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橫流的社會,專注和純粹更容易快樂

由 心理諮詢師嘉蘭 發表于 影視2023-01-30
簡介02與之類似的還有《更多的人死於心碎》中的舅舅貝恩

多少人死於心碎

國慶期間,沒有出去旅遊,而是選擇了追劇和讀書。

讓我印象頗深的是《路西法》和《更多的人死於心碎》。

01

路西法原本是天使,後來被罰去掌管地獄,專懲有罪之人。

經常與黑暗和罪惡打交道的路西法能看透人內心最深處的慾望,且手段了得,也因此變成了世人眼中的大魔王和象徵著罪惡的撒旦。

這位無聊的地獄之王在王座上過得一點也不開心,為了尋求刺激和反叛上帝,他來到了紙醉金迷的洛杉磯,成為了酒吧老闆。

盡情地放縱慾望、享受人間燈紅酒綠的路西法遇到了美女警探克洛伊,原本無所不能、擁有不死之身的大魔王卻在遇見愛情後變得脆弱,只要跟克洛伊在一起,他就變成了容易受傷的肉體凡胎。

看來,

愛情真的會讓人受傷,不論你是誰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橫流的社會,專注和純粹更容易快樂

02

與之類似的還有《更多的人死於心碎》中的舅舅貝恩。

在諾貝爾獎得主索爾·貝婁筆下,貝恩是一位天才植物學家,作為一名俄羅斯猶太人,貝恩身材高大,學識淵博,藍眼睛看人時專注、純粹,

在專業領域內,他出類拔萃,聲名顯赫

但在其它領域,貝恩並不擅長,比如人情世故和愛情

貝恩是一個親情觀念很重的人,所以小時候的他會跑到姐姐的床上,卻被大他十歲的姐姐誤會並甩了他二十個個耳光。

貝恩在精通人情世故的人看來,是呆萌的,蠢笨的。比如在他風流多情、到處拈花惹草的姐夫魯迪眼裡,貝恩就是一個蠢蛋科學家,他會對貝恩的各種姿態進行滑稽模仿,並對他在女人方面的失敗嗤之以鼻。

畢竟在海王魯迪眼裡,結交女人和逢場作戲並不是什麼難事,即便在父親的葬禮剛剛結束,他也能迅速勾搭上女店員,並與之眉來眼去。

魯迪就是有這種天賦,讓女人無法拒絕。他法語流利,能聊很多方面的話題,他舞技高超,且某方面的能力超群,只要他對一個女人張開雙臂,就能讓她有回家的感覺,女人在遇到他之後,就和過去再也不一樣了。

他還結交各界名流,在慾望的世界裡得心應手。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橫流的社會,專注和純粹更容易快樂

03

而貝恩就不同了。

在感情的世界裡,他猶如一個純真的孩童,他渴望純粹的愛情和家庭的溫暖。

對待第一任妻子,他寵愛有加,也從來沒有騙過她。在她還活著的時候,他用情專一,甚至不朝別的女孩子看,在她死之後,他開始繞著世界跑,印度的森林、中國的山脈、巴西的雨林,還有南極。

也許他是用這種方式來排遣寂寞和消耗過剩的“力比多”。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橫流的社會,專注和純粹更容易快樂

04

心理大家弗洛伊德用“力比多”來表述人的X慾望和本能,他認為,力比多是人的能量和動力來源。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大多數人的動機源自本我,那裡潛伏著我們必須控制的基本慾望:生本能(厄洛斯代表的情愛慾望)和死本能(侵略性或破壞性的衝動)。

弗洛伊德說,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要麼是基於這兩種衝動中的一種,要麼是大腦用來控制這些危險慾望的無意識手段。

就像壓力不斷增大的鍋爐,我們需要一個合適的出口來釋放不斷增加的X衝動和攻擊X衝動。

於是,有人變成海王,從一張床滾到另一張床;有人化身暴徒,用暴力來獲取慾望的滿足;也有人投身於創造性的工作,緩解部分壓力。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橫流的社會,專注和純粹更容易快樂

05

貝恩無疑屬於後者。

但他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在貝恩死了老婆之後,一位女性鄰居在晚上敲開了他的家門,以換燈泡為由,把貝恩騙進了家裡,並順勢關了燈投進了貝恩懷裡,還滾到了床上。貝恩並不善於拒絕。

事後,他悔恨不已,選擇逃得遠遠的。

因為對於那種需求很多,很有壓迫性的女人,他是應付不來的。

與貝恩有關係的第三個女人叫卡羅琳,是一個百貨公司的女繼承人,貝恩是在參加學術會議後去波多黎各的海灘上散心時遇見她的,那個海灘也是適合男女亂X的所在。

卡羅琳妝容精緻,見多識廣,酗酒,嗑藥,與演藝圈交友甚廣,人際關係複雜。她厭倦了強悍的男人,想要安定下來。貝恩成為了她的目標人物,因為他足夠安全,又是體面的大學教授。

在她帶著律師起草好的婚前協議準備嫁給貝恩時,貝恩又逃跑了,這次他去了日本,與一位著名的植物學教授會面。

舅舅貝恩的第四任是一位小她三十多歲的漂亮女博士,沒結過婚,法語很好,與貝恩結婚前她善解人意,擅長傾聽,但結婚後卻變得任性、做作、暴躁。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橫流的社會,專注和純粹更容易快樂

06

在貝恩聰明又坦誠的侄子肯尼斯看來,這位漂亮的女博士完全是打著寫論文的幌子來接近舅舅的,社交探索才是她真正的意圖,畢竟舅舅當時在學術界的名聲和地位是非常有價值的。

肯尼斯非常喜歡和崇拜舅舅貝恩,相比花心的父親和疏離的母親,他更願意追隨舅舅,且與舅舅感情深厚,互相引為親密的夥伴和知己。

作者借肯尼斯之口,描述了一位天才植物學家貝恩,他沉浸在科研的世界裡,無心攀附權貴;他更渴望幸福,卻在情愛的追逐、算計和騙局中吃盡苦頭;他不甘忍受,更不會沉淪,而是感嘆:更多的人死於心碎。當發現婚後生活面目全非時,他便乾脆隨科考隊去了北極,選擇跟植物待在一起。

在慾望橫流的社會,也許專注和純粹才是獲取快樂的唯一方式。

作者貝婁的人生和婚姻經歷與貝恩高度相似,所以有人認為《更多的人死於心碎》更像是一部自傳。貝婁筆下的主人公基本上是猶太大學教授,也就是他自己。

如果說《更多的人死於心碎》是一部知識分子在慾望社會的掙扎實錄,那麼對某些人來說,

沉浸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才更容易快樂和成功。

對貝婁來說,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就是證明。

《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橫流的社會,專注和純粹更容易快樂

【包郵】更多的人死於心碎(在慾望社會里低慾望地活著,反而活得更舒展、更快樂。)讀客彩條文庫 外國小說

¥

44

京東

購買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心理諮詢師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