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由 剪影的小世界 發表于 音樂2021-09-16
簡介為了避免失敗,他們通常會採取逃避行為,即“寧可不做,也不能犯錯

你在害怕什麼

脫口秀大會第七期,王勉表演了《逃避現實之歌》,他說:世上無難事,只要會逃避,讓楊天真笑到停不下來。楊天真雖是一個從不逃避的人,但她表示,她其實有很多事想要逃避,只是無法逃避。

王勉用音樂的形式,吶喊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王勉說,

他選擇去做一件事,不是因為想做,而是為了逃避另一件事。

比如,將共享單車讓給別人,只是為了逃避上班;留在公司加班,送保潔阿姨回家,只是為了避免回家陪女朋友看劇;去見女朋友的爸媽,明知他們不吃辣,還是帶他們去了川菜館,只是為了逃避結婚;躲在廁所反思自己,是為了避免下樓扔垃圾。。。

王勉的表演引起了全場沸騰,他唱的雖是生活瑣事,卻擊中了每個人的心。

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想著逃避,或者正經歷著各種逃避。甚至,我們都在逃避承認自己的逃避。

以至於有人將這些,赤裸裸地展現出來時,我們內心的壓力也得到了釋放。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對於許多事,我也常常採取逃避的方式,直到避無可避,才終於行動起來。從前我一直以為是自己意志力薄弱,看了許多打雞血的文章,希望自己變得自律。但最終卻將自己弄得痛苦無比、疲憊不堪,內心更是排斥,行動力更低下。

直到最近我看了一本書——《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我才明白,

行動並不是靠意志力去支撐。只有先了解自己真正在逃避什麼,才能行動起來,發展更好的自己。如果總是逃避,則會讓自己長時間陷入衝突和內耗中,阻礙成長。

這本書的作者李國翠,是一名資深的心理諮詢師,起初我是被封面上的一句話吸引:

最怕你心安理得地逃避現實,卻焦慮不安地渴望成功。

深以為然,我們之所以一邊逃避一邊痛苦,大概是因為,我們並沒有做到真正的“心安理得”吧,否則就不會“焦慮不安”了。

李國翠說:所有逃避都是對自我的逃避,所有的不清楚,都是對自我認識的不清楚。

不管是拖延行動,還是迴避人際交往,甚至是對親密關係的逃避,都可以透過向內尋找答案,最終找到解決方案。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那我們為什麼會逃避呢?

(1)心理防禦機制

通常,我們的逃避是源於內心的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由弗洛伊德提出,是指個體在面臨挫折時,為了減輕內心的不安,擺脫煩惱,以恢復心理穩定的適應性傾向。

它具有積極的一面,可以在我們遇到痛苦時,起到保護作用。這樣,我們才能活下去。

但它是不真實的。

心理學家唐納德·梅爾澤這麼說: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因為我們無法直面痛苦,為了減輕痛苦,讓自己好受,我們選擇了迴避。就像一隻鴕鳥,將頭埋在沙子中。這樣,彷彿那些令我們不安的一切,都消失了一般。

王勉的表演中,所有的表現,都動用了防禦機制。上班很痛苦,但讓共享單車、遲到就很快樂,就不痛苦了嗎?並不是,

只是兩者相比較,他選擇了相對不那麼痛苦的一種。

上班那麼痛苦,卻主動留下來加班,是為了逃避另一個更痛苦的選擇。

防禦機制是可以止痛,卻是暫時的。那些被埋在潛意識裡的痛苦,終究會以另一種形式,在意識層面顯現出來。

如果總是使用防禦機制,這種模式會被固化下來。在我們每次遇到困難時,都本能地重複舊有的模式,從而給我們帶來新的痛苦。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2)兩個自我的爭執

李國翠:我們與自己相處的方式,大都是早年跟父母關係模式的內化。

孩童時期,父母總是按自己的意願要求孩子,一旦孩子達不到,他們便會不停指責。

我們的意識層面,不能表達對父母干預我們的憤怒,只好在潛意識裡表達。而潛意識會以另一種扭曲的形式,在意識層面展現出來。

喪失行動力,往往是另一種可怕行動力的展現。比如拖延、頹廢等,這些都是一種變相的自我攻擊。

而我們成年後,又會不自覺地將父母內化於心,我們會在心中構建一個要求性自我,來代替父母。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種行動性自我,這才是真實的我們。

要求性自我發出指令,一旦行動性自我達不到,便不停指責。而行動性自我,會因為沒有達到要求,不停自責,陷入自我懷疑。

行動性自我喪失了行動,表現得非常無力。

但要求性自我非常有力量,他仍在不停地提要求、指責、攻擊。行動性自我深陷焦慮和自責,他充滿羞恥感,越發無力,始終無法邁出一步。

兩個自我處於抗爭狀態,不停消耗著自身的力量,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兩個自我只有停止對抗,開始合作,才能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邁出行動的步伐。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3)寧可不做,也不能犯錯

美國心理學家阿特金森,有一個著名的成就動機理論:按照成就動機的不同,人類可以劃分為“避免失敗”和“追求成功”兩類。

前者做事的主要動機是避免失敗,他們會努力將自己置於安全的範圍,盡力避免有風險的事。他們的能量向內收斂,總是過著充滿防禦的生活。

後者做事的主要動機是追求成功,他們不畏風險,會調動自己的全部潛能,去獲得自己想要的。他們的能量向外擴張,使得他們總是充滿激情。

避免失敗的人,往往很難實現他們的願望。

因為他們意識層面想要的,和潛意識想要的不一致。他們表面上可能想要一份體面的工作,想要掙很多錢,但他們潛意識可能是為了獲得認可。

他們潛意識的信念是:不能失敗。因為太害怕失敗,他們總是聚焦於風險和負面結果上。他們內心充滿焦慮、恐懼,做事畏手畏腳,失敗在所難免。

為了避免失敗,他們通常會採取逃避行為,即“寧可不做,也不能犯錯。只要不做,就不會犯錯”。

這是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是成功的攔路虎。

還有些人存在這樣的限制性信念:對於想要的東西,他們認為自己很難獲得,甚至不配獲得。

為了印證他們的認知,當他們想要做一件事時,會將困難放大,此時他們眼前看到的,便全是障礙。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自證預言。即人會不自覺按照已知的預言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當我們認為自己不可能獲得成功,自證預言會幫助我們走向失敗。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從習慣逃避,走向刻意麵對呢?

(1)分析逃避背後的原因

如果你總是喪失行動力,下意識逃避一些人或事,不要急著否定自己,這或許並不是因為你缺乏自律,意志力薄弱。先停下來想一想,你逃避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比如你不想上班,是對領導或同事不滿,是對工作環境或工資不滿,還是工作內容讓你厭煩,或者最近加班太多讓你感到疲憊。。。

不想回家陪女朋友,是不是你們的親密關係出了問題,令你對女朋友感到不滿,或者害怕女朋友催婚,讓你感到壓力太大,還是別的原因。。。

只有找到逃避背後的原因,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2)勇於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要求性自我總是在說: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卻從來沒有問過,行動自我的真實感受和需求。

“應該”會製造憤怒和怨恨,令我們裹足不前。如果總是被“應該”控制,就會失去與真實感受的連線。

當我們不想上班,或者不想去倒垃圾時,這是我們的真實感受,不要否定這種感受。

肯定需求和感受,是從逃避到面對的前提。這樣,我們內心才不會產生焦慮和不安,甚至是羞恥感,才能有更多精力去行動。

我們缺乏行動力,是因為我們心裡有很多負面情緒,沒有得到處理。只有掃清這些障礙,我們才能行動起來,向前邁進。

加強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將其記錄下來,進行總結和反思。慢慢地,我們處理情緒,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負重很難前行,只有先處理好情緒,正視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才能重新認識自己,從而輕裝上陣。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3)直面現實,正視“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想做一件事,卻不敢輕易開始。除了害怕失敗,我們往往是被自己想象中的困難勸退了。

我們想象中的困難和恐懼,是沒有邊界的,它力量無窮大,大到我們根本無法克服。

但真實的困難,可能都不到我們想象的萬分之一。

只有直面現實,放下心中的恐懼,才有力量去追逐夢想。

很多時候,我們缺乏行動力,因為我們感覺自己離“成功”太遠,遠到無能為力,只能透過“喪”來排解壓力。

我們被社會的成功標準“綁架”了,標準一天天提升,而我們卻跟不上步伐,我們一天天提升的不是能力,而是焦慮。

“定一個小目標,先掙它一個億”。我們沒有能力掙到一個億,因此被焦慮包圍,連掙個100塊的步伐都不想邁出。

事實上,我們內心真的想要掙一個億,我們又真的需要這一個億嗎?不妨問問自己的內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當你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才能調動起你的潛能,最終實現它。因為生命越真實,就越有力量。

《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沒有行動力

總結:

逃避的形成,有很多因素——防禦機制、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個人經歷等等。它們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只有深入瞭解它們,才能幫助我們從習慣逃避,走向刻意麵對,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除了我列出的幾點,《習慣逃避:你在害怕什麼》這本書,還從以上各種因素深入剖析,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非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