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李斯特《馬捷帕》分析

由 赤魚追波 發表于 音樂2021-07-19
簡介特別是在第四首高階音樂會練習曲《馬捷帕》中,李斯特透過運用八度柱式的織體來表現英雄性主題的旋律,這種寫作手法在增添旋律緊張度的同時給欣賞者在音響上帶來了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在極大程度上充實了作品的英雄性音樂色彩,擴大了作品的表現力

馬捷帕是誰的作品

一、旋律的英雄性分析

英雄性文化從某種程度來說,代表著一個民族的凝聚力與精神崇尚。歐洲是英雄崇拜者的沃土,也是英雄成長的搖籃。在李斯特的作品中,英雄氣質與民族情懷錶現得淋漓盡致。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是坦率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現實社會等都對作曲家的創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卡薩爾斯——世界大提琴家曾說:“請你們記住,一般來說所有的音樂都是一道道延續不斷的彩虹”。李斯特是上世紀浪漫主義鋼琴家、作曲家的翹楚。他將鋼琴中的炫技性上升到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繼承傳統創作理念,結合自身思想並融入浪漫主義大背景形成了李斯特獨特的創作風格,在鋼琴練習曲中,他將演奏技藝與藝術情調巧妙地融合,創作出了音樂會練習曲。特別是在第四首高階音樂會練習曲《馬捷帕》中,李斯特透過運用八度柱式的織體來表現英雄性主題的旋律,這種寫作手法在增添旋律緊張度的同時給欣賞者在音響上帶來了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在極大程度上充實了作品的英雄性音樂色彩,擴大了作品的表現力。

除了大量運用八度以外,李斯特在《馬捷帕》中還透過採用雙音,三連音,頓音,長琶音等方式,運用單主題變奏的手法充分突出了英雄的氣魄與不屈的精神。該曲中多處運用三度雙音,透過接連的升音級來突出英雄性主題,使用變化半音來增強音樂的表現力,展現英雄氣勢,凸顯調性,豐富色彩。全曲多處運用柱式和絃將波浪線般的旋律在揭示主題的同時不斷向前推進,昇華英雄性旋律主題,更是透過派生手法不斷深化旋律主題,將音樂鞭策到全曲至高點。李斯特透過該曲中音樂主題的旋律來展現表達內涵波瀾壯闊的情感。在旋律裡選用柱式和絃來表達強大而堅韌英雄性主題旋律,在多次的變奏中展開延伸,不斷在音樂中借用旋律線條勾勒出作曲家心裡真實而炙熱的情緒。李斯特的很多作品在和聲織體的中繼承發揚了匈牙利城市歌曲的和聲特徵,大量運用主和絃、屬和絃以及下屬和絃這類簡單的和絃,並在這些簡單的音樂旋律中融入匈牙利民族特色的和聲織體從而使音更具有更強烈的民族色彩。在李斯特的《馬捷帕》中,和聲織體就有很多地方運用到這些和絃。

從調性的變化來看,《馬捷帕》的調性靈活多變,是一首帶有三部性的自由變奏曲,同一英雄性主題進行了五次變奏。該作品運用很多不協和的導七和絃及屬七和絃,讓樂曲的旋律不斷探索向著穩定和絃推進,半音化進行使聽眾對旋律接下來的走向帶來極大的期許,這樣一來,更加突顯作品末端的D大調主和絃以及結束進行帶給聽眾的滿足感。雖然樂曲有著很多不和諧之處,但每一樂句之間自然的調性連線與轉換不僅不會給人以毫無章法的感覺,反而讓聽眾對於接下來的旋律充滿期待。全曲由託卡塔式含有和聲小調音階音型的快板引子展開,旋律中既包含馬捷帕英武的形象,也有抒情的意象,還有調皮生動的詼諧,最終迴歸到果斷堅毅的英雄性形象。

二、節奏的英雄性理解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直至今日已有二百餘年曆史。彼時的歐洲正經歷著戰火的洗滌,一系列戰爭帶給社會極大的動盪不安。一大批愛國志士在戰火中迅速成長起來,大批精彩絕妙的優秀作品不斷湧現。為了寄託情感,人們對芭蕾、交響樂、電影等越來越感興趣,與英雄情結有關的思想、文字和音樂受到了熱烈的推崇。作曲家透過音樂語言來抒發心中的憤慨、寄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所以這一時期的許多作品都滲透了英雄情結。在這種藝術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李斯特,很好的展現了那一時期作曲家們對自身情感的寄託與表達,他作品中的英雄性情懷更像是對命運的反抗吶喊。事實上,英雄性一直是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作品的典型特徵。

音樂作品要求李斯特《馬捷帕》在節奏上集中展現了英雄性的快速激烈的速度。李斯特透過使用速度的多重變換,大量的裝飾音體現出了豐碩的思想內在以及誇張的戲劇化效果。整首作品的音樂形象以馬捷帕的英雄形象為主題,有著威嚴莊重,高貴神氣的特徵,勾勒出一幅鮮明的英雄主題畫卷。在樂曲的速度發展過程中,音樂主題的部分伴隨著馬捷帕英雄形象,主題旋律樂句不斷以漸強漸快的力度與速度向前推動。與此同時,作品的伴奏音型以及節奏的變化也隨著英雄性主題的不斷加強再現而漸漸豐富。李斯特本人曾說過“強有力的節奏能使最冷酷無情的人激動,並像中了電流一樣”。在整首樂曲中,除了簡明扼要、強而有力的節奏,當樂曲由d小調轉調至降B大調時,慢速的波音點綴著安靜優美的旋律,宛若馬捷帕奄奄一息時的呼吸,而其後再現的八度主題,更是展現出堅毅的英雄性形象,李斯特透過多次旋律的變奏完成馬捷帕英雄性形象的昇華,用音樂塑造出一個雨果、拜倫筆下有血有肉、充滿傳奇色彩的叛逆英雄。

三、技巧的英雄性演繹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英雄情結。文化和背景差別使得英雄情結的具體表現、風貌、內涵等都各不相同。匈牙利民族有著令人驕傲的民族文化。從某種程度來說,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音樂的生命力也孕育於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匈牙利人民,曾經是草原上自由的遊牧民族,在大草原上自由自在的遊牧民族,天性自由奔放,有著過人的藝術天賦,這樣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大概是世界上最崇尚自由的民族。這種對自由的追求不僅體現在匈牙利民族英雄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中,也體現在柯達伊生動活潑解放天性的音樂教學法中,更體現在李斯特極富個性輝煌浪漫的作品中。李斯特是第一位將匈牙利民族音樂帶到世界水平的作曲家和民族音樂家,他所編創的很多經典的鋼琴作品中都帶有濃郁的匈牙利民族風格。這些在匈牙利、吉普賽民族特有的歌謠與民間舞曲基礎上展開藝術創作而形成的作品,與匈牙利的都市說唱音樂以及鄉村舞蹈音樂有著緊密的關聯,有著極其鮮明的匈牙利民族色彩。匈牙利民族性情中的豪放、熱情、樂觀也在這些作品中充分的得以表現。

李斯特《馬捷帕》的主要技巧難點是八度遠距離的大跳,從八度技巧演奏的角度來看,李斯特《馬捷帕》運用了包括八度音階、八度大跳、純八度及八度框架內和絃在內的多種組合,對演奏者的八度演奏技巧在速度、力度以及準確度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高潮樂句之中,左右手齊奏復八度音程的分解和絃,這樣的八度表現形式具有強有力的演奏效果,但與此同時也對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有非常高的硬性要求。若想以雄偉的效果彈出英雄主題,在演奏八度時應積極調動全身的力量,力求八度音的準確與規整,用力時連貫而整齊統一。李斯特認為八度練習可以使手臂靈活而有力,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八度隨處可見,連續的八度是李斯特創作樂曲時常用的音樂語言,要想演繹好這首作品,一定要留心每個八度音都應有非常完美的音質,聲音效果應該是規則的,集中的,充滿爆發性的。快速而強有力的演奏在現實表演過程中可以營造出緊張的氛圍,故而要求演奏者觸鍵時的力量要集中並能隨音樂情感的波動而隨之變化,演奏若想流暢自如,“手腕從手臂得到揮動,給人的感覺是彷彿手腕自身在跳動一樣,”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多放慢速度練習,並注意力度的訓練,保持穩定均勻。單純依靠手指或手腕的力量是不足以達到樂曲所需的效果的,因而在練習時要注意,學會運用手臂以及身體的力量,學會通透地運用力量。另外,演奏者在表演時需注重樂句的情感走向,並根據樂句的走向與演奏者內心的思想相結合來演奏該作品,技術和音樂的結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從快速經過的技巧來看,超卓而令人瞠目結舌的,有著高超技巧的快速經過半音階常出現在李斯特作品中。作為19世紀傑出的鋼琴家,李斯特受到帕格尼尼作品的啟迪,決心創作出不亞於其的鋼琴上的奇蹟。他承襲了克列門蒂、貝多芬的鋼琴音樂傳統的彈奏風格,並由此發展出一種19世紀音樂會的,極富個性,輝煌浪漫的演奏風格,而這種速度超快、技巧輝煌、氣勢狂放、音量宏大的快速跑動的樂句,作為經過句,有著承上啟下、充實和聲的功能。上行與下行跑動的音流在極短時間內擴充套件音域至最大化。在演奏中,要想掌握好這種快速經過的技巧,手的狀態要自然,手臂也應處於舒適的位置。指尖應當貼鍵,不要抬的太高,發音要堅定而明確。下鍵、起鍵時應快速而敏捷,手指一定要靈敏。在練習過程中,對於難點應多分組慢速練習,力求每一個音做到均勻清晰,同時注意指法不能有誤。正確的用力是快速跑動技巧的關鍵,找到用力的正確支點,有意識的訓練手指的耐力,有技巧地做到放鬆調節。在提高速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求快,在追求速度的同時,要保證清晰度,也就是音的顆粒性,而這也十分考驗彈奏者的技藝。

從演奏技巧的角度來看,李斯特將自己對鋼琴演奏技巧的熱忱最大化地傾注到李斯特《馬捷帕》當中。這首作品運用了大量長短不一急速跑動的經過句,這些樂句發揮著承上啟下、充實和聲功能的作用。在很短的時間內這些經過句可以將音域擴充套件到最大化,上下行快速跑動的音流似乎在進行一場你追我趕的賽跑,彷彿使所有琴鍵全部都產生轟鳴,這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共鳴,使作品氣勢恢弘。這些不斷考驗著演奏者表演技巧的經過句要求演奏者反應及時並能精準地完成快速的手指動作,使演奏者手指在輕巧而靈敏跑動的時刻能得到穩定的手臂肌肉支援。

李斯特《馬捷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