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你彈琴沒樂感是因為你不懂得音樂裡的“套路”(乾貨)

由 言歌na 發表于 音樂2021-08-11
簡介但在音樂裡不僅僅只有縱向的關係,還有橫向的關係、目標導向性、全域性觀等,這些邏輯和因素是常常被大家忽略的

伴奏不好聽怎麼解決

學鋼琴的你可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老師說我沒樂感”、“感覺自己彈鋼琴沒感情”、“人家怎麼就彈得這麼好聽呢?”等等,並且一直困惑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怎麼提升。其實樂感這個東西也是有“套路”的,而且“它”跟技術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你能掌握一些“

套路

”那絕對會讓你的音樂質量和鋼琴水平大大提升!

你彈琴沒樂感是因為你不懂得音樂裡的“套路”(乾貨)

首先我們眾所周知的一項是:當旋律跟伴奏一起時 旋律應該比伴奏突出,因為旋律是主角伴奏是配角。這是縱向的思考緯度,而且這個知識點大家都知道我在這裡也不詳細闡述了。但在音樂裡不僅僅只有縱向的關係,還有

橫向的關係、目標導向性、全域性觀等

,這些邏輯和因素是常常被大家忽略的。

現在我會著重討論這三個因素:

橫向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如何分句,哪裡到哪裡是一句話,有小句子也有大句子。這些其實很多人都能感覺到,彈琴前最好先拿筆把斷句的地方做個標記,就像我們的標點符號一樣哪裡是逗號哪裡是句號,那麼做這些標記有什麼用呢?你先想一下當你朗誦一篇文章時,有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的地方你的語氣會有什麼反應並且會有什麼不同?每個標點符號都是一個氣口對吧?所以到氣口你肯定會換一下氣或留短暫的空隙,在音樂裡也是同理,這樣做你的樂感也就自然出來了。但是如何區分樂句間是逗號,還是句號還是感嘆號呢?在這裡我提供以下兩點:

收攏性

絕大部分

句子結束都呈漸弱趨勢,尤其

最後的那個音一般都是弱的

。因為最後一個音的音高一般都比倒數第二個低,

音高越高聲音越強反之越弱。

就像我們說話一樣,大部分話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向內收的對吧?音樂跟說話是一樣的道理 。

擴張性

:也就是跟上述的相反,最後一個音的音高比前邊的高,所以呈漸強趨勢,

最後一個音最強

,拿標點符號比喻的話相當於感嘆號或問號,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你想想你說話在什麼情況下最後一個字會比前邊幾個字都要強?

當了解了這兩項其實就能簡單掌握怎麼換氣的問題了,首先找到氣口,然後分析是漸強(遞增)還是漸弱(遞減)。

你彈琴沒樂感是因為你不懂得音樂裡的“套路”(乾貨)

2.目標導向性:

也就是每個句子的終點在哪裡。拿文章舉例:這整個一句話裡有兩個逗號、一個問號、一個句號,最終構成了一個完整大句。你要很清楚整個句子的

升起、發展、熄滅

是怎麼構成的。然後這個大句和下一個大句之間又是什麼關係,是

層層推進,

還是

互相對比

層層推進的話那肯定是越來越激動對吧?所以你演奏上要越來越強甚至加快一點速度來營造緊張感。互相對比的話顯然是一句強一句弱的關係,所以演奏上強和弱對比要很明顯,千萬不要中庸。

一旦你邏輯清晰了你才會知道自己彈得是什麼東西,從而才能反饋給其他人。

3.全域性觀:

性格:

從直觀的來說就是這首樂曲的性格,是活潑積極的,還是悲觀消沉的等,從而給自己形成大概的心理建設。簡單概括一下不同性格作品的演奏方式,通常來說

活潑型:顆粒性強,律動感強,強弱對比特別明顯。抒情型:歌唱性強,撫摸試觸鍵,不要有顆粒感,音和音之間連貫性要好,過渡流暢,呼吸明確。

風格:

也就是要了解這首作品的歷史時期,如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他們的音樂表達和觸鍵的區別是什麼?你肯定不能把巴赫彈成浪漫派,或把李斯特彈成貝多芬吧?因為每個特定歷史時期都有它特定的音樂美學。

體裁/曲式結構:

這首樂曲是圓舞曲還是奏鳴曲還是迴旋曲等,圓舞曲的律動是什麼?奏鳴曲的結構是什麼?迴旋曲的主題怎麼發展的?這些就需要一定的積累和理論基礎了,但是要想演奏好一首作品,這一項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課。

其實關於“樂感”這件事要討論的還有很多很多。。不是簡單一篇文章就能表述清楚的。在這裡我只是儘可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實用的“小技能”和學習思路。能一直看到這裡的人相信肯定是一個對音樂有追求和探索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