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理論動態丨“土豬拱白菜”論與“超級工廠”及教育公平問題

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影視2022-12-09
簡介教育公平的陽光何時普照大地衡水中學模式的支持者往往聲稱,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類似衡水中學這樣的“超級中學”畢竟取得了耀眼的高考成績,這為農村學生、寒門子弟進入大學和改變命運提供了通道

大水滾滾江河滔滔是什麼意思

2021年高考(官方名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統考將在6月7日、8日兩天舉行。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8萬,比去年增加7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遲至2018年,全國範圍內的高考錄取率已超過八成。這意味著,今年參加高考的這些考生中,差不多有八成都有機會接受包括本專科在內的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雖然能進一流名校的機會在各省份依舊差別巨大。

高錄取率的背後,是我國高等教育在本世紀以來的跨越式發展。2020年,我國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為4183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54。4%。而2010年,這個數字為26。5%,2000年為12。5%,1991年為3。5%。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指高等教育在學人數與18至22歲適齡人口之比。國際上通常認為,一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屬精英教育階段,15%-50%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50%以上為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

顯而易見,新世紀以來的二十年間,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有了飛速發展和長足進步,越來越多的國民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我國已進入普及化階段。

前不久公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顯示,我國(大陸地區,下同)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0767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更直觀地講,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間,我國每100人中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口,由不足9人增加到了15人。

勢頭喜人。但一位農家子弟袒露的志趣這幾日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的軒然大波,令人不由得在高考到來之際,對已普及了的高等教育現況以及教育公平問題多幾分反思。

“土豬拱白菜”

事情源自十七歲的河北衡水中學高三學生張錫峰在安徽衛視一檔名為《超級演說家正青春》的節目上發表的演講。

這場時長為十分鐘的演講題為《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於5月30日播出。張同學的演講開始前,節目對他的介紹是:“他來自中國超級中學的巔峰——有‘高考工廠’之稱的衡水中學。今天,他將在這裡,道出萬千農村學子的心聲。”

演講中,張同學身穿衡水中學校服,講述了自己從河北東部“一個小小鄉村”走向城市,從自卑到努力奮鬥的心路歷程。

他稱,小時候,他像大多數農村孩子那樣,爬樹打滾,日子簡單卻快樂。但當地教育資源極其匱乏,“兩間屋子,三個年級”就是他當時上課的地方,“英文老師就是語文老師客串的”。到城裡後,他發現自己格格不入,體育課上分不清自己一方和對方的球門;晚上放學後,同學有私家汽車接送,自己只能走回家。

但一段時間後,“恐懼、自卑和陰霾都已散去”,他的眼裡只剩下“自信和坦蕩”:

“如今,在衡中,這個更廣闊的舞臺上,我和所有的同學一起,帶著必勝的信念向前走。我們在努力活成曾被寄予厚望的樣子。這群志同道合的人常在一起談理想,談未來,談著自己和他們的世界,我和他們開玩笑說,我就是一隻來自鄉下的‘土豬’,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裡的白菜。” 簡言之,作為一個普通人,他要“改命”。

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巨大爭議和反響的,是“土豬拱白菜”那句。張同學這句話本身的魔幻氣質、其中展露的自我激勵抑或不惜自貶以求“改命”的雄心、其農家子弟身份,加上他所就讀的衡水中學素有“高考工廠”之稱,多重因素混雜於一體,令整個事件在短短几日內迅速發酵,成為輿論焦點。

論者稱,“有人從中看到了他追逐夢想的勇氣和志氣,也有人無法忍受其話語中的攻擊性和破壞性”。

問題的核心可能在於,類似張同學這樣的農家子弟,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從而大學文憑含金量不斷降低的當下,究竟能否利用衡水中學的“超級工廠”機制順當“改命”。

作為“高考工廠”的衡水中學

衡水中學所在的河北衡水市,是河北省的一個地級市,至2019年末,下轄2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當地官方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末,衡水常住人口為448。6萬人,戶籍人口為457。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2%。可供對照的是,同期,河北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62%(依河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這一資料2020年為60。07%)。

2020年,衡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3223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100元,分別相當於同期河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86元)的8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7元)的91。7%。

衡水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於河北全省平均水平,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低於河北全省相應水平。這些關鍵指標昭示出,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在河北省是偏低的。在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級市誕生了一個具有全國性影響的“超級中學”,並非偶然。

衡水中學始建於1951年,是河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衡水市三所重點高中之一。其官網中的學校簡介(釋出於2009年)寫道:

“近年來,學校遵循‘立德樹人、全面優質、追求卓越、和諧發展’的辦學方針,大力推行素質教育,……

2005年以來,有500餘名學生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各級各類賽事中獲獎,……;有675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19名小天才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1700餘名學生考入全國重點大學……”

衡水中學的飛躍式發展始於1999年,這一年,依託于衡水中學的“公辦民助”高中滏陽中學(位於衡水市桃城區,滏陽為古縣名)成立,衡水中學“名校辦民校”的做大做強之路由此啟動。

2013年2月,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出資,與衡水中學共同組建民辦衡水第一中學,後者的官網介紹稱,其“管理、師資、招生、教育、教學均以衡水中學為依託”。自此,衡水中學形成了本部、南校區(衡水一中)、東校區(滏陽中學)的格局,民辦的衡水第一中學開始打著公辦衡水中學旗號在全國各地開辦分校。媒體的不完全統計顯示,至2017年,衡水中學與企業和地方政府合作,在全國八個省份開辦了十餘所分校(也有報道說是18所)。

2017年4月,衡水第一中學在浙江平湖市(隸屬於嘉興市)開辦分校。5月間,其違規辦學問題遭舉報,教育部要求河北省教育廳進行專項檢查。6月1日,河北省教育廳發文,指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規範甚至違規辦學招生情況,並提出若干項整改要求。隨後,石家莊、承德、廊坊等河北多地教育部門發文,限制衡水一中在當地的招生。

6月16日,衡水第一中學投資方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產公司在其官網釋出董事會宣告稱:“自2014年9月19日23時40分至今,衡水第一中學董事會從未授權個人和團體合作成立分校等事宜。所有以衡水第一中學名義對外簽署的合同、協議等所有辦學過程與經營性活動,與衡水第一中學董事會和投資方無任何關聯,衡水第一中學財務賬戶和投資方未收到任何一家學校的贊助金和加盟費。”

對此,教育學者楊東平著文質疑稱,“這些錢究竟被誰拿走了,恐怕不言而喻”。

“超級中學”的養成機制

“超級中學”並無統一定義,但依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黃曉婷等學者被廣泛引用的總結,一般具有四各方面的特徵,即:位於省會或地級市;學生規模大;壟斷當地一流生源和教師;畢業生壟斷北大清華兩所一流高效在該省份的錄取計劃。其中後兩者是“超級中學”的必要條件。

2018年,衡水中學(含衡水一中)在校生多達 13000人,河北高考狀元、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也大多出自該校。毫無疑問,該校是一所很典型的“超級中學”。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後王帥著文指出,催生“超級中學”的“名校辦民校”做法並未超出教育法律法規與政策的相關規定,但從上世紀末伊始,“名校辦民校”就存在著公辦與民辦不分、“一校兩制”的問題,實質上是公辦學校以民辦的名義辦“校中校”,是一種打著法律與政策幌子而成立的“假民辦”,而法律法規與政策對這種辦學行為是堅決禁止的。

河北省教育廳2017年6月1日發文,對衡水中學提出的三項整改要求包括:衡水中學法人代表不得代行衡水第一中學法人代表權力;衡水中學在編教師派往民辦學校任教應由衡水市教育局批准,並不得影響河北衡水中學教學活動;去除河北衡水中學官網中涉及衡水第一中學相關資訊,在涉及對外宣傳內容上不得發生河北衡水中學與衡水第一中學同時出現的情形。這從一個側面揭示了衡水中學違規辦學的真相。

但這樣的違規辦學基本上是公開的秘密。在“名校辦民校”過程中,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法規,而在縱容違規行為。教育學者楊東平的總結可以視作“超級中學”的養成機制:

“無論衡水中學還是各地新興的‘超級中學’,投資方主要是房地產企業,呈現出房地產業深度介入教育,與‘名校’捆綁發展的新特點。開發商的樓盤由此成為‘學區房’而價格大漲,開發商和‘名校’分享利益。房地產業與教育捆綁發展的背後是地方政府的行為。衡水中學‘做大做強’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援,包括優惠批地建設衡水一中等等。由於房地產業對地方財政的貢獻,地方政府熱衷於打造超級中學、拉動房地產和地方經濟發展。這對政府而言,是教育 GDP(升學率、北大清華錄取人數)和經濟 GDP 的‘雙贏’。”

可以說,傳統的公辦名校效應,加上房地產企業的加持,加上地方政府的放縱,催生了“超級中學”在一些地方的興起,“超級中學”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在新世紀獲得飛躍式發展的一個不可無視的腳註。

“超級中學”帶來了什麼

一些研究指出,超級中學在形成之初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例如,促進了我國普通高中教育規模的擴大,提高了教育投資效益,拉動了學校所在地經濟發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底層子女實現代際向上流動的機會等。

但近些年來,隨著超級中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其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郭叢斌在其領銜的最新研究中有以下精當總結。

其一,超級中學嚴重破壞區域內高中教育生態。省內少數幾所超級中學壯大後幾乎壟斷了本省大部分精英大學及一本錄取名額;而日漸沒落的縣級中學與超級中學的差距日漸擴大,甚至出現全縣無一名考生成績達到本省一本錄取分數線的極端現象。

其二,超級中學強化了高中階段的“應試教育”現象。升學率尤其是“北大清華錄取率”是超級中學的“金字招牌”。超級中學為繼續保持耀眼的高考成績,往往實施軍事化管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於重視應試技巧的傳授,而忽略了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

其三,超級中學不利於教育公平的實現。有學者透過對湖北省某市一所省級示範中學及一所普通高中的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超級中學造成了城鄉學生在高中教育的起點、過程及結果上的不公平。另有研究發現,在國內某精英大學,2005至2009年連續五年間,來自超級中學的新生中,農村戶籍學生平均比例僅為2。1%,遠低於一般中學(17。57%)。換言之,絕大部分農村戶籍學生事實上難以透過超級中學獲得精英大學錄取機會。

利用某大學2007至2017級新生資料,郭叢斌研究員領銜的團隊在其最新研究中進一步發現,近年來我國超級中學造成的教育壟斷現象較為嚴重;內地有 26 個省份都屬於中度壟斷型及以上,其中,在西部省份長期為一所高中單頭壟斷,在大部分中部和東部省份則為兩所超級中學瓜分,擁有超過三所超級中學的,主要是教育與經濟較發達或人口眾多的省份;隨著超級中學教育壟斷程度的提高,本省份高中教育質量將會顯著下降。

簡言之,超級中學的“光輝形象”,是以犧牲本省份縣級中學的發展空間、縣級中學的教育質量,進而拉低全省普通高中總體教育質量為代價的。

教育公平的陽光何時普照大地

衡水中學模式的支持者往往聲稱,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類似衡水中學這樣的“超級中學”畢竟取得了耀眼的高考成績,這為農村學生、寒門子弟進入大學和改變命運提供了通道。

但上引嚴肅研究的結論顯示,真相遠沒有這麼簡單,“超級中學”的發展壯大在教育公平和效率方面都大有商榷餘地。尤其在教育公平方面,“超級中學”最能蠱惑人心的訴求之一是要為農家子弟的“改命”提供通路,但諷刺的是,最終透過“超級中學”成功進入一流大學的,仍多非農家子弟。

張同學能“改命”嗎?希望他自比為“土豬”只是強化演講效果的戲謔之詞。不論如何,我們都祝願他和其他萬千農村學子,能在即將到來的高考和其他大考中如願以償,邁向新的人生臺階。

2010年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表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們國家的發展不僅是要搞好經濟建設,而且要推進社會的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這三者不可偏廢。集中精力發展生產,其根本目的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而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我認為,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

十多年後,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已邁上新的臺階,減貧脫困成就彪炳史冊,人民正在邁向更全面和自由的發展。

在教育領域,我們更期待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大地,不留死角。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參考資料

(僅列學報出處):

郭叢斌、徐柱柱、張首登:《超級中學:提高抑或降低各省普通高中的教育質量》,《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

楊東平、王帥:《從“衡中模式”看基礎教育治理的困境與出路》,《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王帥:《從“衡中模式”看基礎教育治理的困境與出路》,《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年第6期

黃曉婷、關可心、熊光輝、陳虎、盧曉東:《“超級中學”公平與效率的實證研究 ——以K大學為例》,《教育學術月刊》2016 年第 5 期

王麗霞:《超級中學的型別、存在問題及治理》,《教學與管理》,2016年第19期

馮幫、李紫玲:《從“超級中學”現象看城鄉子女教育公平問題——以湖北省D市為例》,《教育發展研究》2014年第2期

謝春風:《我國中小學名校巨型化傾向的理性分析》,《教育發展研究》2012年第Z2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