有雄才卻無大略

謀劃還要特別講究與時俱進。

“因勢利導”這四個字很多人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能做好的人真不多見。你

劉縯在起事之前和之初,廣交亡命之徒、悍勇之徒,這其實都可以理解,因為你需要快速聚集即戰力嘛!

但是,你的事業越來越欣欣向上的時候,你得注意你的環境變了,你的訴求也應該調整了,你得想辦法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了。

兵在精而不在多,要那麼多烏合之眾幹什麼?把那些能夠忠於自己、支撐自己的精銳牢牢掌握在手裡就行了,其他那些亂七八糟的人沒必要太慣著他們,甚至都沒必要去敷衍他們,因為遲早你們會翻臉的。你的前途和重心當時都應該在前線戰場上,和更始政權保持距離越遠越好。怕啥呢?非要一己之短去應付別人所長幹啥?

總而言之,希望我們每一位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之中,

都能夠人情練達、世事洞明一點去為人處事,

把自己活得通透一點、沉穩一點,很多時候並不是不真誠、不可愛,而是一種真正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