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蘇秦光環下的影子高手——蘇代(中)

由 七品草民 發表于 影視2021-07-31
簡介燕昭王二十八年,齊湣王四十年,即公元前284,燕國聯合秦、楚、韓、趙、魏攻打齊國,六國聯軍在濟西大敗齊軍主力,齊湣王出逃

韓聶厲害嗎

勸齊伐宋埋隱患

蘇代分析利弊成功勸說齊湣王取消帝號,贏得了齊湣王的信任,進而遊說齊湣王對宋國進行征伐。

這才是蘇代此次來齊的最終目標,勸齊伐宋轉嫁對燕趙的壓力,同時也為六國滅齊埋下了地雷。

蘇代問齊湣王,

“兩帝立約伐趙,孰與伐桀宋之利?”

秦齊聯合攻打趙國與攻打宋國比較,哪個更有利呢?

蘇秦光環下的影子高手——蘇代(中)

齊湣王畫像。

這是赤裸裸的誘惑!

“於是(那時候)諸侯皆曰‘桀宋’。‘宋其復為紂所為,不可不誅。’告齊伐宋。”——《史記·世家第八 宋微子》

為何兩次都稱之為“桀宋”?一來宋國是殷商的後人封地,二來當時宋國國君暴戾不遜色於“桀紂”。“桀紂”泛指暴君。而“桀宋”指宋國君偃荒淫無度,暴虐殘忍。

宋國君偃篡位自立為王,君偃上任第十一年,對外三面出擊,四處樹敵。南敗楚,東敗齊,北敗魏,挫敗鄰國掠奪土地。宋國前任君王剔成流亡在齊,所以請求伐宋幫助復國。

當時,“桀宋”已成為眾矢之的,而討伐宋國已是眾望所歸。所以,蘇代給了齊湣王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伐宋,天時地利人和兼具。

“夫有宋,衛(已被魏國佔據)之陽地危;有濟西,趙之阿東國危;有淮北,楚之東國危;有陶、平陸,梁門不開。釋帝而貸(代替)之以伐桀宋之事,國重而名尊,燕楚所以形服,天下莫敢不聽,此湯武之舉也。”——《史記·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

蘇代繼續忽悠齊湣王,“大王要利用這個時機攻下宋國,攻佔宋國好處多多的。”

上段引文白話一下,佔有了宋國,魏國的陽地也就危急了;佔有濟水以西,趙國的阿地以東一帶就危急了;佔有淮水以北,楚國的東部就危急了;佔有陶、平陸,魏都大梁的城門就被堵塞了。放棄帝號而代替討伐宋國暴君,如此國家地位提高,“國際”聲譽尊崇,燕國、楚國因形勢所迫而歸服,天下諸侯國都會聽從齊國。這是商湯和周武王那樣的正義之舉呀。

取消帝號已經鋪墊了對蘇代的信任。更何況,趙國與宋國實力不是一個重量級,且宋國天怒人怨。齊湣王當然選擇攻打宋國,既是復仇,又是平民憤,而且還是個軟柿子。

然而,伐宋又何嘗不是四面樹敵呢?因為,佔有宋國威脅別人的同時,別人對自己又豈能不仇視?

齊伐宋諸侯震恐

齊國攻打宋國,秦昭襄王發怒了。宋國君偃篡位,並且攻打東、北、南三國,而惟獨沒有對西面的秦國動手。為何?

不排除秦國給宋國做後盾的可能。

“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也?”——《史記·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

“我愛宋國和愛新城、陽晉是一樣的。齊國的韓聶和我是朋友,可是卻進攻我所愛的地方,這是為什麼呢?”秦王為“愛”宋國而發怒,是因為更想得到宋國的土地。

蘇秦光環下的影子高手——蘇代(中)

透過地圖看歷史,值得細細品味。

韓聶當時為齊相,帶領齊魏楚聯合攻打宋國。然而,蘇代為了齊國順利攻打宋國,又去忽悠了秦昭襄王。

“韓聶之攻宋,所以為王也”

,一番舌燦如花,竟然安撫下了秦王的暴怒。

蘇代說,齊國本身強大再佔有宋國,如虎添翼,那麼楚、魏必然會恐慌,他們恐慌就必定向西委身於秦。如此,大王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讓魏國割讓安邑。所以說,韓聶這是為大王造福。

秦王說:“我擔心齊國很難看透,一會兒合縱,一會兒連橫,這怎麼解釋呢?”

蘇代繼續給秦昭王解釋道,天下各國的情況齊國未必都瞭解。齊國進攻宋國,它知道侍奉秦國應該有強大力量做後盾,不向西侍奉秦國,就會像宋國一樣不安定。

那些遊說之士處心積慮離間齊、秦的友好關係。跑到秦國的,沒有一個人說齊國好話,東奔去齊國的,沒有一個人說秦國好話。為什麼?因為他們都不想讓齊、秦聯合。

為什麼三晉與楚這樣聰明而齊、秦如此愚蠢呢?三晉與楚聯合一定要圖謀齊、秦,齊、秦聯合一定要謀劃進攻三晉及楚。請大王根據這種情況決定行事吧!

秦昭襄王說:“好吧!”

於是,

“齊湣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

齊湣王三十八年,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86年,宋國滅亡。

“將欲取之,必須與之。”齊湣王三十九年,滅宋第二年,秦國進攻齊國,拿下九座城邑。當然,在秦國攻打齊國背後,仍然是蘇代暗中推動,而齊國孟嘗君與秦國穰侯魏冉聯手策劃的陰謀行動,為了解除呂禮的威脅。

“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史記·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

古訓說

“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齊湣王滅宋,益驕”

,豈止是是驕傲,本來“驕暴”的齊湣王簡直是狂妄自大了。

齊國在南方佔據了楚國的淮水以北土地,在西邊侵入了三晉(韓趙魏三國),還打算吞併周室,自立為天子。泗水一帶的諸侯如鄒、魯等國的國君都向齊國稱臣,各國諸侯都很恐懼。這貪得無厭的情形有點類似晉國的智伯。

齊滅宋之戰標誌著齊國的興盛的頂峰。齊國因亡宋不僅加劇齊同秦、趙的矛盾,也對韓、魏、楚形成嚴重威脅,因此導致齊與各國矛盾異常尖銳。

齊國將自己置身這種形勢下,為燕國發動復仇之戰提供了契機。

燕復仇六國伐齊

“三年,國大亂,百姓(眾官員)恫恐。”

不得不佩服蘇代親家的能力,燕王噲禪位子之,三年後燕國竟然陷入內亂,文武百官生活在恐懼之中。

那時“百姓”指眾官員,而普通老百姓不配姓氏。

至於具體燕國是如何亂,為何而亂,司馬遷卻沒有透露。不過,燕太子平與將軍“市被”準備聯合起來討伐子之。

“因(趁機)而赴之,破(打敗)燕必矣。”

齊湣王在諸將領的鼓動下,想要攻打燕國,派人給燕太子平遞過話,隨時可以支援太子平主持公道。

蘇秦光環下的影子高手——蘇代(中)

燕昭王為復仇隱忍三十年。

有了齊湣王的“國際聲援”,太子平於是邀集同黨聚合徒眾,與將軍市被包圍了王宮,攻打子之,豈料王宮沒那麼容易攻克。將軍市被和百官又掉轉矛頭攻打太子平。最終將軍市被戰死,被陳屍示眾。

這樣,燕國國內造成了幾個月的禍亂,死去了數萬人,民眾恐懼,百官離心離德。

“孟軻謂齊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史記·世家第四 燕召公》

孟軻就是孟子。他對齊湣王說,現在討伐燕國,就像周文王、周武王討伐商紂一樣的好時機,不可以錯過的。

於是,齊湣王命令章子率領五都的軍隊,並且偕同北方邊境計程車卒,一起討伐燕國。燕國計程車兵不迎戰,城門也不關閉,燕君噲死,齊軍大勝。

燕國子之死後兩年,燕太子平上任為王,是為燕昭王。

蘇秦光環下的影子高手——蘇代(中)

燕昭王黃金臺招賢。

燕昭王上任並不感激齊國,反而心中充滿了仇恨。對齊國的仇恨,燕易王,就是燕昭王的爺爺剛上任,忙於國喪,齊宣王趁機掠奪了十座城池。

在齊國伐宋國的時候,蘇代曾經給燕昭王一封信,分析了天下形勢,從而建議燕昭王改變外交政策,結交秦國而討伐齊國。

“燕昭王善其書,曰:‘先人嘗有德於蘇氏,子之之亂而蘇氏去燕。燕欲復仇於齊,非蘇氏莫可。’乃召蘇代,復善待之,與謀伐齊。”——《史記·列傳第九 蘇秦》

燕昭王看到蘇代的這封信高度表揚,就說:“先王曾對蘇家有恩,後來因為子之之亂,蘇家才離開了燕國。燕國想要向齊國復仇,必須依賴蘇氏。”於是,燕昭王就召回蘇代,又很好地對待他,與蘇代一起謀劃攻打齊國的事情。

燕昭王即位後

“卑身厚幣以招賢”

,從身邊人樹立榜樣,高規格款待郭隗——豪宅,高薪,並像對待老師一樣敬重他。樂毅從魏,鄒衍從齊,劇辛從趙奔赴燕國,其他賢士如鳥彙集。

燕昭王二十八年,齊湣王四十年,即公元前284,燕國聯合秦、楚、韓、趙、魏攻打齊國,六國聯軍在濟西大敗齊軍主力,齊湣王出逃。

隨後五國撤軍,燕軍單獨追擊敗逃的齊軍,攻入齊都臨淄,奪取了所有的寶物,焚燒了齊國的宗廟宮室。

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和即墨沒有被攻佔,其餘都隸屬於燕國,達六年之久。

從子之之亂出逃到燕率六國伐齊,將近三十年,三十年的隱忍,三十年的謀劃,一旦復仇,幾近滅齊。透過司馬遷的文字,能夠多少體會到兩千年前蘇代的謀略思維、深沉城府,感受到今人難以企及的滿腹經綸、雄才大略和卓越辯才。

借刀殺人逐呂禮

秦將呂禮因與穰侯魏冉不和,魏冉準備尋機殺死他。呂禮害怕,就逃到了齊國,被齊湣王任為相國。

“欲誅呂禮,禮出奔齊。”

時間應該是秦昭襄王十九年,齊湣王三十六年,這一年秦齊稱帝而先後又去掉。

“秦亡將呂禮相齊,欲困蘇代。”

呂禮任齊相之後,跟蘇代之間又產生了矛盾,意圖對蘇代不利。

蘇代清楚直接與呂禮衝突,一來身份不合適,二來實力不匹配,於是他找到孟嘗君。

蘇秦光環下的影子高手——蘇代(中)

孟嘗君雕像。

孟嘗君已歸老薛邑。此前齊湣王被田甲劫持,而有人造謠

“孟嘗君將為亂”

,田文擔心受株連所以託病辭去了國相。

“周最於齊,至厚也,而齊王逐之,而聽親弗相呂禮者,欲取秦也。齊、秦合,則親弗與呂禮重矣。有用,齊、秦必輕君。君不如急北兵,趨趙以和秦、魏,收周最以厚行,且反(通‘返’,挽回。)齊王之信,又禁天下之變。齊無秦,則天下集齊,親弗必走,則齊王孰與為其國也!”——《史記·列傳第九 孟嘗君》

蘇代對孟嘗君說,周最對齊國最忠誠,可齊湣王卻驅逐他,而信任親弗,任呂禮為相,無非是想和秦國搞好關係。齊秦一旦聯合,親弗和呂禮就必定被重用。他們如果掌權,您就會被秦齊輕視。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蘇代建議孟嘗君應迅速揮兵北上,進攻趙國,以此與秦、魏和好。同時向齊王提議,召回周最。既可以顯示自己厚道,又可以挽回齊王信譽,還能夠制止局勢發生變化。

齊國不和秦國相聯合,那麼各諸侯國都會歸向齊國,親弗之流就無立足之地。到那時,齊湣王治理齊國還要依靠孟嘗君您一個人了。

孟嘗君聽後採納了蘇代的建議。呂禮因此又嫉恨孟嘗君並想加害於他。

蘇秦光環下的影子高手——蘇代(中)

穰侯魏冉雕像。

孟嘗君害怕呂禮對自己不利,就給秦相穰侯魏冉寫了一封信,把蘇代給他分析的影響移植到了穰侯身上。

穰侯也不希望自己的相位受影響,也不願意被秦王輕視了,更願意得到打下來的封地。於是,秦相魏冉聽從孟嘗君的建議,勸說秦昭襄王攻打齊國,呂禮便逃離了齊國。

秦伐齊應該是秦昭襄王二十二年,齊湣王三十九年,秦攻佔了齊九座城邑。齊滅宋的第二年。

為了個人利益而出賣國家,孟嘗君做的不地道。可是更不地道是蘇代,個人恩怨引發兩國戰爭。或許,僅僅說他們“不地道”太過於厚道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