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中考語文專題複習:文言文閱讀專題

由 象山易學堂 發表于 影視2021-08-27
簡介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帝令小黃門持之的令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閱讀專題

閱讀《強項令》,完成下列小題。

①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後特徵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於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菙殺之。宣叩頭曰:“願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手?臣不須菙,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敕:“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博擊豪強,莫不震慄。京師號為“臥虎”。歌之曰:“枹鼓不鳴董少平。”

②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於官。詔遺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屍,妻子對哭,有大麥數斛,敞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康潔,死乃知之。”以宣嘗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

9。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1)後特徵為洛陽令 (2)大言數主之失

(3)使宣叩頭謝主 (4)臧亡匿死

10。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A。 以刀畫地 B。 宣悉以班諸吏

C。 葬以大夫禮 D。 以宣嘗為二千石

11。 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

(1)將何以理天下平?

(2)唯見布被覆屍,妻子對哭。

12。 文章①②兩段分別表現了“強項令”怎樣的性格品質?這兩段在寫法上有何不同?

【答案】9。 (1)特別徵召(2)列舉(罪狀或過去)(3)認錯(4)通“藏“,隱藏。 10。 D

11。 (1)將拿什麼來治理天下呢?(2)只看見布做的被子覆蓋著屍體,(董宣)的妻子和兒女相對而哭。

12。 第一段體現了董宣秉公執法,不畏權貴的性格品質;第二段表現了他的廉潔品質。第一段是詳寫,第二段是略寫,或者第一段以正面描寫為主或正側面描寫相結合,第二段以側面描寫為主。

【解析】

9。 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彙,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臧”通“藏”,“隱藏”;“特徵”是古今異義詞,“特別徵召”的意思。

10。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題目中的“以中有足樂者”中的“以”是“連詞,因為”;A項中“以”是“介詞,用”;B項中的“以”是“介詞,把”;C項中的“以”“用,按照”;D項中的“以”是“連詞,因為”。故選D。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檢視有無特殊句式。(1)句中的“何、以、理、平”幾個詞是賦分點,注意句式倒裝;(2)句中的“唯、覆、妻子”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點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彙,運用 “增、刪、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句意儘量達到完美。

12。 試題分析: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文章的寫作手法的理解。在整體感知文字內容的基礎上,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並概括人物形象。(1)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畫人物的各種描寫手法來分析;從敘寫的事件上來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環境中去分析;注意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文章第1段表現了“強項令”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的品質,第2段則表現了他志行廉潔的品質。(2)考查寫作手法的理解與分析。正面描寫,就是對描寫的物件進行的直接敘寫。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透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物件,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物件進行刻畫描繪。本題作答可以從描寫的角度或描寫的詳略來分作答。

參考譯文:

董宣,字少平,陳留郡圉地人。……後來被特例徵召為洛陽縣令。當時湖陽公主的家奴白天殺了人,於是藏匿在公主家裡,官吏無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門,而用這個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門外的萬壽亭等候,攔住公主的車馬,用刀圈地,大聲數落公主的過失,呵斥家奴下車,接著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宮裡向光武帝告狀。光武帝極為憤怒,召來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頭說:“希望乞求說一句話再死。”光武帝說:“想說什麼話?”董宣說:“皇上您因德行聖明而中興復國,卻放縱家奴殺害百姓,將來拿什麼來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需要鞭子打,請求能夠自殺。”當即用腦袋去撞擊柱子,頓時血流滿面。光武帝命令宦官扶著董宣,讓他向公主磕頭謝罪,董宣不答應,光武帝命宦官強迫他磕頭,董宣兩手撐地,終究不肯就範。公主說:“過去弟弟做百姓的時候,隱藏逃亡犯、死刑犯,使官吏不敢到家門。現在做皇帝,威嚴不能施加給一個縣令嗎?”光武帝笑著說:“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樣。”於是下令放了董宣(注:“強項令”即為“董宣”),賞賜了他三十萬錢。董宣把它全部分給手下眾官吏。從此捕捉打擊依仗權勢橫行不法之人,沒有誰不害怕得發抖。京城稱之為“臥虎”。人們歌頌他說:“沒人擊鼓鳴冤的是董宣。”

董宣當了五年洛陽縣令。七十四歲時,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見布覆蓋著屍體,董宣的妻子和兒子相對而哭,家裡只有幾斛大麥,一輛破車。光武帝知道後很傷心,說:“董宣廉潔,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經做過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便賞賜系印鈕的綠色絲帶,並按大夫的禮節安葬。

古詩文閱讀

【甲】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褘、允之任也。

【乙】 夫君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①,非志無以成學。淫慢②則不能勵精,險躁③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④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①廣才:增長才幹。②淫慢:放縱懈怠。③險躁:輕薄浮躁。④意:意志。

9。 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後值傾覆:(_________________)

(2)遂許先帝以驅馳:(__________________)

(3)靜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

(4)悲守窮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翻譯下列句子。

(1)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2)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1。 用“/”劃分朗讀節奏(各劃一處)。

(1)諮臣以當世之事 (2)險躁則不能治性

12。 對甲乙兩文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甲乙兩文都是諸葛亮膾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敘事、議論、抒情為一體,忠心可鑑;乙文則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期待殷切。

B。 甲文駢散結合,句式整齊,剛柔相濟,富有音韻美;乙文則以駢句為主,句式對稱,整齊和諧,富有韻律美。

C。 甲文內容豐富,情深辭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啟發後主勵精圖治;乙文是一封語言質樸的家書,表明作者望子成龍,願其達官顯貴。

D。 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憂漢室,勸後主廣開言路,納諫治國;乙文體現作者情操高潔,教育兒子修身養性,淡泊明志。

13。 乙文中“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有著強烈的畫面感,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簡要賞析“馳”和“去”兩個字的表達效果。

14。 諸葛亮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幾乎是神的化身。你瞭解的諸葛亮還具有哪些可貴品質?他的這些品質給了我們什麼啟示?(請任寫兩點談啟示)

【答案】9。 (1)。 遇到,正好碰到 (2)。 比喻奔走效力 (3)。 用來 (4)。 窮困之人居住的房屋

10。 (1)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急患難之間(我)受到委任。(譯對“受任”“於”兩個核心詞給1分;譯對“奉命”“危難”兩個核心詞給1分)

(2)不學習就不能增長才幹,不堅定志向就不能成就學業。

11。 (1)諮臣/以當世之事 (2)險躁/則不能治性 12。 C

13。 “馳”與“去”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時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復返的狀態,告誡兒子珍惜光陰,堅定意志。(能寫出“馳”與“去”所形容的狀態及表達效果,意思接近即可)

14。 忠心耿耿,知恩圖報,心繫家園,以天下為己任,教子修身明志,重視德行等。現實意義:現代社會有些孩子不知感恩,諸葛亮知恩圖報的品質是一種美德,令人敬佩。

諸葛亮愛家愛子、重視孩子德行的情懷令人感動,等。

【解析】選自《三國志》作者:諸葛亮 年代:三國時期

選自《藝文類聚》 作者:諸葛亮 年代:三國時期

9。 試題分析: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彙,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以”是“用來”;“驅馳”是古今異義詞,“奔走效勞”的意思。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檢視有無特殊句式。(1)句中的“於、敗軍、際、奉命”幾個詞是賦分點;(2)句中的“無以、廣、成”幾個詞是賦分點。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

點睛: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彙,運用 “增、刪、調、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句意儘量達到完美。

11。 試題分析: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瞭解大意,然後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破句”的現象。

點睛:文言文朗讀節奏的劃分是有規律可循的:①句首關聯詞或語氣詞之後要停頓;②有些古今異義詞朗讀時要分開;③主語和謂語之間,謂語和賓語、補語之間,一般要停頓;④需要著重強調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頓;⑥並列短語間要略作停頓;⑦古代的國名、年號、官職、人名、地名等應作停頓。⑧根據句子表達的意思來句讀。

12。 試題分析: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綜合分析。《誡子書》內容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闡述了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據此,C項,“表明作者望子成龍,願其達官顯貴”的理解是錯誤的。故答案為C。

13。 試題分析:考查對詞語的賞析。對於詞語的賞析,要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和具體的語句分析作答。採用答題格式是:先解釋詞語的意思,再結合語句分析表達的內容,最後寫其表達效果。根據題目要求,結合兩個動詞在描寫和表達上的效果進行賞析。

14。 試題分析:(1)概述諸葛亮的精神品質。作答時可結合兩篇文章內容進行概括,還可以根據平時對諸葛亮的瞭解進行概括。他的品質主要有:神機妙算、足智多謀、忠心耿耿、知恩圖報、心繫國家、以天下為己任、冷靜沉著、軍紀嚴明、博覽群書、教子修身明志、重視德行等。(2)根據瞭解諸葛亮的品質,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圍繞著修養、讀書、忠誠、愛國等方面來談啟示。答案不唯一,符合題目要求即可。

參考譯文:

【甲】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親耕,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徵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只怕先帝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剷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復漢朝的基業,回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至於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乙】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學習。所以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幹,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岳陽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齊王使使者問趙威王后。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選自《戰國策•齊策》)

18。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七里之郭 (_____)(2)委而去之(_____)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4)天下順之(_____)

(5)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_____)(6)使者未說(_____)

19。 用“/”為文中兩個畫橫線的句子標出停頓。(每句標一處)。

(1)天時不如地利(2)歲亦無恙耶

20。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苟無民,何有君?

21。 根據選文【甲】和【乙】的內容,用自己的話填空。

選文【甲】和【乙】都闡釋了①______的治國理想,但語言風格不同,【甲】文大量使用②_______、③________句,語言氣勢磅礴;【乙】文則大量運用④________句,語氣強硬,不容置辯。

【答案】18。 (1)。 外城; (2)。 離開 (3)。 限制; (4)。 歸順,順從; (5)。 派,派遣; (6)。 說,通“悅”,偷快

19。 ⑴天時/不如地利 (2)歲/亦無恙耶?

20。 ⑴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幫助他的人就少。(2)如果沒有百姓,哪裡還會有國君?

21。 (1)。 以民為本 (2)。 排比 (3)。 對偶 (4)。 問(答“反問”亦可)

【解析】

18。 試題分析:考查文言實詞。先要大致瞭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根據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都是古今異義詞,如“郭”:外城。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理解好上下文內容是作答的關鍵。

19。 試題分析: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誌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大多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此題較容易,根據文意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 ⑴天時/不如地利;(2)歲/亦無恙耶?此題要注意把主語部分與謂語部分劃開。

2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得道”“寡”“苟”等字詞的翻譯。

21。 試題分析:比較閱讀。文言文要點的提取和寫法的把握。要想捕捉材料資訊,就得首先理解兩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在聯絡,依據題幹要求提取重要資訊。如甲乙兩文闡釋的治國理想可概括為“以民為本”。“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為對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為排比。“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都運用問句。

(一)譯文: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圓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採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並不是不高啊,護城河並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並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並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內部團結啊。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援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援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援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內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援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麼不戰鬥,(如果)戰鬥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二)譯文:齊襄王派遣使者問候趙威後,還沒有開啟書信,趙威後問使者:“今年收成還可以吧?百姓安樂嗎?你們大王無恙吧?”使者有點不高興,說:“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問好,您不先問我們大王狀況卻打聽年成、百姓的狀況,這有點先卑後尊吧?”趙威後回答說:“話不能這樣說。如果沒有年成,百姓憑什麼繁衍生息?如果沒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稱尊?豈有捨本問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