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夜讀|冬季怎麼過,在心裡生把火

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音樂2023-01-20
簡介父親前幾天還說,以前買煤需要煤本,沒有煤本,有錢也買不到,“有一年有個親戚從外地來,沒有煤本,咱家有兩個,就給了他一個,現在一回老家,那個親戚就說起這事,千恩萬謝

老是心裡熱是怎麼回事

窗外,陽光白花花的。如果不是風聲和風中狂舞的粗疏枝幹,會讓人恍惚以為這是春天。有暖氣的冬天,如果不出門,就是這樣暖和得有點不像冬天的樣子。

忽然想到,在沒有暖氣、“出門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的那些年,我們是怎麼過冬的呢?一句話,你會冷得很具體。

煤,蜂窩煤、煤堆、煤塊、煤球……各種各樣的煤,是那時候的冬天記憶。生爐子是基本生活技能,我現在還記得第一次生爐子煙熏火燎的情景,好容易生著火了,煤卻怎麼也點不著。不管是蜂窩煤還是塊煤,肯定是買多不買少。

父親前幾天還說,以前買煤需要煤本,沒有煤本,有錢也買不到,“有一年有個親戚從外地來,沒有煤本,咱家有兩個,就給了他一個,現在一回老家,那個親戚就說起這事,千恩萬謝。”

爐子上當然要有煙囪,煙囪所過之處,就算是暖氣了。所以,有的家為了暖和,儘量讓煙囪在屋裡繞一圈。當然,太長的煙囪也有風險,煤氣不容易排出去。煙囪要年年換,連線處還要密封,不然容易跑煤氣,我有個小學同學,就是因為煤氣中毒去世了,當時才12歲。從那以後,我看到煙囪就心有餘悸。

爐子邊上一般會“坐”一壺水,不為燒水,只為取暖。有時候爐子邊上也烤點別的,饃片、紅薯、土豆、栗子……都是不錯的美味。

冬天的被窩像函谷關,難進也難出。難進是因為裡面冷,難出是因為外面冷。難怪扇枕溫席是孝道,是美德,想想在沒有多少取暖裝置的古代,暖被窩真是讓人感動。

現代人少有這種美德,自然就需要一些神器幫忙。比如可以放進被窩裡的暖水壺,南方叫湯婆子,我家的那個不知道是不是純銅的,反正我的記憶中,總是黃亮黃亮的。睡覺前,給它灌上熱水,讓它在被窩裡先巡遊一番,然後放到腳下,稍事等候,便可鼓足勇氣進被窩了。後來有了電熱毯,進被窩便不是一件難事了。

小規模的取暖有熱水袋,區域性暖手暖腳都很適合,麻煩的地方在灌水,袋子軟,口又小,一不小心水就噴出來了。如果是上學,熱水袋就不適合了,我們小時候時興一種暖手爐,很小,圓形的,裡面放上燒熱的小煤塊,熱力能保持一上午。其實裝置很簡單,不外是鐵皮殼子裡面墊上幾層石棉,最外面裹一層絨布,可在當時這已經很奢侈了。

城裡有煤,農村有炕。我記得每次冬天回老家,一進門就讓你上炕。土炕燒煤太奢侈,一般是燒柴草,煙和熱氣會順著炕洞排到屋外。炕溫暖了,屋子裡也跟著有點兒暖和氣,晚上臨睡前,炕要燒得熱熱的,燙屁股的那種,這樣才可能維持一夜的溫暖。即使這樣,經常是等到後半夜炕洞裡的火熄滅了,屋子和土炕也就不暖和了。

既然環境如此,就得加強自身建設。棉花是萬能的,棉衣、棉褲、棉鞋、棉帽子、棉手套,就沒有棉花不能做的。尤其是棉鞋,那時候的棉鞋還沒有演化成“靴子”,如果你擁有一雙帶氣眼的條絨棉鞋,那簡直是潮人的標誌。一到冬天,大家的體型都被棉花撐得鼓鼓囊囊,像一個個不同規格的米其林。

棉花當然是新的好,舊的要用,就需要彈一彈,如此才不至於出現類似閔子騫蘆花衣的慘劇。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彈棉花的了,棉花也紛紛被羽絨和各種新型面料代替,想來人們應該是越來越暖和了吧。

記得有首歌唱道,“冬季怎麼過,在心裡生把火。”那些沒有暖氣的冬季雖然很冷,可回憶總是溫暖的。現在有了暖氣和空調,也別忘記在心裡生火吧。

夜讀|冬季怎麼過,在心裡生把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