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心理學:當你頻繁出現這3種感覺時要當心了,你可能被“下套”了

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影視2021-05-16
簡介事實上,根據機率基本原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按照計劃進行,假如你碰到了這樣的異常的情況,那麼,你應該想一想,自己已經做的事是不是被別人有意安排的,自己是不是在慢慢地走向深淵

心裡老想著掩藏事實是什麼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無論是在職場,或者是在日常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在所難免碰到一些愛耍小聰明耍心機的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明槍易藏,暗箭難防”,碰到小人時,最好是多留意,以防自己受傷。

一些職場朋友希望可以和同事保持穩定的關係,這樣可以在工作中獲得發展,這是因為當你在工作中碰到困難的時候,這些同事通常會幫助你,併成為你的得力助手,

而有一些同事則是職場中的小人,他們通常會跟你說些花言巧語。

遇到同事中的小人很正常,但我們不容易看得出什麼是小人,因此我們要提高警惕好好地辨別,不要看錯人。

有一些人,他總教你一些見不得光的方法,漸漸地,你就被潛移默化地變成人見人厭的小人。

心理學:當你頻繁出現這3種感覺時要當心了,你可能被“下套”了

還有一些職場中的小人又善於掩藏,從表面上看不出,一不小心就被別人算計了,因此我們在職場時要留意這幾種人,在職場中多留意一點,提早防範,不要被算計了!

事實上,如果你留意觀察,及時發現事情的不合常理之處,就可以輕易地拆穿對方的假面具。心理專家強調,假如你有這三種感覺,那麼就表明你被算計了。

第一,事情忽然變得意想不到的順當。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被他人下套的時候,你不一定會感覺到事事不順心,反過來,你很有可能會忽然感覺到事情變得越來越順當,好像一切都安排妥當,每一步都順利進行。

這時,很多人會以為這一連串的小成就全是他們的運氣所致。

心理學:當你頻繁出現這3種感覺時要當心了,你可能被“下套”了

事實上,這類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被稱作“樂觀者偏差”,就是指大家總是趨向於把現實太過樂觀化,以為好運總是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不幸的事總是會偏向別人。

舉例來說,那些喜歡賭錢、購買彩票的人會大大地高估自己得獎的機率,認為一切都會好起來。但事實上,購買彩票中頭獎的機率要低於被雷劈的機率。

正是由於有這樣的“樂觀者偏差”的存在,才造成有的人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感覺自己運氣非常好,少了一點懷疑。

事實上,根據機率基本原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按照計劃進行,假如你碰到了這樣的異常的情況,那麼,你應該想一想,

自己已經做的事是不是被別人有意安排的,自己是不是在慢慢地走向深淵。

心理學:當你頻繁出現這3種感覺時要當心了,你可能被“下套”了

第二,周圍的人對你愈來愈冷漠,並逐漸與你疏遠。

人際關係是最敏感的感受體,雖然在職場或日常人際交往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變成熟悉的朋友。但當有一天,你忽然發覺身邊的人對你態度冷漠,愛理不理時,你也就應該引起注意了。

舉例來說,突然間你有什麼事要找人幫忙,或僅僅簡單地想找人聊一聊,卻發覺身邊的人以自己很忙為由拒絕了你,或根本就不理睬你,說明大家都是在有心疏遠你。

歸根結底,所有的人都不會莫名其妙地疏遠你,總會有些人在背後挑唆,下套。

因此,當碰到這樣的情況時,你應該首先冷靜下來,不必過分地去尋找根本原因,而應該尋找出某個始作俑者,看一下究竟是誰在背後說你的壞話,讓周圍的人誤會了你。

心理學:當你頻繁出現這3種感覺時要當心了,你可能被“下套”了

第三,發現自己總是被否定,彷彿什麼事都沒做好。

總有一種人,他總喜歡把自己的自信心建立在對別人的否定和打壓上,並從這當中獲得快樂。心理學上,把這樣的人稱之為“指責型人格”,無論你幹什麼,他們總會找到你的行為有缺陷,隨後趁機斥責你。

即便你沒有,他們也會找到其他的原因來否定你。

因此,如果你忽然感覺到無論做什麼事情全是錯的時候,很可能就是碰到了具有“指責型人格”的人,他們使你感覺自己很糟糕,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降低了你的自信,你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避開這些人。

心理學:當你頻繁出現這3種感覺時要當心了,你可能被“下套”了

另外還有一種人,我們也要提高警惕——他們在工作中總向領導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條件,希望領導能照辦。

他們在工作中喜歡渾水摸魚,喜歡在領導面前發牢騷,當領導給他提高薪水時,他們反倒覺得領導沒滿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對這些貪心,不知足,甚至是喜歡給他人設定障礙的小人,一定不要對他們有太多的交往!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Chartrand, T。 L。; Bargh, J。 A。 (1999)。 The chameleon effect: The perception-behavior link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6): 8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