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畝產達746.2公斤!2022年北京小麥單產刷新歷史紀錄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影視2023-02-01
簡介同時,為積極應對拉尼娜影響,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提出“分類施策,應變管理”的科學澆灌越冬水和冬季兩次鎮壓技術,該農場在11月25日每畝澆灌越冬水40方,在12月中旬和2月底先後兩次實施鎮壓,為小麥安全越冬提供了保障,小麥帶綠葉活動返青期群體

現在的小麥畝產多少斤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6月24日,經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專家組認定,位於房山區竇店鎮竇店村十二農場5。07畝小麥實收畝產達到746。2公斤,再次重新整理了北京市小麥單產紀錄。

據介紹,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組織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單位相關專家,對在房山區建立的小麥高產攻關田進行現場實收測產。專家組嚴格按照農業農村部小麥實產驗收辦法,經過收穫面積丈量、收割機查驗清倉、機械收穫脫粒和稱量,籽粒含水量測定,扣除水分和雜質後,得出高產攻關田畝產。

據瞭解,在我國北部冬麥區最北邊緣的北京地區獲得如此高的產量,主要歸功於天幫忙,人努力,政策足,服務周。為了實現產量突破,市區農業技術推广部門與在京科研院校專家加強聯合,共同開展高產攻關,最佳化主推技術和種植模式。從技術上主要抓了五個環節,實施了“五補兩保三促兩防”為核心的12項關鍵技術。

具體而言,去年秋播罕見的秋汛造成北京小麥大面積晚播,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及時提出“五補”技術,彌補晚播造成的不利影響,一是搶時補晚,及時收穫玉米,搶時播種小麥,爭取儘早播種出苗;二是以細補晚,精細整地,適當淺播爭取一播全苗;三是以肥補晚,底肥多施磷肥增強根系功能;四是以密補晚,增加播種量,保證足夠的基本苗;五是以種補晚,精選種子並拌種。高產地塊播期為10月3日,畝播種量38斤,底肥40公斤,其中磷肥(五氧化二磷)8。6公斤,全面落實“五補”技術,為高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同時,為積極應對拉尼娜影響,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提出“分類施策,應變管理”的科學澆灌越冬水和冬季兩次鎮壓技術,該農場在11月25日每畝澆灌越冬水40方,在12月中旬和2月底先後兩次實施鎮壓,為小麥安全越冬提供了保障,小麥帶綠葉活動返青期群體較冬前增加8%。

不僅如此,針對晚播麥比例高,弱苗比例大的苗情,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提出春季“以促為主、分類施策”的肥水管理原則。該農場在返青-起身、拔節、抽穗-揚花等三個關鍵生育期,連續三次進行肥水管理,促進分櫱生長,增加穗數,拔節期大莖數78萬/畝,實現了苗情轉化升級。

並且,在防治降低病蟲草害影響方面,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在起身期結合化學除草實施第一次一噴三防,將除草劑、殺菌劑和葉面肥或生長調節劑一起噴施,起到除草、防病和控旺促長的綜合作用。在小麥灌漿期結合蚜蟲防治,實施第二次一噴三防,將殺蟲劑、殺菌劑和葉面肥一起噴施,起到了防蟲、防病、防早衰,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粒重的綜合目的。

此外,竇店村透過種養結合,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採用噴灌水肥一體化,促進肥料吸收利用,提高水肥利用率,更好滿足小麥的養分需求。

在抓好技術驅動的同時,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先後出臺《2022年促進糧食蔬菜生豬生產管理工作意見》等多項工作意見、管理辦法、實施方案等,落實黨政同責,加強行政督導力度,推動各項管理技術的落實落地。

針對晚播小麥佔比大、苗情弱的現狀,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動“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一噴三防”等相關惠農政策落實,及時出臺小麥一次性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時,積極組織農機合作社、植保專業服務隊等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農機作業、植保防治、統種統收,促進技術及時有效落地。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成立小麥專家服務組,建立微信服務群,先後透過專家把脈、專題培訓、“雲端問診”、田間課堂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技術指導服務,促進各項技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