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餘華、蘇童、西川等齊聚小島聊讀書,《我在島嶼讀書》獲贊為“清流”綜藝

由 北晚線上 發表于 音樂2022-11-29
簡介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近日播出,邀請當代文壇大家餘華、蘇童、西川等齊聚海南分界洲島,擔任島上一家書屋的“主理人”,為觀眾提供了走近文字背後“有趣的靈魂”的契機

老師讓帶圖書什麼是圖書

雲起、浪湧、書頁翻動,幾位文壇老友伴著濤聲聊文學、憶往昔、分享人生中那些奇遇。外景紀實類讀書節目《我在島嶼讀書》近日播出,邀請當代文壇大家餘華、蘇童、西川等齊聚海南分界洲島,擔任島上一家書屋的“主理人”,為觀眾提供了走近文字背後“有趣的靈魂”的契機。節目上週首播後獲得不少好評,觀眾驚歎於作家們接地氣的生活日常,也感慨這些“文壇老友”的交流對話,對作家及其作品的解讀,常常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

餘華、蘇童、西川等齊聚小島聊讀書,《我在島嶼讀書》獲贊為“清流”綜藝

昨晚(17日)的第二期節目,更是請來了餘華和蘇童創作道路上的伯樂、《收穫》雜誌主程式設計永新作為飛行嘉賓,回憶餘華、蘇童初出茅廬時的文學創作,讓觀眾對作家們的認識更加深入鮮活。在後期的節目中,葉兆言、祝勇、歐陽江河、黃蓓佳、肖全等一眾在文學藝術領域有極高建樹的文化大家也將作為飛行嘉賓登場。

《我在島嶼讀書》製片人顏小可介紹,湊齊這樣一套當今中國文學藝術領域的“文壇大家陣容”殊為不易。“像餘華老師,前前後後婉拒了好幾次。但我們透過各種渠道,一遍遍地跟餘華老師交流溝通,這是一個與文壇老友相聚,聊讀書的感受,分享讀書心得的節目,是在海島上以一種輕鬆的方式進行,而不是在演播廳里正襟危坐。”這種無需表演、自然而然的節目形式打動了餘華,使他最終接受了邀請。

餘華、蘇童、西川等齊聚小島聊讀書,《我在島嶼讀書》獲贊為“清流”綜藝

西川、程永新、餘華

與當下熒屏的各類節目相比,《我在島嶼讀書》的突出特色在於去綜藝化、無表演環節,以紀實的“生活流”敘事風格,拉近了作家與普通讀者之間的距離。節目剝離了常見的“做任務”等模式,意味著綜藝感、戲劇衝突的減弱,但主創團隊在方向上做了取捨,確保了節目自然流露的風格。

節目中,作家們對讀書經驗的真誠分享是一大看點。餘華從自身經歷出發,講述“讀者與作家的相遇是需要時間的”。35歲之前,魯迅對餘華來說只是一個偉大的存在,而當35歲那年第一次讀到《狂人日記》的第一段,他被“嚇一跳”,這時的自己,才真正與魯迅相遇了。對此,不少觀眾也深有共鳴。

與此同時,“文壇老友記”的交往故事也是節目的重要看點。首期節目,嘉賓們一同追憶起故去的史鐵生,蘇童回想揹著史鐵生參加筆會的往事:“我記得他的體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揹著一個文學聖潔的靈魂。”餘華憶起了史鐵生給自己寫來的信中,分享了生活中的一系列好訊息,並在信的結尾說:“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節目還特別設定了“讀書小助理”這個角色。90後旅行博主房琪作為大多數年輕人的代表,會與嘉賓們交流,提出自己的問題,成為當代年輕觀眾與文壇大家溝通的橋樑。例如她談到自己喜歡流行暢銷小說,“沒有因為喜歡讀青春傷痛文學而有羞恥感”時,蘇童迴應道,閱讀不分貴賤,無論讀怎樣的讀物都是一種良好的開始。“即便營養成分並不高的言情讀物,也存在自身的價值。但我仍然強烈建議大家去讀一讀經典文學作品,這樣才能更快速成長,更精準攝入營養。”

抬頭看海,細品書香,《我在島嶼讀書》的魅力就在於,透過老友聊天式的鬆弛狀態,開啟讀書人有趣的靈魂。“一個讀書類節目,評判它成功與否,就是你看完之後,是否有去翻開幾本書讀一讀的衝動。”顏小可說。節目似清風拂面,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展現文學作家的語言魅力,讓大眾在知識的沉澱中收穫感悟和成長。

流程編輯:u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