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蘇彥霞:觀電影《驢得水》有感

由 府州紅文苑 發表于 影視2023-01-02
簡介在葬禮上美國慈善家說自己本想帶呂得水老師去國外云云,裝死的銅匠一下子激動地坐起,差點嚇傻美國佬慈善家

誰動了我的夢想電影觀後感

觀電影《驢得水》有感

蘇彥霞

蘇彥霞:觀電影《驢得水》有感

電影《驢得水》是一部因為一頭驢引發一場血案的極具有諷刺意義的荒誕喜劇。

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一所叫作三民小學的學校裡。這裡一位校長領導著三位老師,張一曼、裴魁山。還有周鐵男。學校地處一個偏遠的地方,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當初幾個年輕人懷揣著教書育人、教化民眾的夢想來到這裡,然而現實卻一地雞毛。因為連最起碼的生活用水都得趕著驢去二十里之外的地方去拉,更別說其他的了。經費短缺似乎是曠日恆久的話題。錢永遠是人們爭執的焦點。生活繼續下去得有錢,學校開下去同樣也離不開錢。他們為了多得一份工資,把村裡取水的驢謊報成英語老師“呂得水”,有了這筆多出來的錢,即便生活如此困頓,日子仍能簡單而快樂地繼續著。

直到有一天,一封電報打破了原有的平靜,教育部要派特派員第二天來視察並探望“呂得水”老師!人們乍聽這個訊息欣喜著、盼望著,繼而又擔心著、焦慮害怕“秘密”暴露,一出荒唐的鬧劇就此展開。

所有人都緊鑼密鼓的四處尋找可以頂替“呂得水”老師的人。恰巧校長的女兒孫佳帶回個目不識丁的銅匠。大家如獲至寶,救星一般趕緊把銅匠包裝成老師的模樣,並由孫一曼教他一兩句簡單的英語Nice to meet you如此這般以便應對。因為教育部的特派員根本就不懂得英語。他聽到銅匠胡亂唸的蒙古語時以為是英語,竟然對銅匠讚不絕口,並宣佈銅匠是教育事業家,並許諾他會爭取到美國慈善機構每月三萬塊大洋的補助,但卻要求銅匠拍張照。銅匠怕拍照而短命死活不答應,即使眾人好說歹說也不得,還是張一曼出馬“睡服”了銅匠。

歪打正著,矇混過特派員,總算沒有穿幫。人們都沾沾自喜,開心地繼續生活著。有了這筆資金,學校也煥然一新。不料好景不長,特派員又突然通知,美國的慈善家要來看望呂得水老師。大家又陷入一片慌忙應對,校長便想出呂得水老師出差的理由準備搪塞過去。當美國慈善家在特派員陪同下一到達三民小學時,卻因高原反應暈過去了。這當兒特派員下令必須讓呂得水老師出現,因為慈善家拿出的補助不止是到位的三萬塊大洋,而是足足的十萬塊大洋

!那七萬塊大洋“教育部”要挪用應付各種開支,而這其中的內幕又不能讓美國慈善家知道,必須見到呂得水統一口徑。

本來當初眾人以為這個“天才”般的謊言拯救了大家,可誰知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隨著這個謊言的不斷髮酵,所有人性的醜陋被充分展現。

原本髒兮兮的銅匠,本來心底混沌未開化。一經點撥,二經“睡服”,三經教化,陡然成精。小人得勢的嘴臉彰顯無疑。隨著事件的發展,每個人的人性在貪婪面前徹底失去了底線。

原來銅匠回去之後對張一曼念念不忘,老婆發現端倪,於是不依不饒,要個明白,帶著銅匠找上門來了。關鍵時刻張一曼挺身而出,辱罵銅匠是畜生,並說自己根本不喜歡他之類的話,銅匠備受打擊,最後不歡而散。就在眾人不知所措的時候,銅匠穿上皮草又化身呂得水老師出現了。他承諾會答應特派員的任何要求,前提是讓大家輪流辱罵張一曼到他滿意為止。備受欺辱的張一曼,自己扇自己巴掌,還得剪掉美麗的長髮。為了息事寧人,為了實現“夢想”,校長竟把張一曼的頭髮剪成亂草堆狀,張一曼深受刺激而瘋癲;因愛生恨,得不到張一曼的裴魁山趁機更是對張一曼落井下石,展開一通空前絕世的啐罵;有點熱血的周鐵男剛開始還想幫張一曼捍衛做人的最起碼尊嚴,結果被特派員指使美國慈善家的警衛開槍嚇得屁滾尿流,跪地求饒,磕頭如搗蒜。在利益和權勢面前,人性的醜惡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為了矇混過美國慈善家,特派員安排了一場呂得水老師意外死亡的葬禮。用校長的性命威脅校長女兒孫佳假扮呂得水的妻子。在葬禮上美國慈善家說自己本想帶呂得水老師去國外云云,裝死的銅匠一下子激動地坐起,差點嚇傻美國佬慈善家。最後在眾人的忽悠下,慈善家相信了死而復生的事情,準備為銅匠跟孫佳舉行婚禮。銅匠老婆衝出來大鬧現場,已經瘋癲的張一曼在混亂中撿到了一把手槍自殺,令人唏噓的是她的身邊還放著已經準備好的疊的整整齊齊嶄新的校服……一場鬧劇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這部電影對特定時期“知識分子”的認知顛覆和教育腐敗的犀利抨擊,引人深思。一群自身心底自私、貪婪、品行不端的老師卻想教化當時民眾的貪、愚、弱、私,極具諷刺意義。這群老師又和銅匠本不靠譜的“聯盟”,讓故事變得更加幽默詼諧。

無。知的虛偽者似乎忘了一個謊言的開始勢必得要用一連串的謊言來掩蓋。為了實現所謂的夢想不擇手段,而到最後劇中每個人原本美好的期待最終都被一一擊破。

這部電影從不同角度闡釋了人性的陰暗:人性,是張一曼的率性偏執,把美看得比命更重;人性,是周鐵男面對槍口時的恐懼與妥協;人性,是銅匠越來越多的欲求;人性,是孫佳越來越孱弱無力的堅持。

人性這東西其實是具有兩面性的,會在截然不同的兩面跨越的。裴魁山因愛生恨——把愛說得再冠冕堂皇,也不過是“佔有”的藉口。當佔有不遂,愛就變成了恨,頃刻化作毀滅對方的炸彈。都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正如《天道》裡丁元英說的:任何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電影中的張一曼,孫校長、周鐵男、也許都是那個時代弱勢文化造就的弱者吧。

雖然電影的揹你景距離當下百八十年,但我們每個有心的觀眾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身的影子。不信?你也看一回《驢得水》》,然後你品,仔細品。也許每個人曾經都是孫佳,然後經歷過鐵男的事情後,不小心就變成了校長、裴魁山、張一曼的樣子了。

整部電影中孫佳的所作所為,自始至終合乎天道,雖然她也替父親違背自己的純真、善良的意願,合夥演戲欺騙美國佬慈善家,但面對父親跪在她的面前,她怎能無動於衷?做出有悖常理的事,合乎情理。但她最後敢於說出真相,還原事實,她的良知沒有被完全喪失,她奔向延安、奔向自由也是讓人略感欣慰的必然結局!

縱觀中國歷史的發展,貪腐根深蒂固,宿根難除。電影中的“呂得水”這個被虛擬出來的老師,獎金十萬大洋在“教育部”那就被盤剝了七萬,落實到位的專項專款從源頭到實地比例是10:3。而“呂得水”的工資半年是1800元(法幣),除了拉水驢的必須開支以外,還得被學校的幾個老師以各種名目挪用剋扣,人人有份,包括校長,無人不貪。真的很有現實諷刺意義。不知哪位論壇大師曾說過:“中國官場的腐敗歷來很難整飭的!好比牛欄裡面圈老鼠!”上至朝庭中堂宰相,下到民間的“十品芝麻官”保長、甲長,所以一個包拯一一包青天在後世文人的筆下演繹成多種版本,而且歷經千年,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