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由 以書話人生 發表于 音樂2022-12-03
簡介我們不否認父愛和母愛是偉大的,但遠不是說一個人有了孩子就自動成了好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一點,並不斷檢討和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具體方式

為什麼家會傷人天涯

我們常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孝順父母,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了我們好,不敢對父母有任何的忤逆。

一部分對父母言聽計從的孩子在自己成家後,家庭矛盾日漸凸顯,使家變成了傷人的地方。

愚孝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曾信奉的一些關於愛的理念是否都正確呢?

《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就能解答以上的困惑。

01 明智的愚孝者,應放下改變父母的渴望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2008年,天涯論壇的一篇帖子《北大博士毆打岳母,六次驚動110》引發了眾網友的關注和熱議。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北京大學佛學博士孟領的岳母讓女兒為兒子買房,女兒答應了,但買房有困難,結果岳父母就看中了女兒的大房子,最終引發糾紛。

而這件事情的關鍵是孟領的妻子對父母的言聽計從,不敢忤逆父母的意思。這種愚孝使這件事情變得戲劇化和極端化,也是他們難以及時處理家庭危機的原因之一。

而在他妻子父親寫給她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到,父母一直是以恩人的姿態自居,信中寫道:從生命的價值觀來看,你永遠欠我們的,還不起,我們住你的房,你還欠我們的。

父母對孩子一味地索取,難道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行為過分嗎?

事實上,愚孝行為的背後,是因為這是他們能親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法。

什麼叫“愚孝”?即孩子會不惜犧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對父母做出極大的犧牲。

更有意思的是,“愚孝”經常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出現:父母對一個孩子過分索取,同時對另一個孩子給予無限的付出,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

之所以會產生愚孝,源於他們的不甘心。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這類孩子從小就顯得特別懂事,他們非常渴望從父母那裡得到一點愛,更希望透過自己無條件地付出能讓父母終於明白他才是父母更值得愛的孩子。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們願意在成年後做出更大的犧牲和奉獻。可惜,大部分人一輩子的迎合,也未能改變父母的態度,最後的結果還是被忽略。

建議明智的愚孝者,應當放下改變父母的渴望,接受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會更愛他的事實,一旦接受了這個痛苦的事實,愚孝行為就可以終止了。

02 最大的謊言: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

很多人覺得:“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懶惰的邏輯,是父母為自己開脫的最佳藉口,是天下無數謊言中的NO.1。

實際上,只需要找出一個例外就可以反駁這個斷言,除了父母對孩子身體的虐待這些顯而易見的案例,更不容易察覺的是父母對孩子精神和心理方面的摧殘。

臺灣教育短片《媽媽的遙控器》,雖然故事帶有一絲科幻色彩,但卻讓人看得不寒而慄。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15歲的小偉是個初三的學生,父親因為出軌和母親離婚了,母親把所有的希望和重心都放在了他身上。

為了參加畢業旅行,小偉偷偷改了成績,並偽造了印章想要騙母親簽名。母親在打掃房間的過程中發現了印章,知道兒子在欺騙她。

機緣巧合之下母親得到了一個神奇的遙控器,可以任意調整時間。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接著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接連幾天小偉發現都自己生活在同一天。媽媽對他說如果不改正自己的錯誤,他將永遠卡在那一天。

之後,母親讓小偉參加輔導班,一次學不會就十次,十五次地學習,並透過倒回時間的方式扼殺了小偉的初戀,這件事情讓他徹底崩潰了。

小偉透過各種方式自殺,都被母親救回,被控制的生活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即使多年後他長大成人,依然無法釋懷。他想把遙控器拿回來,而母親卻說“你以為我只有一個遙控器麼?”

在現實生活中以愛之名,行控制之權的父母不在少數,一句“都是為你好”就想讓孩子乖乖聽話。

這個案例,也是另一個謊言的表現:即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

我們不否認父愛和母愛是偉大的,但遠不是說一個人有了孩子就自動成了好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愛,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一點,並不斷檢討和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具體方式。

如果真的愛孩子,必須尊重他們的獨立空間,放手讓他們自主選擇,而不是從精神上殺死他們。

03 愛,不應成為傷害對方的理由

書中提到了關於愛的六個謊言,除了上面兩個,還有以下四個。

謊言:我愛你,所以我們不分離

我們一直覺得孩子依賴父母,但當孩子長大後,往往是父母不捨得孩子離開。尤其是那些把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更加無法放手讓孩子獨立生活。

父母嚴重地黏孩子,會造成很多惡果,最常見的是會阻礙孩子向外發展的動力,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需要而停止成長,甚至拒絕戀愛和結婚。

出現這種情況,建議父母經常問問自己:這樣做,真的是為了孩子嗎?還是為了我自己呢?

謊言:婆媳關係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表面上看來是婆婆和媳婦之間的關係,卻忽略了問題的本質是婆婆、媳婦和兒子的三角關係。

而且這個三角關係的核心是兒子,如果他能處理好兩邊的關係,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婆媳矛盾。

這也是典型的親子關係位於夫妻關係之前,導致家庭關係錯位引發的矛盾。

因此,婆媳關係是個謊言,三角關係才是真相,如果不想家庭四分五裂,兒子要積極調節母親和妻子的關係,而不是去逃避。

謊言:嫉妒

嫉妒看似是因為喜歡一個人而對另個人吃醋,但實際上,嫉妒只是一個藉口,是為了轉嫁自己的自卑感。

書中有個案例,嫉妒狂邱興華認為妻子被道觀住持熊萬成摸了一下,因此殺了十個人。

表面上是因為嫉妒,按實質上是他強烈的自卑感導致的,因為那段時間他遭遇了接二連三的挫折,失去了養家餬口的能力,之後他無端猜疑妻子和別人有染並因此家暴妻子。

因此如果出現嫉妒成性的情況,應該從自身找原因,不妨從原生家庭的童年關係上找答案。如果是伴侶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理解對方是因為自我價值感太低才這麼做,一方面也要注意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謊言:愛,是為了幸福和快樂

《為何家會傷人》: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

這是愛情裡的最大的謊言,但真正能打動你的愛情,真正的動人之處並非幸福和快樂,而是強迫性重複。

這其實是對童年的重複或糾正,尋找的伴侶是理想中的父母,想從伴侶身上得到父母那般的疼愛;或者是無法改變現實父母,而想改變伴侶來修正兒時的錯誤。

遇到一段動心的愛情時,要提醒自己這未必是幸福,相反可能意味著危險,意味著你渴望重複過去的災難。

這本書提醒我們:

不要以愛之名,行傷害之權,別讓溫馨的家變成禁錮的牢籠,別讓最親的人成了傷害我們最深的人。

文/紫竹凌:多平臺簽約作者,自由撰稿人。

歡迎關注@以書話人生,經典好書,與君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