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38歲出國企,我活成更好的自己:擺脫中年危機,只需做對3件事

由 七稜鏡 發表于 音樂2023-01-20
簡介所有的中年危機都始於一個“能力陷阱”--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

擺脫危機的意思是什麼

38歲出國企,我活成更好的自己:擺脫中年危機,只需做對3件事

鏡子物語:人生永遠充滿可能,此刻,就是最好的年齡。

有一次,跟媽媽聊天,媽媽說,不知道為什麼,現在三四十歲的人,明明還很年輕,卻張口閉口都是“危機”,身上甚至有一種“暮氣”。

“四十歲,父母健在,孩子也大了,正應該是幹工作的最好年齡啊!”她慨嘆著。

我說,時代不同了,您那個年代的職場壓力,跟我們現在沒法比。

說來也可悲,現在人們壽命越來越長了,職場生涯卻越來越短了。二十幾歲走出校園,辛苦奮鬥十年,剛剛覺得工作有些起色,也積累了一些經驗了,職場卻告訴你,你人到“中年”,已經被列入“淘汰”之列了。

那一刻,內心的恐慌是騙不了自己的。

對於中年危機,職場專家給出的建議是,要從一開始就做好職業規劃!可又有幾個人,能在年紀輕輕時就有那般遠見?來不及做規劃的人,該怎麼辦呢?

我的個人經歷和讀書感悟告訴我,只要調整認知,做對3件事,擺脫中年危機,我們依然來得及。

38歲出國企,我活成更好的自己:擺脫中年危機,只需做對3件事

01 擁抱變化,轉“危”為“機”

擺脫中年危機,首要的是解決內心危機。

如果你願意探究人類的內心,就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我們總是會高估那些已經經歷過的變化,卻會低估那些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心理學家把這種心理判斷上的誤差,叫作“歷史終結的幻覺”。

為了測試“歷史終結的幻覺”是否存在,心理學家設計了一系列實驗,調查了全世界十餘萬人,從18歲的年輕人到68歲的老人,分別讓他們報告自己過去十年以來的性格、價值觀、愛好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同時請他們預測自己未來十年在這些方面的變化。

結果發現,他們報告的過去已發生變化的內容,遠遠多於他們預測的未來會發生變化的內容。

即使是在一些學術大師身上,歷史終結的幻覺也經常出現。尼采常說“上帝死了”;約翰·霍根在《科學的終結》一書中,居然得出了“科學已經終結,偉大而又激動人心的科學發明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的結論。

幻覺並非事實,而陷入中年危機的人常常對自己說:“我的人生就是這樣了。”“一切都已經晚了。”“我已經無能為力了”。與此何其相似。

我們的辛苦和艱難,往往就是來自於“不要動”的心態中,卻忘記了,恆動、恆變、恆前,才是事物發展的本質。

如果你願意以一種“恆變”的眼光看待世界,那麼人生的每一個時間點,都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中年人隨著生活閱歷的積累,更容易褪去浮躁,迴歸內心,開啟新的機遇,做一些自己真正熱愛的事。

比如樊登曾講過,他有個朋友,本來喜歡收藏古錢幣,但因為工作太忙,這件事就被丟下了。一直到了中年,生活漸趨平穩,他才又把這個愛好撿了起來,後來居然還出了書,成為了研究古錢幣的專家。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38歲離開北京,離開相對穩定的國企,除了一股子“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勇氣,我並沒有什麼萬全的計劃。

一路走來,經歷的波折超過我的想像,但每一次波折都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熱愛什麼、擁有什麼、還可以做什麼。

於是我愈加相信:

每個人都可以脫胎換骨。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自己想象不到的人。

即便人到中年,也依然如此。

38歲出國企,我活成更好的自己:擺脫中年危機,只需做對3件事

02 聚焦“影響圈” ,幹就得了

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提出了“關注圈”和“影響圈”的概念。按照我的理解,所謂關注圈,就是我們每天所關心的,包括看到聽到想到的所有事。而影響圈,是指我們能夠透過自己的行動來控制、改變的那些事。

把焦點放在影響圈,放在行動上,這是應對中年危機要做對的第一件事。

過多地聚焦“關注圈”的人,容易被外界環境所控制。比如很多中年職場人,每天都在關注那些公司裁員的新聞,漸漸就會生出一種無力感:“大環境這麼差,努力又有什麼用呢?”

其實不管外界環境如何,我們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與其為那些無法掌控的事情擔心,不如好好想一想:我現在能做些什麼。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一書裡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20世紀90年代末,在美國企業裁員潮期間,一個叫做安傑拉普通員工從任職的公司離職了。之後她找到一份公園夏季管理員的工作。夏天結束後,她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

這時候以前的上司打電話要她回來做兼職工作,一週只需上兩三天班。

儘管這個選項並不怎麼吸引人,安傑拉還是決定抱著開放的態度試試看,因為她的工作原則是:“

不管人家叫我做什麼,我都說好,再考慮要怎麼去做。”

事實上,在她缺席的日子裡,公司已經有了不少正面改觀,安傑拉不久就重新開始擔任全職工作。而她順勢而為、不斷接受挑戰的態度也受到上司的賞識,於是一干就是15年,其間至少擁有10個頭銜。

回顧這段經歷,安傑拉說,自己剛從大學畢業,對前途感到茫然時,她的父親給了她一個絕佳的忠告。“他告訴我:‘也許有人花錢請你做你自己。’”安傑拉認為,“做自己”意味著在職場上展現她千變萬化的能力,因此她願意嘗試任何一件不用在工作中原地踏步的事情。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安傑拉那樣的好運。也許陷入中年危機的你,正面臨著被裁員被拒絕,似乎無路可走的境地。但你至少可以放下“架子”,做一些以前“看不上”的工作,你可以像安傑拉那樣,“

不管他們要我做什麼樣的差事,我都願意放手一搏

!”然後看看是否會有轉變發生。

記得當初我離開北京回到東北,找的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四千元。從月薪過萬到四千,如此巨大的落差,朋友都認為我會“接受不了”,但對待這份新工作,我做得是相當認真的。因為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工作領域,能學到新東西,長本事,這才是最重要的。

後來,我又換了幾次工作,收入也隨之上漲,很快就與在北京時基本持平了。這是我自己都不曾預想到的。

我的這份經歷再次驗證了那句樸素卻充滿哲理的話:“別想太多,幹就得了。”

38歲出國企,我活成更好的自己:擺脫中年危機,只需做對3件事

03 警惕停止成長的時刻

我始終認為,

真正的危機並不是來自年齡,而是來自成長的終止。

對那些停止成長的時刻保持警惕,就是我們應該做對的第二件事。

所有的中年危機都始於一個“能力陷阱”--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因為喜歡,就會一直去做,做得越多,就越擅長,越擅長就越願意去做。漸漸地,我們就滯留在“舒適圈”裡面了。

很多中年職場人都處在這樣的情境裡:在某一專業領域的經驗已經足夠豐富,工作駕輕就熟,甚至還可以指導年輕人,於是對自己的要求就慢慢放鬆了。

《刻意練習》中指出:我們需要理解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旦你已經達到了一種令你滿意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做到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你的水平,你就已經停止成長了。

很多人對這一時刻無知無覺。他們天真地認為,開了20多年車的老司機,一定比只開了5年車的司機更擅長開車;行醫20年的醫生,一定會比只行醫5年的醫生更優秀;教了20年書的老師,一定會比只教了5年書的老師能力更強。

而現實並不是這樣的。甚至,在本行業幹了20年的醫生、老師或司機,可能還稍稍比那些只幹了5年的人差一些。因為如果沒有刻意去提高,這些自動化的能力會緩慢地退化。

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必然會遭遇中年危機。所以,你需要保持敏感,從那些停止成長的局面中突破出去。

就像我在國企的那段日子,所有的工作對我來說已是得心應手,毫無挑戰,領導充分認可,同事之前也非常融洽。這一切的確讓人感到很舒服,但我依然感到隱隱的害怕。因為我不確定:如果有一天我失去這份工作,我還能適應外面的世界嗎?

離開後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我感覺自己一直都在往上走,這比起在安定裡憂慮,要好太多了。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對自身能力的充分拓展和認知,它讓我無論走到哪裡,無論經歷什麼暫時的失敗,都不會失去那份自信和定力。

38歲出國企,我活成更好的自己:擺脫中年危機,只需做對3件事

04 做兩條腿走路的“π”型人才

《跨越式成長》裡面講過一個案例:一個開了十幾年大巴車的美國女司機,因為一次意外事件,大腦海馬體受損,沒法再開車了。剛開始的時候,她很焦慮,因為十幾年的職業生涯,她除了會開大巴車,沒有其他技能,她不知道還能靠什麼來養活自己。

苦悶之下,她撿起了自己唯一的業餘愛好:跳爵士舞。似乎只有在舞蹈中,自己才能忘記一切煩惱。而她的舞技也確實很好。

日子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她突然想到,我為什麼不能用跳舞來賺錢呢?於是她開始教別人跳舞,慢慢地,學員越來越多,她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培訓班,舞蹈俱樂部,收入頗豐,並且這份工作讓她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熱情。

如果說,中年危機也是我們人生中一次具有毀滅性的意外事件,那麼,你是否也能找到一個備選項,來重啟自己的人生?

傳統觀念認為,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應該把自己培養成“T”型人才,就是在廣泛涉獵的同時,在某一領域具有專長。而《跨越式成長》告訴我們,

在一個充滿變動和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更應該成為“兩條腿走路”的“π”型人才。

“π”型人才的“兩條腿”,一條是賴以謀生的本職工作,另一條則是你的“激情所在”。當第一條腿遇到困難、走不通的時候,第二條腿說不定就能派上用場。

比如我以前做編輯,做記者,這是我的本職工作,但我同時還喜歡寫詩、寫散文,後來還開始寫微信公眾號。這些業餘寫作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回報,我也只是當作練筆和愛好。

後來,傳統媒體衰落,我就轉向新媒體了,原來的業餘愛好成了我的本職工作。因為有了之前的積累,這個過程是很順利的。

如今,我又轉戰到了文案策劃領域。我熱愛本職工作,但也依然保持著廣泛閱讀,以及業餘時間在頭條寫作的“激情”。我也不清楚這“第二條腿”最後會把我帶向何處,但讓自己的職業生涯多一個支撐點,總是好的。

《反脆弱》一書告訴我們,對抗不確定性的最佳方法,是採取“槓鈴策略”。比如在投資領域,如果你把90%的資金以保險的形式持有,而用剩下10%的資金投資於高風險證券,那麼你的損失不可能超過10%,而收益上沒有上限的。

“槓鈴策略”與“π”型人才策略講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你在工作相對穩定的時候,能拿出10%的時間和精力,打造自己的第二條腿,那麼中年危機對你的威脅就會大大減弱。

38歲出國企,我活成更好的自己:擺脫中年危機,只需做對3件事

終身成長、聚焦“影響圈”、做“π”型人才,這就是我在擺脫中年危機的過程中,所做的3件事。或許未來仍然會有重重阻礙,但人生總有變化,我已不再害怕。

七稜鏡:文學碩士,資深傳媒人,1年100本書的終身學習者,崇尚深度思考的文字控,專注提供職場成長深度實用乾貨文章。

鏡子宣言:帶你擴充套件認知邊界,給你智慧和力量。

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期待遇見愛學習、愛思考、追求優秀的你。

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