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值得借鑑!

由 新疆女聲 發表于 影視2023-02-04
簡介我們常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

家長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值得借鑑!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值得借鑑!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建議老師轉給家長,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這是困擾不少父母的難題。

這一時期,這些半大的孩子們從身體到心理都在急劇發生變化,渴望成人,但其閱歷和成熟度又侷限著他們的成長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們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但如果指導不當,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傷害。

這篇文章從腦科學、心理學的角度對青春期孩子的行為進行比較通俗的講解,文末附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技巧,一起來看吧。

青春期可能要到30歲才能結束

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

我們常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

大腦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額葉皮質,它差不多就是在我們額頭後面的部分。前額葉負責判斷、邏輯推理、行為的執行、控制衝動等。可偏偏這麼重要的一個部位,卻是我們整個人體發展最慢的一個部分。

1988年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平均年齡22歲左右,人類的前額葉可以發展好差不多80%的功能。近有的研究指出平均年齡延後到了30歲左右。

所以,不要動不動指責孩子是個“壞”孩子,青春期的大腦其實和我們成人的大腦是不一樣的,因為前額葉沒有長好,讓青少年具備了做事不專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緒化等缺點,這是受生理發展局限的。

不要認為孩子平時的一些叛逆行為是有意跟你過不去,甚至認為是思想品德問題,充分認識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個正常的心理特徵,這樣就不會貿然批評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面臨巨大的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另一方面孩子會面臨很多智力上的挑戰,這個時期成功失敗的對比特別鮮明,對於ta的衝擊也特別大,孩子開始真正的在很多社會功能上、從周圍的人際認同上開始找自己的位置,學業上的挫折會很大影響ta對自己的評價,而且心理上出現一個兩級分化的心態,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很多青春期的問題都被表面的學習和遊戲問題所掩蓋,其實可以從孩子的人際關係和日常生活,以及他對一些事情的態度上感受到ta的變化。

青春期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年輕人的叛逆有其令人欣喜之處,這亦可能是一個人成熟的必經之路。因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源於自我獨立意識的發展。

心理學上有一個“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即當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時,戀愛雙方的情感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

對青少年而言,他們的許多叛逆表現,恰恰和“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相關。

其實不僅青少年,不僅愛情這樣,人性本身就如此,越是禁忌的東西,我們便越發地想嘗試一下。

對於那些叛逆的青少年來說,他們之所以去做某些事,本來並不一定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有人禁止他們去做。

反之,如果一個叛逆的學生覺得自己的想法、做法沒有引起成人的更多關注和反對,人們表現出理解和認可,那麼做起來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了,叛逆的問題可能也因此而解決了。

神經語言程式學認為,行為背後總存在正面動機,是趨利?還是避害?很是值得探討。一個在課堂上總是趴桌睡覺或是接話搗亂違反紀律的孩子,一個總喜歡在衣著服飾或行為方式上標新立異的孩子,他們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是什麼?

如果我們只是看到學生的錯誤行為,忽視或否定了背後的正面動機,甚至給錯誤的行為貼上負面的人格標籤,那麼就會激發學生的抗拒心理,造成越溝通矛盾越深、越處理問題越多的局面。

如果透過積極思維找出學生的正面動機,然後因勢利導,當學生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被肯定、被接受之後,他會有一種被看到、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覺。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值得借鑑!

螢幕時代的親子關係有更多挑戰

00後跟90後的一個特別大的區別在於現實與虛幻世界的邊界不同。

00後由於缺乏了很多與現實世界的連結,不少孩子會在面對構建真實關係的時候遇到問題。

比如現在的孩子很少知道去郵局寄信是怎麼回事兒、很少去菜場,可能買東西也都是透過淘寶、京東等電商渠道。在他生活最初的十幾年裡,如果他多數都是在網路這樣的虛擬世界裡處事,可能會與許多現實的東西失去聯絡。

想象一下,當他進入大學和同學一起住宿舍,當他開始要談戀愛,開始要走入公司去面試,開始面對很多人生真實抉擇的時候,他就會非常的不知所措。

我們說放下手機很重要,它不僅是一個為了親子關係而親子關係的舉動,更是幫助每個人可以真的和真實世界產生連線的一個動作。

帶孩子到大自然裡走一走,哪怕只是在小區裡散個步,在家裡教孩子做頓番茄炒蛋,它也是一個很真實的連線。

在現今的育兒環境中,這種真實的、脫離虛擬世界的體驗,某種程度上已經需要我們刻意去營造了。

在認知層面,我們的孩子要學會在這樣一個網路世界裡生存,但在情感層面,每個人生而為人就像要空氣要水要食物一樣,也需要擁有高質量的關係。而這個高質量的關係不單單是親密關係,它還包括和自然的關係,與文學和哲學和很多真實體驗的關係。

大多數人很多時候是在追逐一個分數,追逐一個結果,但是“關係”這個非常動態變化的抽象的東西,它對一個人來說具有生存級別的重要性。

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要怎麼做?

要想與青春期孩子建立高質量的關係,父母牢記以下兩句話:

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這句話是一位心理治療師所說的,就是

孩子不來求你幫忙,你不要主動問“你要不要這要不要那個”,但是當他有求於你的時候一定要有迴應。不一定是有求必助,但是有求必應。

對於理想化的親子關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有句話叫

“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含敵意的堅決”。

“不含誘惑的深情”是指,如果我今天對你好是因為我希望你明天可以去上這個興趣班、參加那個比賽之類,這樣的情感就是帶有誘惑性的。

父母是真的要去看見孩子、關心孩子、理解孩子,而不是在關心的背後隱藏很多控制和誘惑。

“不含敵意的堅決”就是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比如前額葉沒發展好的時候,難免會做很多可能在我們看來很不可理喻的事情

,我們應當邊界清晰地與他們溝通、溫和而堅定地制止,而不是藉機去羞辱貶低否定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吼孩子和打孩子的背後往往也意味著,爸爸媽媽自己的情感心智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顧。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值得借鑑!

12條給父母的溝通建議

1. 給予他個人空間。

被過分管束的孩子會喪失自我調適的機會,往往會很木訥。

2. 跟孩子說一些沒用的話,

可以聊八卦也可以玩遊戲,時間久了,他就什麼都願意跟你說。如果你跟他聊的都是有用的,他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多有用的跟你聊。

3. 平視他的獨立意識。

孩子希望自身得到認同,希望家長與他平等相處,家長要在朋友和家長的角色之間合理轉換。

4. 承認他對。

孩子在這一階段渴望得到認同,家長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也許他們的某些想法就是他未來的想法。

5。 青春期孩子情緒起伏比較大,所以

談話一定要注意時間場合,注意技巧,

學會察言觀色,有時正話反說效果會更好。

6。 在孩子面前不要扮演全知全能的父母角色,

適當地裝傻,不講究權威,溝通時培養孩子的尊嚴。

7。 對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表現出興趣以至於欣賞,

切莫用自己的價值喜惡來評斷孩子的鑑賞力。

要知道,孩子會對父母的價值判斷非常敏感,父母反對他所喜歡的,他會感到焦慮和衝突,容易和父母抬槓。

8. 不輕易否定孩子間的友誼。

9. 給點陽光。

對孩子,表揚和鼓勵的作用永遠大於批評,孩子往往會朝著鼓勵的方向成長。

10. 當孩子表現出對外表身材的過度在意和焦慮時,

家長要了解其中原因,認真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困惑和壓力,不要否定他們內心的真實感覺。家長還需要解釋,娛樂明星的完美形象大多是透過“後期加工”得到的,這種形象並非平均人應該達到的標準。

11. 適度冒險。

沒有過冒險的經歷,不會知道冒險有時是人生的需要,也不會具備避險避害的能力。

12. 孩子成長是一個慢的過程,

所有人都應該接受這個觀點,把心放寬一點,把要求放低一點,我們會發現孩子其實很可愛。孩子叛逆是需要生活教他們成長。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12條溝通技巧值得借鑑!

:人民教育綜合自“爸爸真棒”(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嚴藝家的一次論壇講話)、“簡單心理”《什麼才是與青春期兒童的相處的正確之道》、人民教育每週一問

編輯:馬欣雨

宣告: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和音影片均來源於網路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