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偉大背後的苦難與不朽

由 InBrand 發表于 音樂2021-07-15
簡介儘管出生於音樂世家,而且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和提琴,但貝多芬並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創作並非一揮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滿意為止

華德斯坦鋼琴多少錢

偉大背後的苦難與不朽

米開朗基羅1504年完成的傑作《 大衛》

藝術的魅力就在於它的純粹,無論是繪畫亦或是音樂凡觸及靈魂之作無不散發著自然純樸,純粹而真實的力量是賦予藝術高於世俗生活的品質。然而,在我們盡情享受欣賞那些來自各領域藝術大師的傳世之作的時候,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注意到這些創作出偉大作品的大師們背後的苦難。我想表達的是,對痛苦沒有強烈感受的人面對幸福也不會有雀躍的體會,而痛苦向來都是這世上所有能稱之為大師的人們必須經歷的人生過程。因為,痛苦是一種檢驗人性最極端的形式,能把痛苦轉變成作品中的靈感之源,對人性保有極其敏銳感觸的痛苦的感受都將成為作品肥沃的土壤,反之無法承受痛苦的人就會以各種妥協方式走向平庸。

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三個來自不同時代不同藝術領域大師的成長故事,他們是古典音樂大師貝多芬、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以及音樂神童莫扎特。從中可以領略超越世俗人性的光芒散發出的力量,因為有了這些苦難才成就了他們後世的不朽,成為人類藝術史上永遠留存的經典。

不過,看過了這些大師的故事,可能人們會提出一個問題,一個人一生為了執著於一件事情導致在世時要面對如此多的痛苦,即便是流芳百世,這樣的人生是否真的值得?很高興如果有這樣的問題,我寫這篇東西就沒有白費力氣,這是想跟大家一起來探討的怎樣的活法的問題,當面對重重困難與痛苦時,是否還有勇氣堅持自己唯一喜歡做的事情?如果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了,人生的價值才真正開啟了。

自由和進步是藝術 的 目標, 就如同整個生命的目標, 如果我們這些現代人不像我們的祖輩 那樣堅定的話, 文明的精粹在許多方面就得不到發揚。 —— 貝多芬

路德維希· 凡· 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 1827), 德國作曲家、 鋼琴家、 指揮家。 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 35首鋼琴奏鳴曲( 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 10部小提琴奏鳴曲、 16首絃樂四重奏、 1部歌劇、 2部彌撒、 1部 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 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 藝術歌曲與舞曲。 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因此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的一個平民家庭。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 成為第二個神童, 以便靠他享受榮華富貴, 所以強迫他學習鋼琴, 稍有不遂, 即遭毒打。 就在這悽慘痛苦命運下, 貝多芬度過了童年。

12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 也負起了養家責任。 在宮廷中貝多芬遂漸受到重視, 但他心懷遠大, 在1787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札特。 但很不幸, 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 回家不久, 母親就去世了。 這對貝多芬打擊甚大, 他又在波恩待了5年。

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1792年再度前往維也納。 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53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 又向申克、 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裡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 他學了有10年之久。

1795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 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 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 他也因此名聞遐邇。 同年他又出版了3首鋼琴三重奏。 貝多芬 也榮獲了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後5年, 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 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1799年貝多芬又完成了“ 第 一號交響曲”。 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 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 在這些作品中, 瀰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 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

貝多芬在一帆風順之際, 聲名如日中天, 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 他有了耳聾的 疾病。

這是很殘酷的打擊, 為了怕人發覺他耳聾, 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 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

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 但是直到1801年, 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 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 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 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 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他 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 英雄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標誌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誌著他的創作“ 英雄年代” 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 特別的猖獗的時期, 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 1813 ~ 1817)。 從1818 年起,在貝多芬 一生的最後10年當中( 1818 ~ 1827), 他在耳朵全聾、 健康情況顯著惡化和生活上受到痛苦,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偉人般的毅力創作了《 第九( 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 史詩般的一生和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著他的棺 樞,他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 採( 1791 ~ 1872)的題詞:“ 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像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一生的作品雖然不太多,但他卻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所以贏得如此 高的聲譽,關鍵在於他集卓越的音樂天賦和熱情奔放的性格於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強烈的 社會責任感,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毅力。

在 歐洲,從中古到近代,一直到古典樂派的大師為止,一部歐洲音樂史,幾乎就是一部宗教 音樂史。 換句話說,從9世紀到偉大的貝多芬開始他的“ 自由職業者” 的藝術生活之間的幾百年裡,幾乎歐洲所有音樂家都是為教會服務的。 而貝多芬改變了這一切!

儘管出生於音樂世家,而且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和提琴,但貝多芬並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創作並非一揮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滿意為止。 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頓和 莫扎特的風格,但後來發展了一種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 的發展。

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 第三 交響曲》( 即《 英雄 交響曲》)的創作,這標誌著貝多芬的創作道路進入了成熟階段。 這部作品完全奠定了他創作的基本邏輯——“ 透過鬥爭, 得到勝利”,“ 透過艱苦, 走向歡樂”。《 英雄交響曲》 標誌著他創作的“ 英雄 年代” 的開始。 這一時期他還創作了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包括《 第十四 鋼琴 奏鳴曲》( 即《 月光》, 1801)、《 第二 十一 鋼琴奏鳴曲》( 即《 黎明》, 1804)、《 第二 十三 鋼琴 奏鳴曲》( 即《 熱情》, 1806)、《 D 大調 小提琴 奏鳴曲》( 1806)、 歌劇《 菲 德里 奧》( 1805)、《 克 羅 採 小提琴 奏鳴曲》( 1803) 等。 1808年他完成了簡潔凝練、充滿鬥爭 精神和勝利信念的《 第五 交響曲》( 即《 命運 交響曲》)和純真質樸、 歌頌大自然的《 第六交響曲》( 即《 田園交響曲》)。

在音樂表現上, 貝多芬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 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 使之獲得 交響性的戲劇效果, 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 他以深刻、銳利的 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時代和社會的脈搏,他的作品不僅體現了他偉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 了人民的苦難、奮鬥和希望,因而具備了鮮明的社會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這就是貝多芬的故事:作為一個音樂家,他卻完全失聰了。這是他最黑暗的時期。 然而在這個完全安靜的世界裡,他聽到了內心新的音樂, 譜成了氣勢雄渾、充滿歡樂、讚美上帝的傑作 ─ ─ 偉大的第九交響曲。當樂曲第一次在維也納演出結束時,全場掌聲如雷。而身為指揮的他,因為面向著樂團,竟然聽不見的!因為他的殘缺,他成為許多人的祝福。

貝多芬承受巨大的痛苦卻不輕言放棄,他沒有向命運嚷嚷,他“ 戰勝了人類的平庸,戰勝了他自己的命運,戰勝了他的痛苦”。 他是靠自身的力量戰勝的,用他的話說:“ 噢,人啊,你當自助!”

貝多芬是一個從不繳械的英雄,一個真的猛士,他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這一切,正是我們要學的。

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羅曼諦克式幻想的苦難;唯有克服苦難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當起命運的磨難。 遭受坎坷命運的人所具備的自強不息和從容豁達, 從而讓我們在並非一帆風順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運真正的主宰者。 在苦難中,我們不斷磨鍊自己的意志,我們的心靈才能漸漸成熟。

趁著人生的舞臺尚未落幕之時,你願意讓上帝來編織人生的夢想嗎? 用你強有力的雙手,“ 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吧!”

睡眠是甜蜜的,成了頑石更是幸福, 只要世上還有羞恥與罪惡存在著的時候,不見不聞,無知無覺, 便是我最大的幸福,不要來驚醒我! —— 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 1564)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 的雕刻家、畫家、藝術巨匠。他的繪畫代表作《 最後審判》被譽為“ 人體的百科全書”;他的 傑作《 大衛》不僅是他創作的精華,也是復興古典藝術思想的典型代表。

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誕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東部附近的山城小鎮卡普萊斯,當時他的 父親正擔任著這個小鎮的行政長官。 剛出生的米開朗基羅,因為母親體弱多病,排行老二的 他被送到一個石匠家中撫養。據說,他後來成為雕刻家與此不無關係,他自己曾說過:“ 我在 吸吮乳母( 石匠 的 妻子)的奶水時就拿起了雕刻人物形象的鑿子和錘子。”

米開朗基羅6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的家也敗落了。 父親經常失業,家裡越來越窮, 但他還是把米開朗基羅送到佛羅倫薩的一家拉丁語學校去學習。米開朗基羅在那裡學習了拉丁文、希臘 文、數學和文學,這些必要的教育為他以後的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年幼的米開朗基羅還不能體會到這點,他在他在學校的學習很糟糕,他老是畫畫,回到家還 往牆壁上畫,為此,父親常常打他,而且一次比一次歷害。 但是米開朗基羅本性難移,他不 但依然故我,而且一再表示要當個藝術家。單憑這一點就能把老波納羅蒂氣瘋,他希望家中 的五個兒子都去經商,將來成為銀行家,以重振波納羅蒂家的貴族家業。偏偏他最喜歡的米 開朗基羅不但不按他的想法去做,反而自甘“ 墮落”,一定要去幹那有辱家聲、靠手藝吃飯的 行當。當時的藝術家的社會地位卑微,被人們視同工匠,靠鑿子、畫筆謀生,為貴族們所不齒。

性格倔強的米開朗基羅選定藝術生涯作為自己的人生道路, 因為佛羅倫薩人熱愛藝術的風尚,給了他強烈的影響。其次,他的藝術才華使他對自己的選擇相當自信,他那堅韌頑強的 個性也使他在自己認定的事情上決不動搖。這是一種巨人的性格,也是他日後成功的保證。 最後,日漸貧窮的家庭現狀也使他的父親無力阻攔,當他父親聽說米開朗基羅到著名的基蘭 達約畫室去學藝,不但不需要交付學徒費,反而能掙錢時,他言不由衷地妥協同意了。

基蘭達約在藝術史上是個有地位的人物,13歲的米開朗基羅能拜到這樣的名師,對他學習藝術 大有幫助。 米開朗基羅雖在這裡只學習了一年多的時間,但他十分勤奮、刻苦,因此技藝進步很快。他在那兒除了大量地寫生之外,還臨摹了許多老畫家們的作品,竟達到以假亂真的 程度,所以深得老師基蘭達約的賞識。

後來佛羅倫薩的統治者羅倫索· 美第奇召見了基蘭達約,要他把自己兩名最好的學生送到他新辦的美術學校“ 庭 苑” 去學雕刻。基蘭達約不敢違抗,於是米開朗基羅和基蘭達約的另一名 弟子被送往“ 庭 苑”。 羅倫索的府第在當時是來自歐洲各地的人文主義學者、詩人、藝術家 和社會名流薈萃的地方,從1489年開始,米開朗基羅在這裡受到嚴格的訓練和先進的人文主義 思想的薰陶。

在美術學校,米開朗基羅開始明白再高階的藝術也不外乎美與神聖的統一,這一美學標準便 成為了他以後創作的準則。這裡的學習補充了米開朗基羅普通教育的不足,他了解了柏拉圖 的哲學思想,朗讀了但丁、彼特拉克、賀拉斯、維吉爾的詩。於是,他的第二天賦—— 詩歌,也由此展現,此後,他 寫了不少詩,這些詩真摯自然,像從他的心裡自然流淌出來的一樣。

被佛羅倫薩稱為“ 無 冕 之王” 的羅倫索十分欣賞這位天才少年獨創性的藝術才華,留他食宿於美第奇宮廷。美第奇宮廷豐富的雕刻收藏令米開朗基羅著迷,古希臘、羅馬的遺產給米開朗 基羅的藝術學習與探索以巨大影響。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生涯開始了。

他最早的兩件作品《 梯旁聖母》和《 半人半馬者搏鬥》已顯露出米開朗基羅藝術風格的端倪,即以人物形象為中心,主要表現人體美,使人物形象充滿著無畏的戰鬥熱情和無窮無盡 的創造力量。

1496年6月,21歲的米開朗基羅因家鄉戰亂來到羅馬,被那裡那些森林般的古代雕像所再現的 卓越的藝術形象所吸引。在古典藝術的影響下,他開始了創作自己第一批大型石雕《 酒神》《 哀悼 基督》。

《酒神》以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巴庫斯發明葡萄酒為題材,主要表現了巴庫斯醉酒後憨態可掬 的 模樣,在不平衡與平衡的衝突中表現人體美。酒神的左下方是一個自然支柱—— 一個坐在 樹樁上偷吃葡萄的小牧神,這個半人半羊模樣的人給整個雕刻增加了生動、活潑、樂觀的形象,而這種富有生活氣息和幽默感的作品在米開朗基羅畢生的作品中是罕見的。

《哀悼 基督》表現的是基督從十字架上被卸下來後,聖母瑪麗亞抱起兒子屍體時悲痛的情景,這副雕刻給人一種震憾人心的神聖的悲劇美。這幅傾注了米開朗基羅兩年心血的傑作問世 後,轟動了羅馬城。但年輕的米開朗基羅當時在羅馬很少為人所知,因此人們紛紛猜測這是 某位著名大師的匿名作品。知道這一情況後,米開朗基羅連夜趕到教堂,頂著一支燭光,在 搭過聖母左肩的肩帶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佛羅倫薩人米開朗基羅· 波納羅蒂造像”。 從此,米開朗基羅聲名大震。 這是米開朗基羅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向虛榮這個弱點屈服,以後他再也沒有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

1501年,米開朗基羅回到佛羅倫薩。為了能鮮明地表現藝術家對祖國命運的關注和對共和政治 的希望,他決定要塑一尊聖經中那個智勇雙全、屢建奇功的大衛形象。於是,在以後的兩年 半的時間裡,他連吃飯、換衣服都捨不得停下,幾乎每天要幹20個小時。灰粉塞滿了他的鼻孔,落滿了他的頭髮,令他看上去白髮蒼蒼。這是他的大理石雕刻生涯中最為輝煌的一段經歷,但一切都是自願和快樂的,他的思想、才能在此得到了最為充分的發揮,最後終於在 1504年完成了他的 傑作《 大衛》。《 大衛》 大膽顯示了人體的完美,不僅是米開朗基羅創作中的精華,也是復興古典藝術思想的典型代表,即使在今天,它也是藝術家們學習雕刻的 楷模。米開朗基羅毫不客氣地選擇佛羅倫薩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安放《 大衛》,希望它作為佛羅倫薩佛羅倫薩市民政治理想的象徵。義大利人把這紀念碑式的傑作看作劃時代的事件,用 它來計算時間,“ 巨人塑成的那一年” 成了新時代第一年。

後來,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作為教皇僱用的藝術家而從事各種藝術工作。1508年,他接受 繪畫西斯廷禮拜堂屋頂這項艱鉅的任務,後來這幅壁畫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件美術作品。

1524年他創作了兩組象徵性的雕像:一組是《 晝》 和《 夜》,一組是《 旦》 和《 夕》。 其中《 夜》 表現的是一個健壯的婦女,很不舒服地沉睡著,右手撐在翹起的左腿上支援著低垂的頭,這反映了藝術家悲憤的心情。他曾在一首十四行詩中把他的痛苦告訴人們:“ 如此 奴役,如此令人作嘔,計劃失敗,精神倍受折磨—— 那就在大理石上鑿火吧,只要你能夠!”

1536年他完成的巨畫《 最後 審判》,內容是基督教傳說中的世界末日的大清算。基督親自審判一切世人的善惡,決定誰昇天堂,誰下地獄。

16世紀40年代後,米開朗基羅把全部精力放在建築上。他設計了羅馬的法爾涅塞宮,還負責 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工程。 他因此成為當時最傑出的建築師。

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兩幅壁畫作品是《 保羅歸 宗》 和《 彼得 殉難》。構圖處理仍然是人物眾多的場景展示,表現的焦點還是集中在“ 歸 宗” 和“ 殉難” 事件最敏感的瞬間—— 上帝讓保羅 從馬上跌落,人們把彼得在十字上豎起。從米開朗基羅繪畫作品的風格形成和創作走向可看出 畫家一生內心世界的張力關係。無論是高揚畫家人文精神的一面,還是敘述作者宗教情懷特點 都未免過於簡單,但米開朗基羅的造型風格既是創造精神的源泉也是矯飾主義的鼻祖。

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 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 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不同於達· 芬奇的充滿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 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 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生活的苦難壓不誇我,我心中的快樂不是我自己的,我把快樂注進音樂,為的是讓全世界感到 快樂。 —— 莫扎特

音樂神童莫扎特

沃爾夫岡· 阿瑪多伊斯· 莫扎特( Wolfgamg Amadeus Mozart,1756— 1791)的音樂家喻戶曉,撥動著億萬人的心絃,樂評家們評價為“ 清麗而富有詩意,具有天籟般的魅力”。他不 僅是古典主義音樂的傑出大師,更是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音樂天才,有“ 音樂 神童” 的美譽。他短暫的一生為世人留下了極其寶貴和豐富的音樂遺產。

莫扎特於1756年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附近一個叫薩爾茨堡的小城,父親奧波德是薩爾茨堡大主教樂隊的小提琴手。幼年的莫扎特就顯露出超人才華被譽為世界上少有的音樂“ 神童”。

據說莫扎特3歲時他便能在父親教姐姐彈琴時在旁邊指指點點,表現出了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4歲的小莫扎特開始跟父親學鋼琴,還經常向家人或來客主動地表演彈奏一曲,他甚至還不會 念信寫信的時候,就已經能讀寫作曲了。 莫扎特5歲時就彈得一手好鋼琴了,他能操一把小提琴與父親及朋友一起,憑直接視譜,將6支三重奏曲演奏下來。此時剛學一年鋼琴的莫扎特便會自己創作各種小曲子了,薩爾茨堡這個小城市裡人們都知道奧波德家有一個音樂音樂小天才。他6歲以後的音樂作品就已獨具一格,人們只需根據開頭幾個小節,就可以斷定是莫扎特 的作品,而不是其他人的。優美高雅、信心十足、生氣勃勃、結構嚴謹、豪邁奔放, 是這位 音樂神童作品的獨特藝術風格。

莫扎特的父親發現兒子的確在音樂方面具有具有才華,為了讓孩子開闊眼界,便帶著6歲的莫扎特和他姐姐周遊德、奧、法、英、意等各國,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旅行演出活動。他們所到之處都受到了熱烈的掌聲,尤其是莫扎特的表演常常讓觀眾聽得入迷。“ 太美了,簡直是太美了!”“ 再來一曲, 再來一曲!” 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莫扎特常常要加演好多曲子,觀眾還仍然不肯離去。8歲的莫扎特在英國演奏時,遇到了音樂大師巴赫,巴赫非常喜歡這位音樂天才,於是親自指導他演奏和作曲。這一年,莫扎特寫了三首交響樂和幾首奏鳴曲。

據說莫扎特在羅馬教皇的音樂廳裡聽到《 聖經》 裡的一首聖歌《 主啊, 憐憫 我們 吧!》, 這是一首非常珍貴的樂譜,是一首從不外傳的珍藏品,違者開除教籍。但是,莫扎特聽了一遍 以後,便能把這首曲子演奏下來了,他甚至憑著記憶將曲子完整地寫了下來,而且只錯了3個 音符。從此,這首“ 絕密的聖歌” 再也沒有什麼神秘性了。教皇知道此事後,被他的才華所折服,不但沒有責怪他,還賜給他一個“ 金距輪” 獎章。

莫扎特的父親花費十年的時間在各國遊歷演出,有他自己的用意,那就是:一方面希望透過 巡迴演奏展示莫扎特驚人的天賦,以便獲得皇家的賞識,賜予莫扎特一官半職;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周遊列國,讓莫扎特廣泛接觸各國作曲家和演奏家,從他們身上以及作品中, 吸收新的作曲風格和各種音樂形式。這十年的旅行演奏,雖然讓莫扎特聞名遐邇,並在作曲 上日臻成熟,但並沒有為他帶來實質性的功名利祿,也並未改善莫扎特一家原本不富裕的經濟 狀況,在旅行途中還曾遭遇一些挫折與阻撓。縱然一切不如人意,成年之前的莫扎特在父親 的全權安排和庇護下,在他父親的恩主史拉頓巴赫大主教寬厚的支援下,生活可以說是無憂無慮,絢爛多彩,充滿著對新奇事物的刺激與求知成長的快樂。在這期間,莫扎特將各國的音樂 風格消化吸收,加以整合,逐漸形成個人的風格。

在鮮花、 掌聲和歡呼的背後,是艱苦的勞動、苛刻的條件和可怕的考驗。 為了金錢與榮譽, 列奧波爾德要求小莫扎特無論旅途多麼勞累,要隨時都可以當眾演。為了宣揚兒子的天才, 他讓孩子必須滿足聽從突如奇來、異想天開的種種刁難性提議,如:當場視奏從未接觸過的 技巧艱深的樂曲;按照聽眾臨時設想的幾個低音即興作曲,並根據指定的調性當即演奏;用 多條手帕將鍵盤全部矇住而不影響彈琴;在一場音樂會上從頭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並且,這樣的演出幾乎每每長達四五個小時之久。1772 年,16歲的莫扎特終於結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漫遊生活,

回到自己的家鄉薩爾斯堡,在大主教的宮廷樂隊裡擔任首席樂師。儘管莫扎特乃曠世奇才, 儘管他享有極大的榮譽,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奴僕,並且是一個很糟糕的 奴僕。因為他擁有榮譽,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輩海頓那樣,每天在前廳穿堂裡,恭候主人 的吩咐,隨時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責,甚至嚴厲的 懲罰。為擺脫大主教的控制,他於 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個落腳之處,永遠離開薩爾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這位曾轟動過整個歐洲的金光閃閃的寵兒此刻竟到處碰壁!神童已經長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儘管他的才華隨年齡成正比地增長,可現實社會卻 無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薩爾斯堡,而這樣一來,大主教當然更加刻薄地對待 他。莫扎特的辛酸與窘境是任何一個有生活常識的人都不難想象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終於在忍無可忍當中與大主教公開決裂。他毅然辭職離去,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位公開擺脫宮廷束縛的音樂家。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這種舉動無疑極其大膽而英勇。 因為,這意味著艱辛、飢餓甚至死亡。

列奧波爾德力勸他的兒子向大主教賠禮道歉,重歸於好,莫扎特堅決拒絕。他在給父親的回信 中寫道:我不能再忍受這些了。心靈使人高尚起來。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繼承來的公爵 要正直得多。我準備犧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對於我、對於你, 都應該是最珍貴的!

衝出牢籠的莫扎特定居在“ 音樂 之都” 的維也納,開始了一個自由藝術家的生涯。當時他年僅 25歲,可離生命的終點卻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寫作之輕鬆與神速使他的同時代人和後輩都把他看作是無師自通、不學而成的天才, 縱觀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時期受到父親的嚴格教誨外,的確從未得到過正式的教師指導。天才 是不容否認的,但人們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離不開刻苦與勤奮。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與歌劇《 唐 璜》 的樂隊指揮庫查爾茲一起散步時說:“ 以為我的藝術得來全不費功夫的人 是錯誤的。我確切地告訴你,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會像我一樣花這麼多時間和思考來從事作曲;沒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許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處處都體現出典型的藝術家天性。他是一個熱愛生活、充滿詩意、富於感情 的人。 他認為窮人最講信義,“ 世界上只有窮人才是最好、最真實的朋友,有錢人完全不知道 什麼叫友誼”。 他天真、單純,總是興高采烈。 他易受感動,愛掉眼淚,具有女性般的柔情。 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樣充滿了好奇,似乎永遠長不大。

莫扎特摯愛自己的親人,每當他談起父母、妻子時,臉上都不由閃現出幸福的光彩,語調也 格外恬美。在神聖的婚禮儀式上,他和妻子雙雙落下激動的熱淚。大家深受感染,都跟著一起 哭了。由於他沒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採又不善持家理財,因而婚後的生活非常窮困。 為了維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 教課、演出、創作,應接不暇,永無休止。 儘管如此,日子還是過得相當窘迫。有一年冬天的一入傍晚,朋友們到他家做客,從窗外看到 夫妻倆在屋裡愉快地翩翩起舞,紛紛讚歎不已。待到進屋後才弄明白,他們因無錢買煤,不得不利用跳舞來取暖,以此熬過寒冷的冬季。

俄國李奧波阿爾教授曾說過:“ 要是你想成為一個優秀的音樂家,那麼,你生來就應該是貧窮 的,因為在貧困者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極其神秘、最最美麗的,可以增強人們力量、思考 力、同情和慈愛心的元素。” 他說得真對,莫扎特就是這麼貧窮的人,他甚至買不起木炭來溫暖他居住的破屋。在寒冷的冬天裡,他只好把手插進穿在腳上的毛襪裡取暖片刻,然後再繼續 工作。

他生命中異常艱辛的階段,恰恰是莫扎特在作曲上達到最成熟的階段,他的幾部最重要的歌劇 如《 費加羅 的 婚禮》《 唐· 喬 凡 尼》《 魔 笛》《 女人 心》 等膾炙人口的歌劇和眾多的 小夜曲都創作於此時。

莫扎特的音樂常常被人們稱作“ 永恆的陽光”, 因為他的音樂即使在表現痛苦和悲傷時,也似 乎含有天真純潔的微笑。他那優美、機智的旋律總是充滿明朗、淳樸的氣質,他那典雅、熱情 的樂思像清泉一樣純潔、透明、自然、流暢而噴湧不盡。莫扎特的音樂給予人們的是經過生活 錘鍊後的純真,他那面對嚴峻生活而永不泯滅的童心讓人分外感動。羅馬尼亞作曲家艾涅斯 庫曾說:“ 莫扎特的音樂如同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園,裡面火熱,充滿了翻騰的岩漿,外面卻是 一片寧靜、清新、甜美的景象。”

莫扎特在維也納的生活充滿了矛盾,一面是輝煌的成就,另一面是失望和潦倒。 在維也納的 最後十年,是他作為自由音樂家進行創作的最重要時期,也是他以對藝術對自由的執著信念 向社會抗爭的十年。自由對莫扎特來說同時同時意味著貧困,但莫扎特不怕貧困,堅韌地忍受 著貧困的煎熬。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況愈下,身體也越來越糟,他不得不經常向朋友們求援。當他最後一部 傑出的歌劇《 魔 笛》 首場公演時( 1791 年 9 月 30 日),他已痼疾纏身。然而貧困卻過早 地奪去了他的生命,1791年12月,莫扎特病逝於維也納,年僅35歲。在他去世的時候,屋中 沒有一根木材取暖,病倒在床的妻子無法為他送葬,而臨死前,他仍默吟著自己心愛的歌劇《 魔 笛》 的旋律,在音樂的庇護下他默默閉上了眼睛。

莫扎特的音樂典雅秀麗,如同珍珠一樣玲瓏剔透,又似陽光一般熱情溫暖,洋溢著青春的生命力。由於他的音樂語言平易近人,作品結構清晰嚴謹,“ 因而使樂思的最複雜的創作也看不出 斧鑿的痕跡。 這種容易使人誤解的簡樸是真正隱藏了藝術的藝術”。

美國音樂學者約瑟夫· 馬克利斯說得好:“ 在音樂歷史中有這樣一個時刻:各個對立面都一致 了,所有的緊張關係都消除了。 莫扎特就是那個燦爛的時刻。”

從藝術表現形式看,文學藝術是最直觀的將苦難展現給讀者,而繪畫與音樂則是藝術家將情緒與感受透過作品傳遞出去的資訊。文字作為大眾最普及的資訊傳播形式,它有著最容易理解的優勢,而繪畫及音樂則需要有一定的藝術修養才能夠讀懂作者。但不管哪一種形式,都是在透過他人的人生經歷為自己的道路提供一個參照,這是我為什麼喜歡看各種人物傳記的原因,它能幫助我調整情緒很好的平衡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學會避免對情緒影響的不利因素。

貝多芬的偉大除了作品之外,他還是讓後世的音樂家脫離於宗教勢力的推動者,極大的推進音樂歷史的發展。這也是莫扎特不幸的問題所在,教皇的無理與藐視,故作風雅的觀眾對神童身份的興趣遠大於對音樂本身的欣賞,這些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使得藝術家不能忍受世俗態度所要承受的壓力,都在不停的考驗著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態度,不朽就是這樣誕生,它伴隨著藝術家的不堪處境,卻無法讓他們停止創作。一個人如果對一樣事物可以做到無視周圍的一切執著的去鑽研,成就就不會辜負他們。

世俗社會中如果上帝會給每個人展示一下未來的某一個時刻他們將會有著怎樣輝煌的機會,我相信所有家長都會傾其所有為子女付出幫助孩子達成所願,孩子自己也會不顧一切去追求即便是頭破血流也不會停止。可惜,世間沒有這等好事等著每個人,想必這就是大師與眾生的區別吧!他們不會因為看不到結果就停止鑽研,而眾生則是在計算了人生長度及要付出未知結果的努力的機率之後,決定放棄鑽研的人生態度。所謂的天才最終還是靠大量時間鑽研所堆積出來的成就,貝多芬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藝術家的表達方式是將情緒感受及人生態度投射到作品中共同構成了其藝術獨特的魅力,因此,藝術家是極其個性化的不可複製的存在。

m

Writer: Betty

*大師的故事摘自我個人的Kindle電子圖書資料庫,由雅瑟。 撰寫的《世界名人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