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美食2023-01-27
簡介目前,有輔助降壓療效的飲食方案倒是真有——DASH(控制高血壓飲食)模式,原則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乳製品、禽肉、魚、大豆和堅果,少吃新增糖、含糖飲料和紅肉

醋血壓什麼時候放血

原創 騰訊醫典

我們身邊血壓高的人越來越多,降壓“妙招”也是層出不窮。

但這幾天,後臺有使用者點名醋泡花生、黑豆——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看到這些,典哥就真的坐不住了……

想說:不要再被騙了!話不多說,今天就來一次性破除常見的血壓相關謠言!

謠言1:“吃XX食物能降血壓?”

醋(泡萬物)、黑豆、芹菜、香蕉等,都是“降壓食物名錄”中的貴客。

很遺憾,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食物,有明確的降血壓證據。有明確降壓作用的,只有經過藥監部門批准的各種藥物。

坊間有傳聞:

醋能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

——但事實上,並沒有研究證實這一點。

適當增加食物中的鉀攝入量有助降壓[1]。

——芹菜、香蕉等確實含鉀,但許多新鮮蔬菜、水果、豆類都是鉀的良好來源。

明明可以選擇多種多樣的食物,為何偏偏只吃某一種呢?何況,長期、單一食用某種食物,還容易營養不良。

目前,有輔助降壓療效的飲食方案倒是真有——DASH(控制高血壓飲食)模式,原則是: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乳製品、禽肉、魚、大豆和堅果,少吃新增糖、含糖飲料和紅肉。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DASH模式被證實可降低收縮壓達6。74毫米汞柱,舒張壓達3。54毫米汞柱[2]。

謠言2:“高新科技產品降血壓?”

很多高新技術產品,據說能降血壓,比如電磁療法和一些特製的杯子、沙發、床等。

但這都是商家的廣告詞而已,並沒有靠譜的研究支援。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沒有批准任何可以降壓的“高新科技”。

真的不要白花錢。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來源:某購物網站)

謠言3:“蹺二郎腿導致高血壓?”

血壓確實會隨著身體姿勢的變化而變動。例如,站立時的血壓會比平臥時高。

蹺二郎腿時,大腿等部位被壓迫,為保證受壓部位的血液供應,心臟會更用力地泵出血液,血管受到的壓力就會升高,血壓因此升高。

但只要恢復正常姿勢,心臟的泵血壓力下降,血壓就能恢復正常。

也就是說,蹺二郎腿雖然可能升高血壓,但這是暫時性的。

小提醒:測量血壓的時候蹺二郎腿,可能導致測量的結果偏高,所以測血壓時一定不能蹺著二郎腿,正確的是雙腿放鬆、落地的姿勢[3]。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當然,蹺二郎腿可能引發腰背疼痛、腿部麻木等不適,還是應該避免。

謠言4:“高血壓能不吃藥就不吃藥?”

在擔心降壓藥“是藥三分毒”之前,首先要明確2點:

1。降壓藥的不良反應是明確、可控的

例如,地平類藥物可能引起面部潮紅;普利類藥物可能引起乾咳。

如果不能耐受某種藥物,醫生會幫你換藥。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2。用藥獲益>風險

降壓治療可明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腦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風險[4]。

別想著不吃藥吃保健品。

目前沒有任何保健品被證實可以降血壓,國家藥監局也沒有批准任何保健品用於降壓治療。

任何號稱具有降血作用的保健品,療效和安全性都存疑。

謠言5:“高血壓能治癒?”

高血壓是一種會持續終生的疾病。

透過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減輕體重等方式,血壓可以暫時恢復正常,但只能說疾病被暫時控制了,而不是治癒。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要終生服用降壓藥,以維持理想血壓。

根據個人的合併症情況、心血管疾病風險,理想血壓標準不同,為140/90毫米汞柱或130/80毫米汞柱以下。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目前,國家藥監局並沒有批准任何號稱“僅需幾個療程就能治癒高血壓”的藥物或儀器,國外也是。

謠言6:“降壓藥一開始不能吃貴的?”

降壓藥得留餘地?

並不是!

選擇降壓藥,要考慮的不僅是價格,更要關注療效。

推薦優先選擇長效降壓藥,可有效控制24小時血壓,預防心腦血管併發症[5]。

這類藥物並不一定很貴,例如,由國家牽頭團購(帶量採購)的長效藥物氨氯地平,每月僅需1元多;厄貝沙坦、坎地沙坦等,每月也只要10元左右。

這類藥物每天吃1次就行。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必須強調:為了防止血壓升高帶來的損害,降壓治療不需要留有餘地,而應儘可能降低血壓到目標水平。

別為了省錢亂用藥,一定要聽醫生的。

謠言7: “西藥傷肝腎,天然的最好?”

常用降壓藥都比較安全,雖然需要透過肝腎代謝,但對肝腎功能的影響很小。

醫生也會定期進行監測,發生肝腎損害的風險非常低。

如果不好好治療,較高的血壓會“撐壞”肝臟、腎臟的供血血管,影響血液供應,造成肝功能異常、蛋白尿等身體損害。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合理的降壓治療反而為肝腎提供了保護。

目前並沒有發現具有明確降壓作用的天然藥物。常用的野菊花、天麻等,並沒有人體研究證實它們可以明顯降低血壓。

同時,天然藥物也不是沒有不良反應。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肝腎功能損傷等並不罕見。

謠言8:“時間長了得換藥?”

開始服用一種降壓藥後,往往2~3周後才能達到穩定的藥物濃度,發揮降壓療效。

如果血壓達標了,就該繼續用這個藥,而不能隨意更換,以避免血壓波動。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降壓藥的不良反應如雙下肢水腫、乾咳等,都出現在用藥早期。

能長期服用一種藥物,說明人體對藥物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風險很低,更值得持續選擇。

有些人服用某種藥物一段時間後,原本平穩的血壓出現了波動,逐漸升高,這和“耐藥”沒關係。

而是年齡增加、身體狀況改變、天氣變化等因素,導致疾病進展了。此時需要加用第二種甚至第三種藥物,而不是首先換藥。

謠言9:“血壓降得越低越好?”

心臟就像一臺水泵,日夜不停地向血管中注入血液,維持身體組織的血液供應。

血壓降得過低,大腦、腎臟等重要器官就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出現頭暈、暈倒、腎臟缺血等嚴重後果。

在姿勢改變(如由坐到站)時,低血壓症狀更明顯,這被稱為體位性低血壓,是高血壓治療中的常見不良反應。

它會升高卒中和心血管疾病風險[6]。

吃芹菜、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壓,這些高血壓謠言很多人被騙過

如果高壓(收縮壓)<90毫米汞柱,低壓(舒張壓)<60毫米汞柱,或出現明顯的頭暈、乏力、眼前發黑等,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調整降壓方案。

謠言10:“血壓高一點不要緊?”

讓資料來說話:

一項對全球約100萬人進行的研究[7]提示,收縮壓每升高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每升高10毫米汞柱,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就升高1倍。

還有醫學研究[8]證實,比起將收縮壓降至133毫米汞柱,降低到121毫米汞柱可明顯減少各種心腦血管併發症(特別是心力衰竭)的發生風險。

由此可見,“血壓高一點”很要緊,積極降壓不可少。

如果你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有血壓高的,記得把這篇分享給ta哦~

審稿專家:李劍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Aburto NJ, Hanson S, Gutierrez H, et al。 Effect of increased potassium intake on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BMJ。 2013, 346: f1378。

[2]Saneei P, Salehi-Abargouei A, Esmaillzadeh A, et al。 Influence of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 diet on blood press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4, 24(12):1253-1261。

[3]中國高血壓聯盟《家庭血壓監測指南》委員會。 2019中國家庭血壓監測指南。 中國迴圈雜誌, 2019, 34: 635-639。

[4]劉力生, 龔蘭生, 王文。 降壓治療對中國腦血管病患者腦卒中再發預防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05, 33(7): 613-617。

[5]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高血壓聯盟(中國),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中國心血管雜誌, 2019, 24(1):24-56。

[6]Juraschek SP, Appel LJ, Miller ER 3rd, et al。 Hypertension Treatment Effects on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ypertension。 2018, 72(4): 986-993。

[7]Lewington S, Clarke R, Qizilbash N, et al。 Age-specific relevance of usual blood pressure to vascular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one million adults in 61 prospective studies。 Lancet, 2002, 360(9349):1903-1913。

[8]SPRINT Research Group, Wright JT, Williamson JD,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Pressure Control。 N Engl J Med, 2015, 373(22): 2103-2116。

*騰訊醫典新媒體內容團隊出品

排版:韓寧寧 | 運營:李永敏 | 統籌:葉正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