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B端產品設計之原型Demo設計

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表于 影視2022-12-11
簡介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原型設計中會有很多新想法,不斷的去豐富了某個主線內容,其實花費了時間還不一定最後會採納,不僅產品經理會有這種想法,設計師,開發團隊都會有,作為產品經理,一定要把握主線,懂得取捨,能夠快速實現產品價值,獲取商業價值

美國愛搜尋能上市嗎

產品原型對於每一個產品經理而言,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結合實際經驗,將從原型設計角度出發,主要闡述如何設計產品原型圖,產品原型圖包括哪些部分以及設計元件庫搭建這幾個方面闡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B端產品設計之原型Demo設計

前幾篇文章從B端產品的業務梳理、業務及流程設計角度出發,為大家分析了在設計產品之前的一些基礎工作,這些準備做好後我們原型設計也會相對來說更加順暢與清晰。本篇文章將從原型設計角度出發,主要闡述如何設計產品原型圖,產品原型圖包括哪些部分以及設計元件庫搭建這幾個方面闡述。

關於原型設計軟體,各有千秋,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或習慣選擇合適的工具,能夠呈現需求設計即可。

話不多說,開始乾貨~

一、如何設計產品原型圖

1. 將需求轉化為原型圖

在這部分我們需要把文字轉化成影象,更直觀的讓使用者感受到需求的實現,以來確定需求設計的正確性。這一環節也是大部分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

當我們根據某個需求進行原型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基於前期的流程設計,需要拆分幾個頁面去完成這個需求,每個頁面實現什麼樣的功能。這部分不再贅述,可以看上一篇文章《B端產品設計之業務設計》。

簡單來說到這一步,就是將每個頁面的需求透過各元件及互動設計進行實現。如果前面的資訊足夠多和詳細,那原型設計是非常快的。

當然,不是到這就結束了。在原型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功能設計合理性,比如這裡我是用彈窗承載資訊還是用頁面承載資訊?

別看這麼一個小的設計,都會影響開發團隊的工作量,所以產品經理在原型設計環節要思考每一步設計,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是在哪兒?多反問下自己,多思考。這樣在原型評審環節,才會有理有據,而不是簡單的丟擲一句“xxx產品也是這樣設計的”。

之前在做航空公司的一個小需求,給大家分享下。

eg:建立飛行員人員訓練計劃。

流程設計:建立訓練計劃-選擇訓練人員-下發訓練計劃-訓練結果檢視。

需求很簡單,就是一個新增計劃的需求。

按照這個流程設計,即使是統一的業務流程,各產品經理設計的原型都不一樣,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思考的點都不一樣。有些就是根本不考慮外在的條件,例如訓練計劃是否涉及線下預約會議室,人員是否有休假衝突等,有些就過度考慮了,導致什麼條件都拿來自己判斷,整個系統就很複雜,確實很細緻,但是設計週期就會很長。

最好的原型設計是可以清晰表達需求及功能點,各參與方(需求方、開發實現團隊)都可以很清楚的瞭解自己的部分。

所以原型設計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這考驗的是產品經理對於需求的把控度、原型設計合理性,能夠在為使用者更好的詮釋解決方案的同時,儘量的降低開發成本。

2、二八法則設計

結合上一篇文章《B端產品之業務設計》,基於流程與功能的設計,就能完成80%原型,功能為頁面佈局設計提供基礎,流程為互動設計提供基礎。同樣的是二八法則,產品經理根據自己前期的調研結果,比如功能架構、流程圖等進行原型設計,完成80%的原型設計以及PRD,剩下20%是需要和團隊一塊頭腦風暴,補充或調整原型,輸出最終100%的原型設計。

當然也有可能存在返工,比如UI設計發現這裡佈局緊湊調整,開發發現原先的互動方式無法實現,或實現出來與預計的結果要差,都會導致原型調整,調整不可怕,可怕的是推到重新設計,所以提到80%的原型設計輸出後就要和團隊進行溝通與澄清,降低返工率,保證產品業務設計核心不偏離。

切記,產品經理最忌諱閉門造車,埋頭苦幹設計了很久的原型,有可能在評審階段就當頭一棒。我們同樣要在設計上預留備選方案,這樣在調整的時候才不會覺得全都重新設計,如果有元件庫那麼會更快的完成調整,後面會講到~

節奏要學會自己把控,被動轉主動,才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

3. 原型設計包含的內容

(1)全域性說明

原型部分的全域性說明主要是指頁面設計規範與邏輯設計規範,保持全域性統一,該部分貫穿原型設計-UI/UE設計-開發-測試整條線。考驗的是各階段負責人的提煉能力,因為需要站在更高維度去審視自己所負責的部分。產品經理和設計師需要全域性把握頁面與互動設計規範,產品經理和開發團隊需要把握邏輯設計規範。

頁面設計規範:與互動設計師/UI設計師共同完成;這部分主要是規範設計上的尺寸大小,互動體現等。

例如警告型別彈窗,顏色大小,以及互動(倒計時2s自動消失)。

例如一級標題大小24px,二級標題大小20px等。

這一部分可以去看看各大廠出的設計規範,可以作為參考,例如優酷、餓了麼等設計規範。

邏輯設計規範:與開發團隊共同完成;這部分主要是規範通用邏輯的規則設計,相比於頁面設計規範,這部分規範要少些。

例如新使用者校驗規則,介面呼叫規則,成功返回,失敗返回/告警等 。

常用的邏輯規則可以提煉出來寫在全域性設計中,這樣就不用每一處再去強調了。

其實規範全域性設計的同時也在規範各個階段之後的參與,提高效率的同時也在規範整體的設計。

(2)功能流程設計

將前期整理的功能流程設計一併放入到原型中,便於功能原型/互動設計的時候對照流程進行設計,也便於開發團隊看原型與流程一起。

(3)原型圖設計

我看過很多產品經理本身就是追求完美的,所以原型設計耗時非常長,因為他們總想交付最好的原型圖,能夠做細緻的地方要做細緻。其實原型圖在我們這裡,我們只需要透過圖形設計實現需求表達即可。

大部分情況下留給產品經理的時間不多,即使時間較為充裕的情況,我們也會因為需求變動或其他情況導致原型設計時間緊張,常見的就是甲乙方,甲方最開始表達的確實是A,當看了原型後,可能會變成A+1,所以最終我們輸出的可能是A+N或者是A-N,其實變動都不可怕,我們只要掌握好自己的節奏即可。

關於是否高低保真根據當前的需求情況而定,大部分情況還是低保真,一是可以快速完成原型設計階段響應需求,二是留給設計師更多空間,不要限制了設計師的想象與發揮,雖然這二者間的關係也很微妙~

最後就是一直在提的設計邊界,原型設計同樣的要注重邊界感。結合上部分提到的,功能設計不要冗餘複雜,都是逐步完成的,就像我們實現代步工具,不是一開始造車輪,而是一開始可能就是各滑板車,能夠將產品或業務功能主線運轉起來才是核心。

因為我自己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原型設計中會有很多新想法,不斷的去豐富了某個主線內容,其實花費了時間還不一定最後會採納,不僅產品經理會有這種想法,設計師,開發團隊都會有,作為產品經理,一定要把握主線,懂得取捨,能夠快速實現產品價值,獲取商業價值或回報也是很重要的。

二、與PRD的結合

這算是個人設計偏好吧,我在此也與大家分享下。

在產品前3年,我的原型設計稿和PRD是分開的,在一次次和開發團隊確認需求實現的時候,發現他們大多時候要麼只看設計稿,要麼只看PRD,二者都看的人少之又少。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他們優先都會選擇更節省時間或利己的方式,但是往往PRD和設計圖是不可單獨閱讀的,需要結合起來閱讀。

當時在一個產品群裡面,也有各大佬分享自己的經驗,最後我選擇了將重要互動或說明貼在原型設計中的方式。採用該方式後,我發現和開發團隊的溝通會更順暢一些,當然也還是會存在依然只看文字或圖畫的人,但基於這樣的設計去溝通,會更快一些,包括複雜互動的說明也更加容易的溝通。

圖文結合也往往是人們最容易閱讀和接受資訊的方式。

B端產品設計之原型Demo設計

(原型設計某截圖,重要資訊已遮蔽)

三、關於元件庫的搭建

現在有很多成熟的開放設計平臺供我們參考,比如阿里的Antdesign Vue、餓了麼Element UI、騰訊的TDesgin、Clarity UI Library等平臺。這些會提供基礎的元件樣式,但大部分沒包括互動設計,但對於我們原型基礎功能的應用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說到這,作為產品經理,我個人也會經常找UI朋友要一些設計網站看看,知道當前流行的設計元素、設計風格等,對於原型設計也有一定的幫助,其實還是需要豐富自己的設計思維的。

我們有了基礎的元件庫後,可以把自己每一次大的改動或新設計的元件放在一起,不要為了節省時間放在一個畫布裡面,還是要分類,框架設計、表單設計、按鈕設計等等。

例如:常見的登陸頁面,會涉及到的,密碼輸入隱藏明文,密碼輸入錯誤彈窗、勾選登陸協議等等。另外包括表單設計、搜尋框等,這些很常用的都可以作為元件的元件庫。

我們搭建個人組件庫,是更好的幫助我們去完成原型的輸出和調整原型。一是提升我們自己的效率,二是應對一些變動也會更快響應,也就是我強調的,原型設計階段,產品經理要把握自己的節奏,不要被變動或deadline牽著走。

當然還有一點,一些複雜的不常用的元件,不經常使用或設計,不要因為頻次低而不放入元件庫中,正因為使用頻次低,所以才會忘記當初的設計方式,再去百度,也就是花了雙倍或多倍時間來完成這個元件設計。我們有自己的元件庫,就可以直接用,想要知道如何設計,根據設計邏輯就可以拆分,快速熟悉。

現在的各類平臺或工具都在搭建或規範元件平臺,不僅是方便原型設計,UI設計,開發等,都是比較快速的去實現一些基礎的需求。其實就是將N次重複的簡單的設計轉為通用可複用的設計,理念旨在更高效。

寫在最後

我知道現在好多產品經理會自嘲自己是“原型仔”,雖然有一定玩笑話在裡面,但是這一部分確實也反應了,很多時候產品經理的設計被吐槽,甲方、領導、開發團隊、甚至測試等,甚至所有人都可以吐槽產品經理的設計,別怕,也別有壓力,如果我們設計的東西都沒人吐槽,那這個產品也就不需要了我們了吧,哈哈。

放輕鬆,坦然面對就好了,壓力很多時候來源於自身。

即使是按照甲方/領導的要求來做,那麼也要有自己的思想在裡面,如果過程中不思考,慢慢就變成了原型輸出機,不要特別在意結果(比如想要設計部分都完全透過),但是該爭論的地方還是要爭論的 ,在某些點該堅持就是要堅持。我比較享受在設計過程中,大腦的靈活,自己想法或與團隊想法的碰撞,慢慢沉澱屬於自己的經驗。

好的設計一定會發光,但是有可能不是當下。

我記得在設計活動營銷平臺 ,因為某一處的設計和公司的黑帶大佬(屬於鳳毛麟角的那種開發大佬),爭論了一兩個小時,上線後可能一個月了,大佬說我當時堅持的想法是對的,我聽到當然很開心,這就是產品經理的小確幸吧。

Tag是自己定義的,從不屬於他人。

本文由 @SLJwu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