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由 紅途網路惠珍 發表于 影視2021-09-05
簡介”因而,豎刁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奸臣宦官

說你太狠了是什麼意思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講述了8歲的窮孩子來喜見到本村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後,頓生羨慕之情,哀求父親淨身,以求得全家豐衣足食,奈何卻成為無知的犧牲品。因民國推翻滿清,廢除帝制,宮內不再招用太監,來喜的一場美夢化為泡影。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來喜這個悲劇人物的命運,記載著中國宦官制度的衰亡,也是一類人的末日悲歌。

而說起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宦官,大約產生於夏商時期。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舊唐書》說:“自書契以來,不無閽寺。”意思是自從有文字的時代,便有太監。最開始,並不稱為宦官,而是閹人,其大部分是戰爭俘虜或者罪奴。

《詩經》有一首《巷伯》,其作者便是一名宮廷太監。《毛詩序》雲:“《巷伯》,刺幽王也,寺人傷於讒,故作是詩也。巷伯,奄官兮(也)。”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少年歌行》謹仙

這裡的寺人是周朝的一個宮廷官員,他名叫孟子(此孟子非亞聖的那個孟子),因為受到小人的陷害而被宮刑,淪為服侍人的官奴太監。

因此,他寫詩諷刺周幽王聽信讒言,好賴不分,還將那個誣陷之人罵了個狗血噴頭, 說那個人心腸太狠,嘴太臭,就像一張簸箕一樣掛在天上,花言巧語來坑人!還說你以後一定要小心說話,不然誰都不會相信你了!

不僅如此,他還在詩的結尾署名,說:寺人孟子,作為此詩。凡百君子,敬而聽之。給後世展現了一個被人陷害之後憤怒非常、耿耿於懷的形象!

不過這一時期的閹人並沒有我們後世所知的那些名太監一樣留下更多的文字記載。直到一百年後,才在齊國出現了一個叫豎刁的奸臣,成為正史中記載的第一個內侍。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據《左傳·僖公十七年》記載:春秋時齊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諛事桓公,頗受寵信。

桓公卒,諸公子爭立,寺人貂等恃寵爭權,殺群吏,立公子無虧,齊國因此發生內亂。後人因為討厭寺人貂,因此蔑稱其為豎刁,或豎刀。

《史記·齊太公世家》:“冬十月乙亥,齊桓公卒。易牙入,與豎刀因內寵殺群吏,立公子無詭為君。”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因而,豎刁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奸臣宦官。注意,豎刁此人並非因罪受宮刑,而是為了向齊桓公表忠心,所以自己閹割了自己。

嘖嘖,概現實版嶽不群也,嶽不群借武功而謀五嶽劍派盟主之位,豎刁借齊王而求權柄,概同工而異途,下場可見也。

因此,齊國丞相管仲臨終前叮囑齊桓公:人情莫過愛其身者,豎刁不愛其身,豈能愛君乎?

果不其然,齊國因為豎刁而發生內亂,而豎刁也死於兵甲。

先秦以後,到了秦朝一統天下,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更為人所知的著名宦官,趙高。

當然,彼時趙高並非簡單的宦官,而是秦始皇時期的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餘年”。到此時,太監開始真正的走向政治的中心。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秦時明月》趙高

史載: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

至此,趙高成為封建歷史上權力最大的宦官之一,不僅獨攬朝政大權,還設計誅殺李斯,成為秦朝丞相。

不僅以宦官之身創造了指鹿為馬等成語,或可以說,其推動了秦朝走向急速的滅亡。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秦亡以後,到了漢朝,閹人正式獲得了自己的名字,據說天帝星座旁邊有一個拱衛的輔星,叫做“宦者”,因以此命名伺候皇帝的僕人為“宦官”或“宦者”。

需注意,在秦朝時,侍候皇帝的僕人並不全是閹人,從東漢才開始由閹人擔任這一職位。而東漢也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宦官,便是被稱作“紙神”的發明家蔡倫。

史載: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改進了造紙術,終於製成了“蔡侯紙”。紙張的改進,推動了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程序,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到了唐代高宗時期,概殿中省為中御府,以宦官為首領,即太監。

這一時期的太監是官名,並非後世我們統稱的閹人。因為“太監”是內監高官的稱呼,並非一般閹人宦官可以稱之。太監成為宦官的通稱,是明朝以後的事情。

唐朝時最著名的宦官,便是武則天與唐玄宗時期的高力士了。

此人並非以奸臣形象出現,而是一個忠臣,被稱作“千古賢宦第一人”。李隆基曾說:力士當上,我寢則穩。可見其在皇帝心中的與眾不同,史書記載,玄宗死後,高力士聽聞噩耗,吐血而亡。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宋朝時期,承襲唐制,設立內侍省,但這一時期的宦官被外戚干政所掩蓋,最著名的宦官便是狸貓換太子裡面的郭槐,和水滸傳裡面的童貫。

不過據說郭槐為文學作品中的形象,在此不作多言。而童貫北宋權宦,“六賊”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蒐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元朝記載也少,不過到了明朝,我們熟悉的宦官們就如數家珍了。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明朝朱元璋時期,吸取宦官干政的教訓,並不重用宦官,太監大多不識文字。但永樂朝開始,宦官成為重臣,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下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

鄭和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升為太監,賜姓鄭,是明朝時期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其下西洋的行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為中外歷史文化交流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明朝皇權空前膨脹,宦官制度發展到頂點,其機構的龐雜,人員的冗濫,為史上僅見。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東廠西廠,天下聞名,兩場太監,權傾朝野。不僅掌握錦衣衛督察天下,還能影響皇帝旨意,掌握生殺大權,甚至在明熹宗時期,出現了魏忠賢這樣的“九千歲”。

可謂權柄如日中天,他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不過明清時期的宦官雖然權勢滔天,但其命運依舊掌握在皇帝手中,概與這一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達到頂峰相關。

清朝前中期,因明朝宦官專權的事情,皇帝們十分反感太監干涉朝政,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出現瞭如李蓮英,小德張等名宦官,不過也只與前朝宦官的權力相差太多,不能稱之為干政了。甚至清末太監大多可憐,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的身世之悲慘,不足為外人道。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縱觀歷史,宦官制度經過了三千多年的發展,隨著封建王朝而結束。

清末這些歷史照片可以為我們展示宦官最真實的面貌,不得不說打破了不少的文學幻想。有人說太監不完美的身體導致了他們變態扭曲的內心,但私以為,身體的殘缺不能成為作惡的理由,畢竟,太史公那樣的大儒,兩千年以降,也無人可以遮蔽他的光輝。

第一個被正史記載的太監,為什麼是他?

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的起落興衰,也伴隨著宦官制度的起伏衰亡。及至皇權盛世,宦官中出現立皇帝,九千歲;待皇權末世,其也嗚呼哀哉。概所依者死,寄生蟲營養無所得也。存亡之理,興衰之變,千古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