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走進黎族|文化名家走進海南“黎家第一村”聽七旬黎族阿公講述“船型屋”的故事

由 北青網 發表于 影視2023-01-31
簡介記者 李昊 攝10月2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採風團來到被稱作“黎家第一村”的海南五指山市初保村

什麼叫船型領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26日訊息(記者 韓星)用茅草搭建起屋頂,木板或者泥土製成牆,形似一艘倒扣的木船,這樣的“船型屋”是海南黎族群眾世代居住的房屋。千百年來,黎族在這個因海而生、隨形就勢的古老房屋裡詩意棲居。10月2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採風團來到位於海南五指山市的初保村,這裡被稱作“黎家第一村”,是目前僅存保留完好的“黎族幹欄建築生態自然村”。

走進黎族|文化名家走進海南“黎家第一村”聽七旬黎族阿公講述“船型屋”的故事

10月2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採風團來到被稱作“黎家第一村”的海南五指山市初保村。記者 李昊 攝

剛下車,文化名家們就被眼前的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茅草屋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村口的穀倉極具特色,茅草做頂,木板為牆,外形看上去似一艘倒扣的木船,這就是“船型屋”。

走進黎族|文化名家走進海南“黎家第一村”聽七旬黎族阿公講述“船型屋”的故事

10月2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採風團來到被稱作“黎家第一村”的海南五指山市初保村。記者 李昊 攝

走進黎族|文化名家走進海南“黎家第一村”聽七旬黎族阿公講述“船型屋”的故事

10月2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採風團來到被稱作“黎家第一村”的海南五指山市初保村。記者 李昊 攝

向村中走去,“黎族幹欄建築生態自然村”代表性傳承人王仁達老人已在自家船型屋中等候多時。老人家用僅會的幾句普通話,笑盈盈地歡迎大家進屋參觀,還用黎語方言向採風團介紹著房子的情況。茅草屋頂是如何編織的,支撐房屋的木材是怎麼割鋸的,王阿公將自己知道的傳統技藝一一解釋給大家聽。

王阿公今年79歲,雖然整村已經搬遷至不遠處的初保新村,但他每天都會回到老村,在自家屋中接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王阿公習慣用黎語自稱村子為“德什龍”,意思是“在大水田的上面”。從高空俯瞰,初保老村位於山谷邊,一條小河從谷底慢慢淌過,山上瀑布奔流而下。在河流上方,是梯田和穿村而過的公路。再往上,幾排船型屋依山而建,呈階梯狀分佈,大多數屋頂為灰色,那是茅草放久後的顏色。

隨著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清單,“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神秘黎鄉,有望走向更廣闊的世界,作為黎族獨特文化的重要載體,黎族村落和傳統民居正在吸引更多關注的目光。

走進黎族|文化名家走進海南“黎家第一村”聽七旬黎族阿公講述“船型屋”的故事

10月2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採風團來到被稱作“黎家第一村”的海南五指山市初保村。記者 李昊 攝

走進黎族|文化名家走進海南“黎家第一村”聽七旬黎族阿公講述“船型屋”的故事

10月26日,“走進黎族”文化名家採風團來到被稱作“黎家第一村”的海南五指山市初保村。記者 李昊 攝

“船型屋的這種原始感,在當代審美中非常獨特。”詩人馮晏曾深入數十個國家旅行,見過印第安人、澳大利亞土著民居住的木屋,這是她第一次見到船型屋,頂部的茅草材料一直披到離地不足一米的地方,但走進房屋又另有一番天地,“作為黎族文化的經典符號,船型屋值得大家來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