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伍慧萍:中德相互認知的交集與錯位

由 環球網 發表于 影視2022-12-23
簡介德國則調整外交和安全政策路線,改變“以接觸促轉變”的傳統外交路線,致力於在全球拓展多元化夥伴網路,並計劃出臺國家安全戰略,提升國防軍事實力,在“印太地區”展示自身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存在

錯位是什麼

金秋十月,中德迎來兩國正式建交50週年紀念日。中德關係歷經半個世紀的時代滄桑,建立起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緊密夥伴關係。在當前的時代變局下,雙邊關係再次站到關鍵的十字路口,其走向日趨複雜。其中,兩國對於三個重要問題的認知與調整動向值得著重關注:

其一,對於時代特徵的把握。中國認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德國政府也異曲同工以“時代轉折”來描述當前的時代特徵。面對時代變局,中國希望順應自身綜合實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的趨勢,以中國智慧參與地區與國際事務。德國則調整外交和安全政策路線,改變“以接觸促轉變”的傳統外交路線,致力於在全球拓展多元化夥伴網路,並計劃出臺國家安全戰略,提升國防軍事實力,在“印太地區”展示自身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存在。近期,一些德國政要頻頻公開宣稱,德國已準備好在歐洲乃至全球承擔領導責任。

其二,對於雙邊關係的看法。中國一貫強調德國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的定位,希望中德關係能夠為中歐關係發揮引領和示範效應。反觀德國和歐洲,開始對中國採取合作者、競爭對手和制度性對手的三重定位,現在尤其強調製度性對手這一方面。地緣政治因素的上升,正使得中德兩國之間的分歧逐漸增多。

其三,對於“外部依賴性”的認識。面對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和科技格局的複雜嬗變,中德兩國均著手調整獨立自主與國際合作之間的關係,並高度重視供應鏈韌性和科技自主創新的問題。中國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並在科技領域加大攻堅關鍵技術,力圖實現自主創新。反觀德國,“擺脫對外依賴性”的聲音在政界逐漸增多,日益重視在亞洲、非洲、拉美地區建立新的夥伴關係,追求多元化佈局。

隨著國際交往的大環境暗流湧動,中德關係也步入調整期。為降低對中國在原材料和供應鏈等領域的依賴,德國正著手調整經貿投資戰略,計劃設定雙向的投資審查機制。這一政策方向,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走入“放棄政治天真”和“降低依賴性”的誤區,而且在現實中也將難以為繼。恰恰是經貿領域的合作,為在當前階段穩定和深化中德關係提供了重要驅動力和堅實基礎。中國自2016年以來穩居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國的地位,今年上半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創下本世紀以來新高,絕大多數有對華業務的德國企業不願放棄中國穩定的投資環境、良好的基礎設施、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增長動力,不少德國大企業紛紛以不同方式拓展在華業務。

當前,全球性、時代性的重大挑戰層出不窮,世界各國共同面臨嚴峻發展形勢。保持中德關係行穩致遠,對於雙方應對時代挑戰均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提倡文明交流互鑑,歡迎透過和平方式處理各種國際分歧與爭端,主張中西方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都是各國基於自身國情、國民性和歷史發展的理性選擇,制度差異不應成為發展和深化雙邊關係的阻礙。而德國“新中國戰略”的基礎,不應侷限於有限合作的思路,德國希望在歐洲和全球發揮領導作用,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德國的決策者理應正視歐洲在內部團結、防務建設等方面的短板,本著堅持歐洲戰略自主的原則做強自身,避免因為過度追隨美國而陷入經濟下滑、能源供應緊張、糧食緊缺等困境,更不應將主要問題和矛盾引向所謂“對華經濟依賴”,炒作所謂“不可信”外商投資給國家安全帶來的風險。德方應當在求同存異、尊重社會制度和歷史發展道路的差異性和獨特性的前提下,不是將經貿作為政治鬥爭的新戰場,而是接受競合併存的現實,更多強調基本共識,共同尋求合作共贏的發展之道。(作者是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