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由 我是土豆白 發表于 音樂2021-07-09
簡介哈桑是父親正直的一半,在輪迴中真摯守護“我騙過你嗎,阿米爾少爺

阿塞夫對哈桑做了什麼

“許多年過去了,人們說陳年舊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終於明白這是錯的,因為往事會自行爬上來。”

如何判斷一本書好不好,最重要的就要看我們讀完後夠不夠震驚心靈。

《追風箏的人》就是這樣一本書,

書中的溫情與殘酷、美麗與苦難,

讓在閱讀過程中多次停下來反覆冷靜,也多次流下鱷魚的眼淚。這本書

以寫實的筆法,向我們展示了真實的阿富汗生活,以及跨度長達半個世紀的心靈成長史,勾勒出了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起來令人蕩氣迴腸。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美國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暢銷書。

全書

圍繞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展開,殘忍而又美麗。

情同手足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桑,在一場風箏比賽後,哈桑為了保護阿米爾的風箏被人侵犯,而阿米爾選擇了逃跑。由於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和痛苦,於是阿米爾逼走了哈桑,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多年後,中年的阿米爾決定贖罪,再度踏上遠離了二十六年的故鄉,救回當年好友的孩子——索拉博。

在卡勒德·胡賽尼的筆下,整個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敘述不拖泥帶水,心理描寫和景色的渲染也恰到好處。

他不是強制煽情,也不是刻意營造悲劇,而是

用一個又一個高潮和令人震驚的情節,讓你彷彿看到了阿富汗的街道和孤兒院,彷彿看到了一起追風箏的哈桑與阿米爾。

從兒時的過錯到成年回到家鄉尋找救贖;

從開始的懦弱到拯救索拉博時候的勇敢;

從被無私的愛守護到傾盡一生守護他人。

這其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那麼的讓人相信:

原來人生所謂的救贖,註定是一場輪迴。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阿米爾與哈桑,喝著同樣乳汁長大的兄弟,卻擁有不同結局

“哈桑跟我喝過同樣的乳汁。我們在同一個院子裡的同一片草坪上邁出第一步。還有,在同一個屋頂下,我們說出第一個字。我說的是‘爸爸’。他說的是‘阿米爾’。我的名字。”

在阿米爾和哈桑小的時候,就曾經多次聽人說起他們是喝著同樣乳汁長大的事情。

因為在阿富汗,喝過同樣乳汁的人,就是親兄弟。

阿米爾的母親因為難產去世,哈桑的母親生下他後拋夫棄子。於是,

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因為相同的遭遇讓他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夥伴,也讓他們的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

他們一起學習如何在騎腳踏車的時候放開雙手,一起用硬紙箱製成功能齊備的相機,一起在整個冬天放風箏、追風箏。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但是,

階級又讓他們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

到了夜晚阿米爾回到的是那個燈火通明的高貴的家,而阿米爾回到的是城堡邊的屬於低等人的小木屋。

他們

一個是主人,一個是僕人,阿米爾是普什圖人,哈桑是哈扎拉人,阿米爾是遜尼派,哈桑是什葉派,這些固化的階級觀念成了他們心中無法改變的一堵銅牆鐵壁。

儘管他們整日在一起玩耍,儘管他們喝過同樣的乳汁,但

因為這些看似合理的階級分化,阿米爾也開始被洗腦。

他深知哈桑的低賤身份,雖然心裡把他當做好朋友、好兄弟。但是,每逢爸爸的朋友帶著他們的孩子來拜訪,阿米爾玩遊戲的時候從來沒喊上哈桑,

阿米爾只有在身邊沒有其他人的時候才和哈桑玩耍。

所以,在哈桑為了給他追風箏被侵犯的時候,阿米爾在內心給出了合理化的理由。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免費的?為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是我必須宰割的羔羊。這是個公平的代價嗎?我還來不及抑止,答案就從意識中冒出來:他只是個哈扎拉人,不是嗎?”

在哈桑被人侵犯後,阿米爾受不了良心的譴責,找機會栽贓哈桑偷東西使得哈桑一家人離開,斷了聯絡。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從此,這樣曾經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好兄弟,卻迎來了不同的結局。

阿米爾隨父親逃亡美國定居,

成為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小說家。他出版了小說,迎娶了美嬌妻,買了大房子,遠離了戰火紛飛,擁

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和安定的生活。

哈桑仍舊守著故土,

娶了一個和自己一樣血統的女子,有了自己的孩子。雖然周圍戰火紛飛,但也平淡又快樂。然而,他們作為哈扎拉人卻

遭受了塔利班的屠殺。

這樣強烈的反差個對比之下是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喝著同樣乳汁長大的兩個孩子,身體裡流著同樣的血液,卻是如此不同的結局。只因為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

命運就被階級身份的標籤所分隔開來。

在哈桑死後,阿米爾在拉辛汗的召喚下回到故土,才知道

原來他和哈桑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然而,同樣是父親的兒子,卻

是父親的兩面。

一個一生活在贖罪之下,一個一生都在用愛發電。

一個本該贖罪的人在國外風聲過得水起,一個真誠善良的人卻在黑暗中踽踽獨行。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哈桑是父親正直的一半,在輪迴中真摯守護

“我騙過你嗎,阿米爾少爺?”

剎那間我決定跟他開開玩笑:“我不知道。你會騙我嗎?”

“我寧願吃泥巴也不騙你。”他帶著憤憤的表情說。

哈桑的身上似乎是集結了世界上所有的美好品質。

就像他和阿米爾的父親一樣,不畏懼世界的規則,不畏懼強權,熱心幫助他人,有一顆正直純淨的心靈。最關鍵的就是——

他的一生都在守護著阿米爾。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在面對阿塞夫的暴力威脅時,哈桑用彈弓對著阿塞夫,從他手上救下了阿米爾;為了給阿米爾追風箏,被伺機報復的阿塞夫堵在牆角侵犯,卻隱忍不發;一直嘗試挽回他的阿米爾的關係,一直不停地認錯,即使他什麼也沒有做錯。

在被阿米爾誣陷偷竊的時候,他選擇扛下罪行,跟著父親離開莊園。但心裡一直惦記著阿米爾,多年來一直打聽著阿米爾的生活,一直對兒子索拉博說:

“阿米爾少爺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

甚至在拉辛汗請求他為阿米爾看管房屋時他也不假思索地答應,卻仍舊只是住進後院的那間破屋子。

這是他對阿米爾的尊重,對於他們友情的尊重。

“阿米爾少爺會怎麼想呢?”他對我說,“要是戰爭結束,有朝一日阿米爾少爺回來,發現我鳩佔鵲巢,他會怎麼想?”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他一生都在守護著阿米爾,守護他心中的那個少年,他心甘情願地為阿米爾做任何事情,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輪迴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東西,即使哈桑不在人世,這份守護也不曾消失。

當年

哈桑為了在阿塞夫手中救下阿米爾,用彈弓威脅要打掉阿塞夫的左眼。

多年後,在阿米爾再次遇到當年的宿敵甚至被打倒不成人形的時候。

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那個性子跟他爸爸毫無二致的孩子,也再一次將彈弓瞄準阿塞夫的臉,並且實現了多年前的承諾,打瞎了阿塞夫的左眼。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為你,千千萬萬遍。”

冥冥之中,哈桑一直都有在守護阿米爾,

即使那個說過承諾的人已經不在人世。

這一切與民族、宗教和等級等全部無關。雖然他是哈扎拉人,是什葉派,是奴僕,沒有金錢地位,沒有接受文化的機會,可是他勤勞勇敢、忠誠正直。

在輪迴中堅守諾言,真摯守護。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阿米爾是父親陰暗的一半,在輪迴中找到救贖

“一個不能保護自己的男孩,長大之後什麼東西都保護不了。”

作為被守護的物件——

阿米爾,他則是社會承認的一半,他是父親體面之下的那一半。

他父親所繼承的財富,以及隨之而來的犯罪免受刑罰的特權,統統都屬於阿米爾的。

但是他卻得不到他最想要的東西——父親的愛。

沒有母親的阿米爾,長期生活在等待愛的家裡,看著父親對一個僕人的兒子那樣好,看著父親對自己的疏遠……

所以,

他對待哈桑的情感是複雜的。

於是,在鬼迷心竅之下做了一個悔恨終身的選擇。在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侵犯的時候,他選擇了逃跑。

這個錯誤的選擇,使得阿米爾陷入了長達二十六年的自責。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我可以衝進小巷,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他過去無數次為我挺身而出那樣——接受一切可能發生在我身上的後果。或者我可以跑開。結果,我跑開了。”

最終,

哈桑成為了他討好父親的犧牲品。

正如武志紅曾經在他的書評中說過的,阿米爾在一開始就只是把哈桑當做了

“愛的炮灰”。

阿米爾變成了哈桑夢中的鬼怪,抓住哈桑的腳踝,將他拉進暗無天日的湖底,也將自己拉進了萬劫不復的黑暗之中。

而作者

卡勒德·胡賽尼用巧妙的情節安排給了阿米爾一個贖罪的機會,

哈桑在塔利班的槍口下死去,但另一個哈桑還活著,與當年一樣受著同樣的侮辱。

“來吧。這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在拉辛汗的電話中,因為這句話,阿米爾踏上了救贖之旅。

這次,阿米爾選擇挺身而出,去找塔利班頭領談判。面對當年的仇人阿塞夫,面對受著同樣屈辱的哈桑的兒子索拉博,面對如恐怖分子一般的對手,他一開始是害怕的。他瑟瑟發抖,他差點嚇尿,但是

他堅持到最後的對決,終於在暴力中得到了救贖的快感。

“自1975年冬天以來,我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我大笑,因為我知道,在我大腦深處某個隱蔽的角落,我甚至一直在期待這樣的事情……後來才知道——但心病已愈。終於痊癒了,我大笑。”

他彷彿回到了讓他夢魘的那天,在那個轉角的小巷子。這次,

他挺身而出去救哈桑的化身索拉博,雖然換來的是拳打腳踢,但是他卻在這一天得到了救贖。

原來,

一切的罪惡與救贖都是一個又一個的輪迴。

這一次,雪地裡不會再留下哈桑暗紅的血跡,那是曾經屈辱的象徵,是他們友誼割離的傷痕。這一次,雪地中將會留下他英勇傷痕下淌出的汩汩熱血,那是他們友誼長存的沸騰模樣。

現在,終於脫離了夢魘,

走出了罪惡與愧疚,換做他守護心中的那片光……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我的一生,早在1975年冬天之前,回溯到那個會唱歌的哈扎拉女人還在哺乳我的時候,種種謊言、背叛和秘密,就已經開始輪迴……那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他說。一條終結輪迴的路。”

從整體上來看,

《追風箏的人》無疑是一本關於在輪迴中獲得救贖的書。

很多人說這本書是卡勒德·胡賽尼的自傳體小說。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如是說,但是書中的許多經歷都可以在他的人生中尋到端倪,他也曾經說過:

“ 我向來只為一個讀者寫作,我自己。”

所以,可以把這本小說看作他用文字給自己的救贖。

書中的哈桑和阿米爾作為兩種人生的極端,所代表的就是我們心中的對於善惡的一念之差所做出的選擇。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因為當初的錯誤選擇,使阿米爾充當了愧疚陰暗的化身。也許,你我都會有些討厭他的種種做法,但是仔細想想,

他又何嘗不是我們。

阿米爾是一個正常的有缺點的令人討厭的人,就像我們一樣。

他的懦弱又何嘗不是我們有可能會做出的選擇?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時候做過一些讓自己今後感到羞愧的事,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隨自己一生,讓你只能低著頭去看它。”

在輪迴中,當我們再次面對當年的好與壞,再次面對當年的選擇,那些以為可以被埋葬的陳年舊事,總會自行爬上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猶如石頭一般,越積越沉重,永不會消逝,猶如諸神對西西弗斯的懲罰。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諸神為了懲罰西西弗斯綁架了死神的罪過,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而由於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於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這樣一件無效又無望的勞作當中慢慢消耗殆盡。

書中的輪迴亦是如此,

父親當年羞辱了朋友阿里的妻子,於是有了哈桑。所以他選擇犧牲阿米爾,盡力用愛彌補哈桑;兔唇的哈桑為阿米爾擋下了阿塞夫的鐵拳,二十六年後,阿米爾在阿塞夫的鐵拳下變成了兔唇;哈桑為了阿米爾可以得到父親的愛,犧牲了自己的一生,阿米爾的餘生也將為索拉博繼續守護。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無時無刻告訴我們:

人生的救贖,就是永無止境的輪迴,

那些你以為自己可以忘記的,總是會以另一種形式回來,無處可逃。

可是時光不會掉頭,自己盡力的彌補,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拯救呢?

因此,

在輪迴中重複錯誤,就是永無止境的懲罰;在罪行中導致了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贖。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寫在最後:

“曾經那個願為我千千萬萬次撿風箏的人已經逝去,人生中錯過了就不會再得到,也許我們會懺悔,會救贖,但這些似乎都已經晚了。每當放飛風箏的那一刻,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珍惜過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雖然救回了兄弟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但是索拉博因為曾經的過往心如死灰,對生活的一切變得毫無感知。

一個晴朗的下午,阿米爾為索拉博買了一架風箏,就像當年一樣,讓他飛上天空。這次不同的是,索拉博手執卷軸,阿米爾為他拉線。經過緊張的角逐,他們戰勝了對面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就在這時候,一絲不明顯的笑意爬上索拉博的嘴角,雖然轉瞬即逝,但是卻被阿米爾察覺到。

也許,會很難;也許,會很慢;甚至,有點晚。

這一瞬間的溫暖,是他認為值得用一生去守護的。

而且是不計後果,不求回報,只為那嘴角的一抹微笑。

這次,阿米爾決定,為他追風箏。這次,換他來說:

“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雖然每逢春天到來,僅僅能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許他剛剛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今後的無數次春日的輪迴中,他將用一生來將冰封的心慢慢融化。

《追風箏的人》:人生的“救贖”,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輪迴”

圖片來源|電影《追風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