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浙江仙居富農新招:為楊梅種植插上數字翅膀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美食2023-02-05
簡介依託“親農線上”應用後,當地開展了5個楊梅智慧化栽培示範專案,透過智慧大棚、智慧管理系統的推廣,讓農民實現靠“數”生產,楊梅產量、質量和效益都明顯提升

楊梅什麼樣子

浙江仙居富農新招:為楊梅種植插上數字翅膀

“親農線上”決策指揮中心數字大屏。張光劍供圖

中新網台州10月8日電(邵燕飛 傅飛揚 張光劍)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被譽為“中國楊梅之鄉”。國慶期間,當地下各鎮西六村的一處楊梅基地裡,技術工人們在1萬多平方米的智慧溫控大棚上安裝、固定相關配套設施。

在仙居,類似的智慧溫控楊梅大棚有近1000畝。近年來,該縣依託“親農線上”應用,將遠端資料採集、智慧溫控等先進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革為當地楊梅智慧管護全產業鏈成型與梅農增收致富貢獻了力量。

“今年年初天氣不好,仙居楊梅的產量整體有所下降。但我們家的20畝大棚楊梅依靠‘親農線上’智慧管理系統,產量不減反增,較2021年還增加了40多萬元收入。”當地農戶朱銘程說。

浙江仙居富農新招:為楊梅種植插上數字翅膀

楊梅種植戶在冷庫中打包楊梅。張光劍供圖

原來,2020年底,朱銘程家的20畝楊梅林成為仙居楊梅智慧化栽培示範基地之一,從傳統種植轉向智慧化管理。2021年6月,朱銘程培育的大棚楊梅首次出果,每箱售價達780元,平均一顆楊梅便能賣出近20元的價格。

“今年,我們又新建了20畝楊梅大棚。使用‘親農線上’後,澆水、施肥、溫度調節都可以在手機上搞定,管控更精準、產品更甜、產量更高。”朱銘程介紹說,在種植基地裡,不僅日常生產管理有了“智慧大腦”,農產品還能實現“遠端看病”——農戶一旦發現農作物出現病症,就能透過“親農線上”遠端診斷,智慧匹配農業專家實現“雲問診”。

據悉,仙居楊梅種植面積達14萬畝,有3。15萬農戶,其中96%以上為散戶,存在區域分佈廣,散戶多,以傳統生產方式佔主導的客觀現象,導致產量不均衡,增產不增收等問題。

依託“親農線上”應用後,當地開展了5個楊梅智慧化栽培示範專案,透過智慧大棚、智慧管理系統的推廣,讓農民實現靠“數”生產,楊梅產量、質量和效益都明顯提升。

資料顯示,相較該應用上線前,當地楊梅商品果率平均提升60%,產值增長23。5%;2022年楊梅收購單價平均提升133%,梅農戶均增收3。32萬元。

今年6月,“中國楊梅60元一顆出口迪拜”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而主角正是仙居東魁楊梅。在當地楊梅“高調出海”的背後,亦有“親農線上”的身影。

“最近幾年,楊梅冷鏈保鮮技術不斷髮展,越來越多仙居果農有了把楊梅銷往全國乃至全球的底氣——‘親農線上’上傳了仙居縣域內冷庫地址、總容量、可用容量等資訊,為農戶提供楊梅保鮮所需冷庫,有效延長了楊梅銷售期,打通了銷售的‘最先一公里’。”當地“90後”果農郭帥說。

此外,“親農線上”還可透過採集市場價格、銷售平臺、物流公司等資料,提煉使用者購買偏好,並根據工作日、節假日、天氣變化等資訊,提前推送採摘量給梅農,實現即摘即售。

眼下,仙居正利用“親農線上”對當地楊梅品牌進行授權管理、銷售推廣,疊加“神仙大農”區域公用品牌,投放楊梅鮮果、楊梅酒、楊梅飲品等系列產品,以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放大效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