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由 香港電影懷舊 發表于 影視2021-07-09
簡介03、馬曉偉成了“蔣介石專業戶”正是因為演員天然去雕飾的樸實表演,最終得以讓觀眾感受到《喜盈門》中貼近生活的那份真實和感動

霍長保是誰演的

20世紀80年代初,人民大眾對於看電影的熱情空前上漲,因而湧現了不少萬人空巷的“現象級電影”。

從“大銀幕第一吻”的《廬山戀》,到驚心動魄的

《405謀殺案》

,再到從內地一路火到香港的《少林寺》;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包括之後謝晉導演的

《牧馬人》、《芙蓉鎮》

,都是那個年代觀眾無法磨滅的觀影記憶。

這其中還有一部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影片,就是上映於1981年的《喜盈門》。

影片關於婆媳關係的呈現和思考,在當時引發了大眾對”孝道“問題的熱議,至今來看也毫不過時。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01、婆媳關係的真實呈現

《喜盈門》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很大程度得益於對家庭關係特別是婆媳關係的生動呈現。

陳家的大兒媳強英勤勞能幹,對丈夫仁文和兩個孩子照顧有加,但無奈

性格驕縱潑辣,全家人都得讓她三分。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看著二弟仁武剛娶進門的媳婦水蓮穿著新褲子,強英讓丈夫給她也做一條。

事有湊巧,小姑子仁芳拿一塊滌綸綢布料,讓大嫂幫忙做一條新褲子。

不知布料來源的大嫂心裡不是滋味,

以為婆婆偏心,給自己女兒做新褲子,不給媳婦做。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之後明裡暗裡攛掇婆婆給自己買布料做褲子,無奈的婆婆,只好借錢給她買了一塊布料,換取家庭和睦。

布料事件告一段落,大嫂仍不滿意,和全家人大吵一架鬧著分家,婆婆被氣暈住院,水蓮一直陪在一旁悉心照料。

懦弱的仁文對這一切一忍再忍,直到有一次強英把肉餡餃子藏起來給爺爺吃窩窩頭,但被仁文五歲的小女兒無意中出戳穿。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爺爺說了這麼一句話讓仁文羞愧不已:

我知足,我不爭你這幾個餃子吃,但這餃子,你能咽得下去嗎?

悔恨交加的仁文面對仍不知悔改的強英,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從沒捱過打的強英一氣之下回了孃家。

一開始強英還感到委屈,直到仁文上門提出要離婚,她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後悔自己當時的魯莽。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再加上後來水蓮前來勸嫂子回家認錯,強英不顧母親的勸阻連夜趕回婆婆家,看著婆婆對兩個孩子疼愛有加,水蓮也在幫她趕工,強英羞愧不已。

影片最後,強英向爺爺和婆婆認了錯,也得到了仁文的諒解,一家人和和樂樂在一起包了餃子,

故事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結束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在《喜盈門》之前,很少有電影專門去展現一個家庭的“內部矛盾”,雖然是雞飛狗跳的家務事,但卻

非常精準地擊中了觀眾的內心

很多地方都拖家帶口“組團“看這部電影,尤其很多農村地區更是場場人滿為患,看《喜盈門》幾乎成了人們都在趨從的潮流。

02、1981年的票房神話

影片上映後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

觀影人次累計5.7億

,要知道《戰狼2》的觀影人次也才1。6億。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其實早在1978年,本片的編劇辛顯令就根據自己在農村的所見所聞,創作出了《喜盈門》的劇本。

在他的老朋友,也是本片導演趙煥章的鼓勵下,辛顯令寫把劇本的初稿遞交到上影廠,但過了很長時間上影廠也沒有迴應,趙煥章覺得這片大概是拍不成了。

但到了1979年,由於當時故事片粗製濫造,《人民日報》為此發了一篇探討

“好的農村片為什麼這麼少”

的文章,鼓勵各製片廠積極拍攝反映農村生活的影片。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就這樣,被積壓許久的《喜盈門》很快被搬上日程,趙煥章和辛顯令根據意見對劇本初稿進行了多處修改,比如

刪去了強英偷仁芳的錢,增添了強英愛護子女

等細節,讓這一角色更為豐滿立體。

尤其是

強英回孃家後做噩夢的一場戲

,透過非常魔幻色彩的變形和誇張手法,把強英此刻複雜的內心情緒展現得十分到位。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在籌拍過程中,導演趙煥章也會讓演員親身體驗農村生活,將自己置身於那個環境中,才能更好地塑造角色。

比如飾演“惡兒媳”強英的王書勤,此前一直在城市生活,對如何飾演這樣一個角色有些無從下手。

為此,導演專門找到一位和戲裡的強英非常相似的農村婦女,讓兩人經常在一起交流,此外王書勤在鄉下體驗生活時也常

和當地的婦女一起幹活、吃飯

,將她們的一些動作、神情都融入到自己的表演中。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飾演水蓮的溫玉娟,在剛接到角色時也面臨了不知該如何塑造的問題。

她對水蓮這一人物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現實生活中真的會有這麼孝順,性格這麼好的完美兒媳嗎?

但導演沒有過多解釋,只是告訴她到農村去體驗生活。

就這樣溫玉娟住到了一個老鄉家裡,在和這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她被這家的兒媳婦深深打動。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兒媳對婆婆非常孝順,還記得有一次開飯前,小朋友嘴饞伸手就要拿鍋裡蒸的饅頭,被他媽媽打了一下:

這個白麵饅頭,是專門給你奶奶蒸的!

這件事讓溫玉娟每每想起都十分動容,也讓她對塑造這個角色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

03、馬曉偉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正是因為演員天然去雕飾的樸實表演,最終得以讓觀眾感受到《喜盈門》中貼近生活的那份真實和感動。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雖然已經過了40年,但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仍會對片中這些優秀的演員十分掛念。

飾演爺爺的於紹康,最早被人熟知是在

《小兵張嘎》裡飾演對嘎子關懷有加的區隊長

,後來憑藉《喜盈門》還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但早在1994年這位北影廠的老演員就因為癌症去世,享年69歲。

除此之外,很多演員如今也已退隱,比如片中飾演強英和仁文這對夫妻的王書勤和張亮,在90年代基本就淡出了演藝圈。

在所有演員裡,直到如今仍然活躍在影視圈的是飾演“仁武”的馬曉偉。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在出演蔣介石之前,馬曉偉在《雷雨》、《快樂的單身漢》等影片裡一直以美男子的形象示人,在當時

和唐國強是公認的“奶油小生”。

直到2003年拍攝《延安頌》,馬曉偉本來要演張聞天,但因為種種原因陰差陽錯演上了“蔣介石”。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

沒想到這一演就成了蔣介石的特型演員,近年來

《外交風雲》、《跨過鴨綠江》、《特赦1959》

等熱門主旋律影視劇,其中蔣介石的角色都是馬曉偉飾演。

時至今日,《喜盈門》還不斷在電影頻道持續重播,每次播出都仍能吸引不少觀眾駐足收看,可見其並沒有被觀眾淡忘,影響力仍然深遠。(撰文:皮皮蝦)

《喜盈門》40年:當年的票房神話,男二號成了“蔣介石專業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